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注: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将如何改变未来的生活?
2023-03-14 21:27:51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大数据时代
很多年后再回头看,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可能是一件改变我们生活的大事,有着2008年的环保总局变成环保部的意义。
(相关资料图)
只不过,环境保护是当时人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而数据的意义却没那么明显,这也是现在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的原因。
普通人难以理解数据的意义,因为这是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领域。举个例子,没有人脸识别之前,没有人认为这有必要,可技术一旦成熟,其便捷性就让相关应用迅速扩大。再过几年,无法人脸识别的人,就好像现在不会用移动支付的人一样,将寸步难行。
从新闻披露的信息看,新成立的国家数据局未来将成为我国数字化建设的具体执行机构,主要职能包括:
从职能上看,“数字化建设”包括“硬件”的数字基建和“软件”的数据资源体系两大部分。
“数字基建”比较好理解,是近几年一直在进行的新基建的一部分,包括之前大力推进的云计算,东数西算,本文就不多做分析了。
最值得关注的是“数据资源体系”,这既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又有很多落地的执行工作。这些职责以前分属发改委和网信办,前者主要是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后者主要负责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比如各种APP提供的便民信息查询服务,还有智慧城市建设,以及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
实际工作,这两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有大量跨部门的工作,所以这一次,相关职能并入新成立的国家数据管理局,将大大降低沟通协调成本,加速数字中国建设。
本文也将重点分析“数据资源体系”未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数据资源体系”相比数字基建而言,出现了“资源”两个字,意味着要把数据变成类似土地的资源,成为能够独立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
过去的经济学总结了4种生产力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但到了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数据是第五种生产要素。
这并不是我的凭空想象,2020年4月9日,国家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这五大生产要素,并对五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纲领性的建议。
很多人设想,我们所有医疗信息汇总到一个部门,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一家医院的检查数据,可以在其他医院被看到,更方便医生全面掌握我们的身体状况,然而由于涉及个人隐私,现在医保和医院之间的信息都没有打通,甚至连医院的各部门也没有打通,医院之间的信息打通更是遥遥无期了。
比如水泥、钢铁、玻璃、铝合金等等生产数据,单一看只是行业信息,但汇集起来,就是房地产从开工到竣工的完整周期信息。
所以,想要让数据产生价值,就要让数据汇集起来,形成大数据,才能体现出来一些结构化的特征,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其中的信息。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要数据互联互通,之前已经有一些互联网平台公司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已经产生了很多成果,很多城市的政务中心都是与这些互联网平台合作建设的。国家数据成立后,政府承担的角色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呢?
最重要的原因,我国80%的数据都在政府与相关国企手里,“躺”在这些部门的服务器里。
你要了解一下城市人口详细的结构数据,了解商业设施的具体分布的历史数据,……,这些最全、最准确、最及时的数据,都在政府部门手里,如果政府不做这件事,光靠企业根本不可能完成。
但现在的情况是,你明知道数据在哪里,就是用不上,政府部门是一个抽象的集合概念,数据保管在一个个具体的部门工作人员的手里,他只是一个“保管员”,没有相关规定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这就是我国数据管理的现状,之前我国做了大量的政务信息化的工作,产生了大量数据,但非常分散,非常割裂。
之前我研究政务信息化行业上市公司,中国政务信息化4000亿的市场规模,最大的政务IT公司营收也只有十几亿,因为下游的税务、工商、财政……,每一个政府部门都有一套自己的封闭系统,各有各的数据,老死不相往来,导致很多都是重复的,不但效率低,也给普通市民办事带来麻烦。
举个前段时间看到的例子,老人突然去世,留下的存款分布在多家银行,而且不知道具体是哪些,子女只能把附近所有银行一家家跑过去,如果有数据的互联,就应该能一键查询到所有存款。
目前政务数据光流转就需要通过很多道审核手续,更不用说打通数据服务企业和市民了,这个现象,有人称之为“数据烟囱”,就是一个部门一根烟囱,垂直往上冒,想要打通,只能把这些烟囱给拆掉,并成一个。
之所以出现“数据烟囱”的情况,是因为我国之前主要是对数据进行监管,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重点表明“不能做什么”,但能做什么,并没有一个顶层设计。
