需求超预期,工业生产不及预期,经济复苏是低于预期还是超预期?——1-2月经济数据点评
2023-03-15 18:27:29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事件: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中国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5%,预期2.9%。中国1至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5.5%,预期3.3%。中国1至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7%,预期-10%。中国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2.4%,预期3.0%。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中国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6%,预期5.4%,前值5.5%。
一、需求超预期,工业生产与就业不及预期
1-2月需求超预期,工业生产不及预期。2023年1至2月,中国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5%,预期2.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5.5%,预期3.3%。出口5063亿美元,同比下跌6.8%,预期降8.3%;进口3894.2亿美元,同比下跌10.2%,预期降3.3%;贸易顺差1168.8亿美元,同比上涨6.7%。1-2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2.4%,预期3.0%;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城镇调查失业率5.6%,预期5.4%。需求可以通过生产与库存得到满足,相对较低的工业生产增速与工业企业被动去库存阶段相契合。但是,GDP是按照生产计量的,库存会计入资本形成,工业生产不及预期意味着一季度GDP增速可能低于市场预期。调查失业率的上升可能是由于劳动参与率上升,但依然凸显了就业压力较大。
【资料图】
当然,也可能是市场对于GDP的预测和工业生产的预测不自洽,低于预期的工业生产仍会得到符合预期的GDP。2022年12月工业生产增长1.3%,市场预期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市场预期增长5.0%;消费增长1.8%,市场预期下降9%。结合2022年12月和2023年1-2月的市场预期,可知市场系统性低估了需求的韧性,在2022年12月低估工业生产后过度调整,结果高估了2023年1-2月的工业生产。
消费仍然相对乏力。从环比来看,2023年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22年12月增长90.1%,高于2018-2022年,但这是由于2022年四季度消费受疫情冲击基数较低,疫情影响消除后消费反弹带来的。从累计同比来看,2018、2019、2022、2023年的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分别为9.7%、8.2%、6.7%、3.5%,消费增速较低。
投资稳定增长。从累计同比来看,2018、2019、2023年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为7.9%、6.1%、5.5%,分别较上年底提高0.7、0.2、0.2个百分点。
国产替代稳定净出口。1-2月出口同比下跌6.8%,好于预期,且进口下跌10.2%,降幅大幅超预期,使得贸易顺差同比上涨6.7%。一季度净出口仍有一定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工业企业去库存减少生产。由于需求相对疲软,在PPI负增长、存货面临跌价损失的情况下,工业企业选择了主动去库存,使得工业生产增速较低。2023年1、2月工业生产环比增速分别为0.26%和0.12%,累计增速低于2022年1、2月的0.22%、0.28%,累计同比增速也仅为2.4%,处于历史低位。
二、住宅市场带动房地产销售回暖
房地产销售回暖。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51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20.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0.6%,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16.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5449亿元,下降0.1%,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26.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5%,增速较2022年底提升31.8个百分点。随着疫情冲击影响消除和政府政策见效,房地产销售回暖。1月份,TOP100房企单月销售额环比下降51.6%,同比下降31.7%;2月份TOP100房企单月销售额环比上升35.1%,同比上升28.5%。受益于2022年的低基数,2023年房地产销售额有望实现正增长。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收窄,自筹资金仍相对紧张。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1331亿元,同比下降15.2%,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10.7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3489亿元,下降15.0%,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10.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5亿元,下降34.5%,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7.1个百分点;自筹资金6342亿元,下降18.2%,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0.9个百分点;定金及预收款7112亿元,下降11.4%,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21.9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3495亿元,下降15.3%,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11.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收窄,主要是房地产销售市场回暖,叠加政策支持,但债务违约风险仍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筹集资金存在困难。
