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增长的行业里却有炸天的增长企业:牧原股份 观天下
2023-02-24 10:18:39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猪肉,传统畜牧业,乍一看,感觉没啥搞头!因为我国猪肉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4029.1万吨,慢吞吞的增长到2021年529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仅1.31%。但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其实这个行业里有些公司,大有可为!
(资料图)
在我国肉类消费中,猪肉消费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猪肉消费占肉类销费总量的60%左右。而我国猪肉消费量,又占到世界猪肉总消费量的50%左右。世界每2头猪就有1头被中国消化,可谓无猪不欢,无猪不香。
自2000年以来,我国商品猪出栏量有过一段持续较快增长,从2000年5.19亿头,增长到2012年6.96亿头,然后进入平稳期,一直到2021年稳定在6.71亿头左右。市场容量已经达到瓶颈,未来出栏量很难再上一个台阶。市场总量不变,投资机会在那呢?答案就在这近7亿头猪的出栏分布里,首先要看都是怎么养出来的呢?
国内养殖场,以中小为主,并且有长期去散养化的趋势,据Wind数据整理,年出栏量在1000头以下的小散养户数量由2007年的0.82亿户,下降至2017年的0.38亿户,降幅达54%。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型养殖场市占率的提升,生猪出栏量5万头以上的养殖户2009年的96家,出栏量占全国出栏总量0.99%,2019年为373家,2021年生猪出栏量居前的五家企业(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双胞胎、新希望)合计出栏9004万头,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13.41%。2022年,仅牧原一家就出栏6120.1万头,占总出栏的9.1%!大进小退趋势明显!
在去散养化过程中,我国经历三次较大的去散养周期。第一次是2005年-2009年,城市化导致人口进入城市。第二次是2010-2014年,蓝耳病,流行性腹泻造成行业动荡。最近的则是2018-2021年非洲猪瘟。这三次均加速了散养的退出。
但就目前来看,散养仍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从养殖户来看,中国畜牧业年鉴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生猪养殖厂户数量为2273.77万户,其中年出栏头数1-49头的小场户数量为2144.58万户,占总场户数量 94.32%,出栏头数小于500头的 中小场户占比约为99%。2020年,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业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在一次报告中提到:2020年全国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仅有18万户,全国仍有2000多万小型养殖户,生猪自繁自养仍然占据80%。
然后我们再换个方向从养殖数量看,根据《中国畜牧兽医年鉴》和《中国畜牧兽医统计》数据:
年出栏99头以下的散养户市场比重2000年为85.1%,2020年下降到26.3%。
100-499头出栏量的养殖户市场比重2000年为6.2%,2020年增长至16.6%。
500-999头出栏量的养殖户市场比重2000年为2%,2020年增长至10.8%。
1000-2999头出栏量的养殖户市场比重2000年为2%,2020年增长至13.5%。
3000-4999头出栏量的养殖户市场比重2000年为1.4%,2020年增长至7.4%。
5000-9999头出栏量的养殖户市场比重2000年为1.4%,2020年增长至7.3%。
综合来看,3000头以下出栏量的养殖户仍然有67.2%的市场份额,散户养殖规模仍然很大,散养随意性强,若每户多养或少养一头猪,生猪供给量会产生较大的波动,进而对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正是因为生猪散养众多,造成了明显的猪周期!散养模式下,养殖户一般根据当时商品猪的市场价格来安排生产,商品猪价格高时,散养户积极性提高,开始选留母猪补栏,增加商品猪饲养量。
但生猪从配种、妊娠期、哺乳期、保育期、育肥期,需要经过619天,也就有1.69年。因此,当一年半之后新一轮商品猪大量出栏时,就会造成供过于求,商品猪市场价格开始下跌,而当商品猪市场价格跌至行业平均养殖成本以下时,大量散养户出现亏损,开始杀掉种猪、卖掉猪仔、提前出栏、退出商品猪饲养行业,而又因为大量散养户的退出,造成种猪大量减少,反而加剧了一年半以后商品猪的供应,价格又会从低位开始上涨,从来造成一个完整4年左右猪周期!
散养户这一行为,称为零存整取!在库存低位时,价格高企,散养户惜售,并积极大量配种、仔猪、育肥。出栏时,造成挤兑,价格被打到低位,生猪又不是商品,每天都要消耗物资,散养户只得低价甩卖。之前高价低量的那点利润,经过这一波,直接成负的了!