数字中国的顶层规划出来后,数据管理的重点就从“不能做什么”渐渐变成了“可以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
出现“数据烟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各部门对数据资源的利用,缺乏必要的利益驱动。
原始数据中包括各种敏感的个人隐私信息或有关国家安全的信息,对数据的利用,要经过大量的数据清洗工作,耗费人力物力,政府付出成本就需要有相应收益。
打个比方,人脸识别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提供身份,但这个数据由企业去采集管理,大家肯定不放心,最终必然由政府出面来牵头这件事。政府付出了公信力,就需要获得类似税收一样的回报,谁受益谁支付这笔费用。
除了政府还有国企,承担了大量社会治理的工作,这是经营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拖累企业效益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类活动中也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比如电信、供电、燃气、医院等公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手里的用户活动行为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很多相关行业企业都是有用的,比如医药研发企业需要有相关病症更结构化的数据。
有供给,有需求,就有了数据交易的基础,由于它并不是传统的实物交易,数据有安全性的问题,有权限的问题,交易层面有资产定价的问题,有会计处理的问题,有标准化的问题,因此需要一个专门的交易市场——数据要素市场。
这个判断可能有点言之过早,能不能成为地方政府新的财政来源,取决于具体最后能形成多大规模的市场,一方面取决于需求,一方面取决于交易的效率,这两者,后者决定前者。
而交易效率和更多的可交易数据,取决于几件事:
事实上,在国家数据局成立之前,区域层面其实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探索,全国各地都有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最著名的是“云上贵州”。
更多的是各城市的XX政务数据局、XX市大数据中心或XX市数据运营中心,这些数据中心主要负责以下几件事:
说实话,我虽然写了这么一大篇文章 ,但除了现有的一些例子,我也不知道数据未来还有哪些应用。
可我们想知道,国家也想知道,这也许正是国家数据局成立的意义所在。
想更多地理解本文的观点,你还可以读以下我的文章:
消费大趋势:一边是“品牌化”,一边是“去品牌化”
如何在30分钟内,快速判断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
如何分析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写在爱迪尔第一次跌停后
- 全球关注: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将如何改变未来的生活?
- 渤海化学:2022年净利润亏损3823.78万元 同比转亏
- 北京玉渊潭公园樱花节预约购票平台有哪些?
- 晶盛机电业绩快报:2022年净利润29.17亿元 同比增70.43%_全球看热讯
- 北方稀土:拟投资不超78亿元建设实施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天天速看
- 卖一辆车倒赔5万!新车掀起“降价潮” 二手车商愁坏了 天天速递
- 创业黑马:子公司与达摩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商汤科技发布多模态通用大模型“书生2.5” 天天动态
- 董辰的投资框架及最新行业观点(访谈分享) 世界快资讯
- 环球信息:分享2个我最关注的投顾组合指标
- 今日最新!美国2月CPI将于今晚公布,提前公布操作策略
- 不是黄金胜似黄金,华泰柏瑞富利混合历史新高
- 第四代半导体再突破!我国氧化镓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产业化再进一步-全球观天下
- 全球球精选!深天马A:2022年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扭亏
- *ST瑞德: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存在跟风炒作的情形:全球观热点
- 蔚来汽车:蔚来ET5不减配不降价:全球热文
- 受沙尘影响 北京空气质量已达重度污染:看点
- 天天报道:小银行跌倒,大银行吃饱!美国正上演十年罕见的“存款大迁移”
- 相当于重启QE?华尔街权衡美联储银行救助新工具
- 业绩延续增长势头-2023年中国平安1-2月保费收入分析|环球新资讯
- 华润置地:2月份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42.0亿元_当前动态
- 9家头部基金上报央企主题ETF-每日讯息
- 山西印发《2023年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工程实施方案》
- 新钢股份:拟处置4座4.3m焦炉及配套设施等固定资产,评估值1.22亿元
- 上海:力争到2025年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 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
- 新动态:Mysteel日报:黑色金属期货震荡为主
- 新能源最后一次机会 世界播报
- 2023年第一只黑天鹅---来自大洋彼岸
- 焦点论坛 | 3月投资者日活动,哪些公司值得关注?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晶盛机电业绩快报:2022年净利润29.17亿元 同比增70.43%_全球看热讯

北方稀土:拟投资不超78亿元建设实施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天天速看

卖一辆车倒赔5万!新车掀起“降价潮” 二手车商愁坏了 天天速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