竣工面积恢复增长,商品房库存增速进一步提升。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502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2.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27695万平方米,下降4.7%,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2.6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3567万平方米,下降9.4%,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3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9891万平方米,下降8.7%,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31.1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13178万平方米,增长8.0%,增速较2022年底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782万平方米,增长9.7%,增速较2022年底提高24个百分点。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55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9%,增速较2022年底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5.5%,增速较2022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669亿元,同比下降5.7%,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4.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0273亿元,下降4.6%,降幅较2022年底收窄4.9个百分点。为什么市场会预期房地产投资下降10%?一方面可能是低估了房地产需求复苏带来的资金流,一方面可能是高估了1月疫情与春节对投资施工的影响。
三、制造业投资维持较快增长,基建托底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回升,民间投资增速仍不乐观。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3577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较2022年底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9420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较2022年底回落0.1个百分点。正如2022年12月市场低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样,再次低估可能是由于低估了低估了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的影响。国有控股企业如笔者预期的一样成为稳投资的主力。民间投资当月增速虽然由负转正,但仍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意味着稳投资需要民间投资发力。
基建投资高位小幅回落,电热气水投资增速提升。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46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较2022年底提升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6058亿元,增长10.1%,增速较2022年底回落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36373亿元,增长3.8%,增速较2022年底提升0.8个百分点。分领域看,采矿业投资增长5.6%,增速较2022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8.1%,增速较2022年底回落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9.0%,增速较2022年底回落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5.4%,增速较2022年底提升6.1个百分点。
水利投资增速回落,铁路投资增速提升。基建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0%,增速较2022年底回落10.6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1.2%,增速较2022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5.9%,增速较2022年底提升2.2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7.8%,增速较2022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
建安投资增速回落,设备投资刺激政策见效。1-2月,建安工程投资增长2%,增速较2022年底回落3.2个百分点;设备投资增长4.5%,增速较2022年底提升1个百分点;其他费用增长16.9%,增速较2022年底提升10.9个百分点。稳投资,一方面要保交楼稳建安工程投资,一方面要通过税费减免政策促进设备购置。
图:按构成分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
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经济稳步从房地产投资转向以绿色经济、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制造业投资。1-2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6.2%、12.3%。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1.3%、20.5%;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65.1%、16.9%。
电力设备、公用事业、汽车、计算机通信电子、化工资本支出给上游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速较高,若需求不能维持同比增长,未来产能过剩与市场竞争风险较高,但资本支出也给上游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纺织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医药制造、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农林牧渔投资增速较低,市场竞争风险较小,利于企业维持盈利能力。
图: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
四、汽车拖累消费需求,餐饮拉动消费复苏
汽车拖累消费需求,餐饮拉动消费复苏。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70409亿元,增长5.0%。2022年汽车消费受到购置税等政策刺激,需求前置;2023年需求增长面临压力。随着疫情冲击消退,餐饮等接触式消费复苏,增速较2022年12月明显提升。按消费类型分,1—2月份,商品零售68638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较2022年12月提升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8429亿元,增长9.2%,增速较2022年12月提升23.3个百分点。
地产链消费降幅大幅收窄,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消费增长较快。1-2月份,药品、汽车增速较2022年12月大幅下降,但药品消费依然维持较高增速。金银珠宝、化妆品消费增速回升,家具、家电、建筑等地产链消费降幅大幅收窄,且家具实现正增长。烟酒、服装、日用品、石油制品增速由负转正,较12月有较大提升。
图: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
五、制造业带动工业生产增长
制造业带动工业生产增长。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2.4%,增速较2022年12月底提升1.1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增速较2022年12月底回落0.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2.1%,增速较2022年12月底提升1.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增速较2022年12月底回落4.6个百分点。
