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老千们是怎么把你的钱赚走的 世界速读

2023-01-30 12:12:18 来源:雪球网

港股的毛票也叫做“仙股”,“仙”本是英文cent翻译过来,泛指股价低至几毛钱或几分钱的股票。这些股业务乏善可陈,又往往被人操控,沦为庄家敛财工具,故无论是涨是跌,其走势都可用一个“仙”字形容。因此,仙股又被叫做“老千股”。

港股仙股和美股毛票虽然都是庄家-散户的博弈游戏,但由于两地有着迥乎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政经条件,同一个游戏有着不同的规则和形态。不妨把视野扩大一些,从历史脉络慢慢讲起:美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场,必然需要高度成熟完善的法律法规。美国在大萧条之后痛定思痛,制定《1933年证券法》规范证券市场运行,守护美国市场至今。但香港则不然,70年代经济空前繁荣,证券交易却根本不受监管,当是时也,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九龙证券交易所四足鼎立,后续才陆续合并为香港交易所;而证监会呢,居然直到1989方才匆匆成立。浓烈的“自发”性质背后,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妥协折衷。身处东西方碰撞的最前沿,内地、国际、本地三股势力虎踞龙盘——各人的地盘有各人的规则,既已形成各自的默契,便心照不宣赚各自的钱。

仙股背后的利益关系总结为两点,其一是山头林立,其二是错综复杂。典型有金利丰系(朱太)、英皇系等等。2017年一个名叫David Webb的知名金融人士因为一些利益上的冲突,公开写文章警告大众不要购买图中的庄股,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众庄股随之崩盘。从图中不难看出,这些股背后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些庄家有时单打独斗,有时互为表里,纠葛矛盾亦时有发生。


(相关资料图)

大陆和香港的居民都饱受老千股所害,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曾写过一篇文章《关于“老千股”》回应此事,但其言语之间颇为闪烁,认为港交所“假定每个公司都是好人”,以此为监管不力开脱。但事实是:政治经济的历史条件决定,香港的金融是大资本的,而非国民的,因此从来没有对老百姓负责的义务。既然要方便大资本,香港对配股、供股、送股与合股这些财技操作也就异常宽容,可以说,没有财技,就没有老千股。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财技?

财技是综合法律、财会、市场的金融操作。常见比如供股配股就是典型的财技。财技本身是中性的,用得好可以灵活调动杠杆,以最小成本控制最大的资产,实现最大化效率。但多数情况下使用者不是为了更好地经营公司,而是为了敛财,也就是割韭菜。仙股就是一群专事财技庄家的领地。正因为没有业绩可炒,自然只能在财技的方向上不断演化,成为名副其实的财技专家。而港股市场缺乏如美股般严格的退市机制和监管,等于变相鼓励了这股不正之风(原因前文已经说了)。财技当然不是这些仙股庄家们的专利,李嘉诚、李兆基为代表的一批香江富豪,同样是玩弄财技的高手,只不过手法较为温和一些。可以说,无监管的野蛮生长使得香港金融业在财技方面畸形演化到了极高的水准。

财技有几个基本概念,如供股(Rights Issue)、配售(Placing)、壳的使用等等。高级的财技还包括收购、合并、出售等更为复杂的操作,写一本书都是完全可以的,短短几篇文章肯定讲不清楚了。但既然是老千股,那么最重要的还是股权有关的财技,文末还会有一个简单的手册供有心的读者查阅。

老千们最喜欢也最常用的财技是供股和配售。

供股是向现有证券持有人做出供股要约,使他们可按其现时持有证券的比例认购证券。简而言之,就是股东们按各自的比例以某个价格出钱买股集资,大股东多出点小股东少出点,举例如2供1,就是说每2手可以认购1手。学过公司金融的都清楚,集资的方便程度是自己人大于外人,因此供股是最方便也最重要的集资手段。

配售是发行人或中介机构向主要经其挑选或批准的人士,发行有关证券以供认购或出售有关证券。简而言之,就是向特定人群卖股票来筹集资金。配售类似于美股的offering。

想要骗钱,就要让别人用黄金换狗屎。黄金和狗屎,背后是钱和股的二元格局——财技的核心原理是让钱和股按照使用者的意图流动。

简单来讲,当股价处于低位,股权往往分散在很多人手中,想要炒高,必须想办法实现股权的集中。那么这时候之前提到的,无论是配股、供股,都可以实现“无中生有”,通过稀释小股东的股权来实现股权集中,有利于炒高出货。但如果股价已经比较高了,但股权仍旧很分散,出货不是很有利可图,那就可以供股圈钱(向下炒)。