最近正邦股份,像散养户一样,面临的就是这种囧境!企业在2020年时卖了955.97万头,同比增长65.28%,营收491.66亿,同比增长100.53%,归母净利57.44亿,同比增长248.75%。正邦那个兴奋呐,开启了四抢占略:抢母猪、抢仔猪、抢指标、抢人才。哼哧哼哧大干快上了一年,2021年卖了1492.67万头猪,同比增长56.14%。营收476.7亿,同比却-3.04%,利润更是-188.19亿,同比-427.62%,从血赚到血亏,昨天天上人间,今天地府报到!更是传出饿死猪,猪吃猪的新闻,曾经的四抢,变成了四甩!甩母猪、甩仔猪、甩资产、甩人才!2023年,正邦最大的心愿是活下去!上一轮猪周期,倒下的是雏鹰农牧,由此可见,猪周期既是机遇,也是危机,影响非常大!
在机遇面前,显然,牧原股份是最大的赢家!
1992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的秦英林,和毕业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兽医专业的钱瑛喜结连理,在河南南阳内乡县一同创业:生猪养殖!
生猪养殖,一直以来,有三种模式,农户散养、公司+农户、公司自养。
牧原模式一直是自繁自育自养,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于一体,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对资金需求大,发展速度慢。但优点也同样明显,成本低,利润空间大!
从内乡县打拼出来的生猪企业,依靠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绝对优势,采用低打高,大打小的战略体系,攻城略地,进入高速发展期!2010年出栏35.9万头,2013年出栏130.68万头,受限于规模化养殖对资金的渴求!于2014年1月30日深交所上市,发行价24.07元/股,发行新股3000万股,募集7.22亿,净额6.67亿,用于建设邓州年出栏80万头生猪产能。上市时赶上猪周期底部,2014年一季度业绩就变脸,直接暴亏-0.56亿。上市当天开盘价28.88元,收盘价31.08元!
当年看,牧原妥妥的暴雷股,但当时那怕以40元/股价格买入,经过历次分红送股,现在看也有近百倍收益!所以说,价值投资的精髓是成长!成长!成长!
行业每隔四年左右就会经历一波猪周期,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2002-2006年、2006-2010、2010-2014、2014-2018、2018-2022完整的猪周期,大周期里也套着若干小周期!而最近的一次周期,是偶发性非洲猪瘟引起的,2018年传入国内发酵,因为没有有效疫苗,导致大量散养猪死亡,引起了大量散养户恐慌性抛售潮,做为生猪养殖的重要参照:能繁母猪在2018、2019年出现断层,2018年2973万,2019年2045万。正常能繁母猪4100万头,2018年仅有72.51%,2019年更是达到49.88%,由此可见,非洲猪瘟对行业的影响剧烈!
我国对生猪消费量占肉类消费总量的60%,能繁母猪的严重下降,意味着未来一年半以内生猪供给的短缺,短缺就会涨价,生猪价格更是最高达到38元/公斤左右,国家紧急出台鼓励养殖政策,有危就有机,在散养户大量退出养殖市场时,牧原抓住机遇,稳健扩产,生猪出栏量从2017年的723.74万头,猛增至2022年6120.1万头,单牧原一家市占率就达到了9.1%。
这么快的增长速度,就连新能源,也望尘莫及。但在这么高的市占率下,未来可以预见,牧原的竞争对手已然发生了质的改变,100头以下的散养户已经不是牧原主要对手,现在主要竞争对手变成了100-5000头之间,拥有部分竞争优势的养殖户,牧原模式的绝对优势相比之前弱化了些,抢占这部分市场份额可能会慢下来!在养猪这块,可能增速会逐渐下来。我预估未来牧原2023出栏8560万头40%增长/2024出栏11128万头30%增长/2025出栏13910万头25%增长。养殖业预估净利润率我取2021年,2022年比较差的年份8.8%-11.7%中间值10%给的,2020年周期顶部时,牧原净利润率可以达到48.78%!归母净利2023年167.7亿/2024年218亿/2025年281.8亿。按20倍估值,每年下调2倍算,那这块估值大概值个2023年3354亿(20*167.7)/2024年3924亿/2025年4509亿市值。最终生猪出栏未来市占率可能稳定在18%-28%之间,按年均出栏6.8亿头算,也就是牧原未来出栏量在1.224亿头-1.904亿头之间。
在非洲猪瘟影响下,政策鼓励生猪由运猪向运肉转变,牧原因为有庞大的出栏量为依托,屠宰业务,将是牧原新的高速增长点。屠宰量与生猪销售价格具有天然的逆向周期,当生猪供给量增加时,往往生猪价格处于底部,而屠宰量处于高位,屠宰利润提升。而当生猪供给量减少,生猪价格在高位时,屠宰量会下降,屠宰利润下降。发展屠宰业务,既是公司发展需要,也会平滑公司周期性波动!我国屠宰产业极为分散,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双汇、牧原、雨润、天邦合计市占率仅2.51%,未来可开发市场广阔!