电气设备生产维持高增速,电热生产增速回落。分行业看,1—2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从绝对增速来看,电气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化工、有色、黑色生产增速较高,橡胶、纺织、医药、计算机通信电子、通用设备、汽车、金属制品、酒饮料生产负增长。从相对增速来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汽车、专用设备、食品制造、橡胶生产增速边际提升较多;电热、计算机通信电子、酒饮料、化工、油气开采生产增速边际下降较多。
图:分行业工业生产
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产品增速大幅回落。分产品看,1—2月份,620种产品中有269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粗钢、生铁产品增速较12月由负转正,移动通信手持机、水泥、化纤、汽车产品增速降幅收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烧碱、原煤、十种有色金属、原油加工量产品增速提升。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产品增速大幅回落,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微型计算机设备产品降幅扩大。
工业出口交货值降幅收窄。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1614亿元,同比名义下降4.9%,降幅较2022年12月收窄3.5个百分点。
六、住宿餐饮、信息产业带动服务业增长
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2022年12月份为下降0.8%;两年平均增长4.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9.3%、7.6%;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6%、4.2%、3.0%。
七、外来农业户籍与青年劳动力就业压力加大
外来农业户籍与青年劳动力就业压力加大。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较2023年1月和2022年12月上升0.1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4%;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9%,较2022年12月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6.0%,较2022年12月上升0.6个百分点。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8.1%,较2022年12月上升1.4个百分点;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8%,与2022年12月持平。
八、经济弱复苏,3月股市仍以防守为主
美东时间3月6日周一,纽约联储公布的2月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为-0.26,自2019年8月以来首次降为负值,导致美国高通胀的全球供应链紧张这一因素消除。3月14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2月份CPI与核心CPI数据符合市场预期,美国通胀继续回落。虽然硅谷银行风波意味着美国金融体系存在不稳定因素,但3月份美联储仍将根据美联储利率掉期显示的市场预期,加息25bp。5月份则可能停止加息,并在9月份之后开启降息。
虽然市场需求好于市场预期,但相对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而言,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生产低于预期意味着一季度GDP增速有一定可能低于市场预期,经济处于弱复苏状态。3月M2增速下行,赚钱效应不足叠加注册制全面落地导致市场陷入存量资金博弈,上涨动能不足。同时,3月高增长企业可能进行预期管理,人为降低分析师与投资者的预期,3月底4月初又迎来机构调仓带来的市场波动。因而,3月股市调整风险很高,仍应当以价值板块进行防御为主。
当前,市场市场轮动较快,第一天涨幅靠前的行业第二天可能跌幅靠前,不宜追涨杀跌频繁切换行业,而市场波动率较小意味着可以继续有基本面支撑的强势行业。基建投资高位小幅回落,基建尤其是铁路基建存在投资机会。地产投资与地产链消费降幅收窄,意味着地产链存在一定投资机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价格战下风险较大。但是,CPI低位不利于下游产业,PPI负增长利好中游制造业与科技产业。人口负增长意味着通信、计算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是2023年全年主线。因而,3月可以配置电子、电力设备、国防军工、通信、机械设备等中游制造,辅以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商贸零售、计算机等支持服务行业和钢铁、建材、工程机械、建筑、交通运输等基建链条。这些行业中,上半月偏向2月涨幅居前的强势行业,下半月可以逐步向涨幅靠后的行业切换以应对3月底4月初的机构调仓。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需求超预期,工业生产不及预期,经济复苏是低于预期还是超预期?——1-2月经济数据点评
- 3.14上:楼市30城高频数据每日更新对比(早晚各一次)_全球观天下
- 腾讯大股东Prosus减持回购跟踪(0306-0310):环球观焦点
- 每日快讯!道奇·考克斯基金减持约4376万港元TVB母公司电视广播
- 年内创历史新高股复盘:这4个行业占比较多 科创板成最大“赢家”
- 世界播报:海陆重工:公司控股股东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 即时看!原油价格持续暴跌,成品油或迎年内第三次调价搁浅
- 成都恒大等楼盘报名购房火爆 网络拥塞截止时间延期一天|焦点关注
- 当前热讯:我的投资红线
- 股票,一拿定乾坤!:今日要闻
- 数字货运生态闭环下,满帮估值的正循环飞轮已经启动_时讯
- 【悬赏28】非洲猪瘟: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二师兄你怕了吗?
- 世界速讯: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呀....
- 人民银行召开2023年金融稳定工作会议
- 因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等 北京证监局要求中信建投责令改正:观速讯
- 外汇局:人民币资产投资属性和避险属性凸显 仍将吸引外资稳步投资境内市场 焦点报道
- 全球微头条丨四川黄金:不存在未披露重大事项
- 乘联会:3月1-1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1.4万辆 同比去年下降17%|看热讯
- 环球微头条丨硅谷银行破产黄金避险价值凸显 金价短期或强势震荡
- 【天弘胡超】越南央行降息-速评:热头条
- 【信创周报】信创现在估值会不会太高? 焦点
- 世界热点!新能源的春天要来了吗?
- 全球焦点!债券市场周评(0306-0310)
- 你被赛道股套住了吗 ?_世界观焦点
- 崔东树:中低端车型采用成本定价原则 锂价下降有望调低车价
-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加强第三代半导体布局,今年在电池领域将有新进展
- 长沙今年首次集中供地8宗,总起始价67.95亿元
- 国家能源局负责人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三次能源部长会
- 央行:2022年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19.64万亿元 同比增长9.9%
- 泛海控股回应“民生证券股权拍卖”:充分体现民生证券价值,有助于泛海化解债务问题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年内创历史新高股复盘:这4个行业占比较多 科创板成最大“赢家”

世界播报:海陆重工:公司控股股东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即时看!原油价格持续暴跌,成品油或迎年内第三次调价搁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