这也正是供股被老千们喜爱的原因,供股是一体两面的神技,进可拿钱,退可拿股,至于目的究竟是钱是股就依赖具体情况而定了。供股的优点在于给的比例特别多(一般性授权可以给到50%,远高于配股的20%和期权的10%)。证监会对供股的监管也明显低于配股等,原因是供股是一个企业内部融资的问题,而且体现“公平原则”,即大股东多供小股东少供,理论上并不稀释股权。可问题是运动员和普通人即使标准不同,怎么可以同台竞技呢?小股东财力有限暂且不论,供股之后的钱全归公司,那其实等于说还是自家所有——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所以其中的不平等就非常明显了。

至此,还有必要对仙股的产业链作一个基本的描述。核心要件是三方:公司、庄家、金主。这三方只是功能上的分类,合并成一人或者一两个团体,都是可能的。

1. 公司,就是指大股东,公司的实控人,负责把股权批出去给庄家。公司炒高股价可以赚钱,方法很多,前面都已经讲了。

2. 庄家,庄家要吃下公司批的股权,势必要一大笔钱来运营,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运作,这样就必须质押股票向金主借贷。除了交一大笔利息给金主之外,剩下赚到的就都归自己了。

3. 金主,负责为庄家的运营提供资金支持的人,股权抵押的利息是相当高的,所以金主虽然收利息,但回报率实际上十分可观,据说可以达到年化20%左右。而且重要的是,公司大股东和庄家都不是体面的身份,人人喊打,而金主则没有形象的风险,许多甚至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也乐于退居幕后收取利息。

金主和庄家是彼此依赖的关系,金主也乐见有厉害的庄家为自己打工,因此也喜欢保持和庄家的合作关系。庄家手上当然还有一批人,比如为了满足群众持股比例而设置的“人头”,以此借助他人账户来一起操作。另外现在还流行一种“微信女”的套路,就是雇佣一群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寻找猎物,化身成美貌女子嘘寒问暖,无意间透露自己的亲戚朋友正接触了什么股市的内幕消息——等到受害者色令智昏买入之后,股票就一泻千里了。同样的故事还会是“老师授课”等形式,但总之共同点是一定会要你提供买入截图。因为这些骗子拿着截图,就可以去庄家那里拿返佣,比例在20%到30%不等。所以算上各种开销,庄家炒作一个股,如果没有平均50%以上的利润,很可能是要入不敷出的,但换句话说如果股价已经是进货价的三四倍以上,那即使手上最后还剩个20%的筹码,怎么砸都是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杀猪盘的股一天之间可以跌70%80%之多,因为庄赚的已经非常多了,剩下的股票就是“狗屎”,“狗屎”什么价格卖都是赚的,留在手上则是一文不值,那么就算全砸了也很正常。

但为什么还是有人飞蛾扑火般被骗呢?问题其实回到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财技是为了赚钱,金融是为了暴富。别人玩弄财技,甚至上市这个行为本身,就不是来做慈善的。别人提供信息,让你看到数据、故事、新闻,是为了让你相信他们想要你相信的东西,最终是要赚你的钱。这里我还是引用李小加文章的话作为结尾:总而言之,要想避开老千股,尽量走大道,避免串小巷,提高警惕,谨慎决策。出事后再喊警察,往往为时已晚,再好的警察,也无法替你的损失买单。

附录:财技备忘录

供股是向现有证券持有人做出供股要约,使他们可按其现时持有证券的比例认购证券。简而言之,就是股东们按各自的比例以某个价格出钱买股集资,大股东多出点小股东少出点,举例如2供1,就是说每2手可以认购1手。学过公司金融的都清楚,集资的方便程度是自己人大于外人,因此供股是最方便也最重要的集资手段。

一个完整的供股流程如下:

1. 宣布供股

2.除权

3.供股权交易(公开发售没有这个阶段)

4.行权或付钱申请额外供股权

5.公布分配结果

6.新股开始交易

第一步是宣布供股。《上市规则》7.19A规定,过去十二个月中,各种供股、红股、权证、CB发行的股票加起来总数不能超过初始的50%,否则就要召开股东大会征得小股东的同意。简而言之,就是2供1及以下可以直接宣布。大比例供股需要召开股东大会,要至少三周的时间。《上市规则》还规定,30%以上投票权的股东不能投票,不过如果大股东控制了小股东,就不是什么太大问题。