牧原2020年4季度屠宰进入投产阶段,产能200万头,屠宰生猪23.9万头。2022年屠宰产能2900万头(仍有 4 家屠宰厂处于建设阶段,建成后屠宰产能将接近 4,000 万头/年。)屠宰生猪超过700万头。做为对比,双汇发展2021年底拥有单班年屠宰生猪产能2300多万头,预示着2023年牧原将拥有和双汇几乎同等的屠宰产能!2021年双汇屠宰1100多万头猪,营收390.73亿,毛利5%-7%之间波动。双汇屠宰猪来源于收购所得,而牧原屠宰猪来源于自养。养殖与屠宰结合,可以减少多余饲料消耗,加快养殖效率,并且猪肉相对生猪价格的波动幅度有一定滞后性,协同效应下,套利机会增大,会带来屠宰毛利的提升!
从双汇屠宰各项数据推算,2023年估计牧原屠宰生猪1500万头,营收532.8亿,按净利率2%算,贡献10亿利润。
2024估计屠宰生猪2000万头营收710亿2%贡献14亿利润/2025估计屠宰生猪3000万头营收1065亿2%贡献利润21亿。这块估值按25倍给,每年下调5倍算,那就是2023年250亿/2024年280亿/2025年315亿市值。
综合来看,2023年牧原利润可能是10+167.7=177.7亿,估值大概在3604亿!2024估值4204亿/2025估值4824亿。
但话说回来,猪周期每4年一轮,现在处于新的周期底部,可以预见,未来猪肉会再次上涨,但达到什么高度,其实取决于自繁母猪,从统计数据看,2022年全国自繁母猪4400万头,为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的107%,略高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2013年猪周期因为偶发流行病导致周期拉长,这次影响最大的非洲猪瘟,同样可能会拉长周期底部持续时间!从我给牧原估值上,大家也看出我不太乐观,一切按最保守的估计,所以大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短期内不要期望生猪价格大涨,但从周期角度看,高点终会到来,牧原利润会再次暴赚!这就是周期股的魅力所在,在底部你怎么算都觉得投资机会不大,在顶部你怎么算都觉得血赚!
我是在48元,市值2626亿市值,保守看2023年3604亿市值,相对有37%的涨幅时下手买入的!如果未来股价跌到46元,我会继续加仓,在周期底部,最不怕的就是加仓,在周期顶部,最怕是持有!如果今年猪肉价格那怕只是回归合理均值,比如赚他200亿也是so esay的事!股价也会有很大的空间!当然,我也不妨说一下2023年卖点:80元以上!@今日话题#猪肉板块#$牧原股份(SZ002714)$$正邦科技(SZ002157)$
相关文章
- 环球速看:普京暂停美俄核协议,“给我点面子,否则下一步是退出”
- 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锂盐有60万元一吨的昨天,也可能有10万元一吨的明天” 环球滚动
- 参加私人银行客户路演的大乡里经历
- 每日快播:汽车价格战背后的最大赢家
- 俄罗斯贸易结算格局大改:美元欧元加速退场 人民币占比显著抬升
- 苏州一楼盘可“0首付”购房?置业顾问:通过申请装修贷抵首付-即时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视点
- 华安证券:数据安全建设将在近两年进入放量周期
- 聚焦稀有金属采矿、冶炼等领域优质个股,工银稀有金属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转债动态管理
- 汽车服务概念股开盘冲高 中国中期开盘涨停|天天视点
- 海水提锂概念股继续走强 津膜科技冲击2连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华尔街银行卖股求生引发恐慌 中资银行价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费电子板块异动拉升 光弘科技大涨超15%
- 视点!最强AI再次进化 ChatGPT下周升级GPT-4:支持视频了
- 【全球聚看点】分红61亿、营收破3000亿,宁德时代的年报还有哪些看点?
- 离谱...吃个大瓜-当前速递
- 环球今亮点!核心CPI环比跌幅创11年新高,3月以小盘价值抵御调整压力——2023年2月物价点评
- 今日报丨甘肃首条“建养一体化”旅游公路通过竣工验收
- 风口转向(3月9日)
- 焦点快播:股权拍卖st
- 这是一轮异常复杂的猪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宝珍的灾难与林园的只研究未来
- 粗浅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间公告:光弘科技拟收购快板电子100%股权:全球快播
- 正开着车方向盘掉了!超12万辆Model Y被调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2000亿元:天天热文
- 微动态丨“疑似流感”难确诊?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联检产品上市可期
- 全球头条:市场早报:3000亿+!“宁王”业绩大曝光 惊现20%折价大宗交易
- 多地出台新政买房就能落户:为促进楼市更为了“抢人”|环球快看点
- 晚饭做什么饭简单好吃要清淡_晚饭做什么饭简单好吃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俄罗斯贸易结算格局大改:美元欧元加速退场 人民币占比显著抬升

苏州一楼盘可“0首付”购房?置业顾问:通过申请装修贷抵首付-即时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