除权就是把供股权除去,下面细讲。

股东在供股中购买股票的权利,被称为供股权(Preemption Right),有了这张权证才能参与供股。供股权可以理解为一个欧式看涨期权(Call),供股窗口期很短,一般只有六天,因此杠杆和theta一般都比较大。供股分两类,一种就叫供股(Rights Issue),另一种叫公开发售(Open Offer)。区别在于供股权是否可以交易,一般的供股的供股权可以交易,在供股期间市场上会有专门的代码显示供股权。股东如果不想参与供股,把供股权卖了就行;如果不是股东但想参与供股,去买供股权就可以了。公开发售与之相反,其供股权则不能公开交易,不供股就作废,外人也无法参与。两者比较,公开发售显然不如供股灵活,参与者也更少,但因为少了供股权交易的环节,因此更加效率。但魔鬼藏在细节里,供股的文件会有包销条款,包销意味着如果如果最后认购的人不够,包销人得把剩下的股票全买下来。认购的人不够,就要自己花钱买下。结果是承担包销任务的券商自己吃下了许多便宜筹码。公开发售认购不足的劣势,在这时候反而成了暗度陈仓的妙计。至于背后的利害关系,就可以慢慢琢磨了。

这里简单说说包销的问题。创业板股票不需要包销,主板股票则需要,当然也可以申请不包销,但很少会真的这么做。包销人可以是券商,也可以是个人或某个公司,多数情况下是券商。包销主要看的是资金量,资金量或者margin信用足够,才能承担包销任务。

由于不是所有人都会供股,总会有人放弃,那么没有供完的股还有一轮机会,那就是额外供股(excess)。除权前就拥有股票的股东,可以申请额外供股。申请人多董事会就要抽签分配,原理和打新股相同,申请越多比例越大。不过多了一条:碎股多的可以优先分配。

说到碎股,这里不得不说供股的一个贱招——质数供股。比如31供17,19供7,总之散户想供就会得到一堆碎股,只能在碎股板折价出售。同理还有小数供股,10供0.45,和吃苍蝇一样恶心。另一个常玩的数字游戏是送红,比如1供2,供2送1,其实就等于1供3。

供股是相当常用的财技,相比后续将提到的可转债和配售,其发行股票的数量理论上可以多不少。供股不仅可以发行新的股票,而且可以直接从小股东那里拿钱,至于目的是钱还是股,主动权就掌握在大股东或庄家一边了。

配售是发行人或中介机构向主要经其挑选或批准的人士,发行有关证券以供认购或出售有关证券。简而言之,就是向特定人群卖股票来筹集资金。配售类似于美股的offering。美国上市公司增发前会先发布S-3或F-3文件进行shelf registration来注册股票,其效力长达三年;港股进行配售之前也要类似的流程:根据《上市规则》13.36,首先需要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一般授权决议案”,发行人董事获得“一般性授权”(mandate)后,方可分配、发行或授予下列证券:

1. 股份

2. 可转换股份的证券(如可转债)

3. 可认购任何股份或上述可转换证券的期权、权证或类似权利。

上述授权有效期为一年,来年如果想继续配售,股东周年大会重新通过一次就可以了。但一年期间发行的证券总和不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0%。简言之,一年内股份、可转债等总和不能超过20%。配售的反面是回购(buy-back),流程类似,回购的好处是可以抵消当年发行消耗的额度,实际操作中有的公司先配售后回购,或是先回购后配售——都是朝三暮四的手段,此处不多表。

配售除了发行总额有上限,另一个限制条件是折让价不超过20%。上市公司决定配售后就要联系包销商,一般也就是券商。配售不足六人,需要披露姓名;超过六人则只需要综合性描述其身份。包销就意味着公司把配的股全卖给了券商,之后卖给谁理论上是券商的事情,和上市公司就无关了。但对仙股来说,如果准备大炒,肯定不会随便给别人了。最后是自己人、亲朋好友或是职业炒手承包了。配售的文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禁售期(Lock-in Period),不一定有,但如果有会在文件中标明。

配售有一个新旧之分,旧股就是指大股东手里的股,新股是股东大会授权的股。前面讲的都是指新股,因为配售旧股,等同于大股东套现,公司是拿不到钱的。有一个词“先旧后新”,意思是说大股东先拿自己的股票配售给别人,然后再发行新股补偿给大股东。这样操作的好处是节约时间,毕竟新股印刷需要时间。

前面讲到,一般性授权给到的配售额度有20%的限定条件。如果想突破限制条件,直接召开股东大会并由小股东同意就可以“大量发新股”。“大量发新股”除了配售额特别大,折让也特别多(可以大于20%)。“大量发新股”的规则和前面提到的大额供股非常类似,实际中只要大股东能控制一批小股东,发股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这种情况下,要么是公司非常缺钱,要么是大股东磨刀霍霍,但总之是小股东的噩梦。

可转债的教科书定义非常晦涩,实际中的条款多到怀疑人生。用一个言简意赅的说法,可转债就是把债券和看涨期权绑定在了一起。可转债和配售是共享一般性授权提供的额度的。发行可转债,等同于卖call,从delta的角度来看和卖股没有本质区别。可转债表面上像是一种债,从实际来看更适合被叫做保本股票,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2010年之前对可转债的监管非常宽松,有不少借可转债买卖壳的操作。

一个上市公司就算没有资产没有业务,其价值也不是零。上市地位好比一个“壳”,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就是所谓的壳价。按照法律,上市公司不能没有业务,但是如果业务极其萎缩,那也就和没有差不多。这里首先要说一下上市的本质,无利不起早,上市是一笔赚钱的生意,主要靠的是股票的流动性。流动性制造供给,也制造需求,只要有流动性,那么套现也好集资也好都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粤语中讲“啤壳上市”,就是将本身不值钱,或者不那么值钱的公司推上市。公司的账目真真假假,就以一文不值计算,即使从上市以来一路散货股价一路跌,但光这个壳就值几亿元,留着它就有赚钱的机会。比如日后把壳卖给别人,或者把上述的供股配股等等都来一遍,配上庄家坐庄爆炒——壳就成了一台赚钱机器了。

这里还可以聊聊私有化,私有化可以理解为上市的逆过程。壳既然有价值,私有化以后等于丢掉了这个壳。那么如此看来,私有化还能进行的根本动力是:公司的价值比壳和市场价之和都要来得高。私有化涉及许多股权上的博弈,属于更高级的财技,也和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关联不大,这里不多涉及。

关键词: 公开发售 上市公司 中介机构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环球速看:普京暂停美俄核协议,“给我点面子,否则下一步是退出”
环球速看:普京暂停美俄核协议,“给我点面子,否则下一步是退出”

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期间,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画面:俄......更多>

参加私人银行客户路演的大乡里经历
参加私人银行客户路演的大乡里经历

第一次接触“私人银行”这个词,是在2016年,去参加证......更多>

每日快播:汽车价格战背后的最大赢家
每日快播:汽车价格战背后的最大赢家

自从特斯拉降价汽车价格战已经开始,先是小鹏降价后是......更多>

排行推荐

俄罗斯贸易结算格局大改:美元欧元加速退场 人民币占比显著抬升
俄罗斯贸易结算格局大改:美元欧元加速退场 人民币占比显著抬升
俄罗斯央行周四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人民币和卢布... 更多>
苏州一楼盘可“0首付”购房?置业顾问:通过申请装修贷抵首付-即时
苏州一楼盘可“0首付”购房?置业顾问:通过申请装修贷抵首付-即时
苏州楼市日前传出消息,位于阳澄湖镇的浅棠水岸项目打... 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视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视点
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 更多>
华安证券:数据安全建设将在近两年进入放量周期
华安证券:数据安全建设将在近两年进入放量周期
华安证券研报指出,数据资产价值提升以及流转环节增加... 更多>
中信证券:看好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报道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海外激光雷达龙头厂商Luminar早先... 更多>
寒潮蓝色预警:内蒙古、华北、黄淮、江淮东部等地气温下降12℃ 局部超过16℃|环球新要闻
中央气象台3月10日0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 更多>
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 总投资约80亿元
据“温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9日,由青山实业旗... 更多>
年报披露机构动向:外资UBS AG押注大消费
目前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 更多>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比亚迪也开始降价了?3月9日,比亚迪官微信息显示,3... 更多>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近日,改版后的舞台剧《西安千古情》在西安浐灞生态区... 更多>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大家久等了,今天下午有几位行业老友来到了板哥的城市... 更多>
20CM掀起涨停潮,光刻胶继续走强。
指数方面,三大股指全线低开,此后大部分时间围绕昨日... 更多>
通讯!明天有没有机会?
最近两天A股不是翘尾就是盘中玩深V,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更多>
天天热点!一剑封喉,明天大盘将长阳拉起
洗盘干的漂亮,明天将长阳拉起。实话说,今天洗盘干得... 更多>

环球微动态丨是不是弄错了

我不喜欢你了[重生]_重生之再开始

碳化硅和凯龙高科的爆炸超预期 全

每天涨跌和过去连续涨跌的有关系吗

再聊中字头

广誉远为何拿安宫开路?

天天热点评!本公司财务说明_财务说

招商蛇口:2月签约销售金额225.43亿

环球即时看!万科:本公司已于3月9

东阳、浙农签约携手开展元胡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