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的喧嚣来自何处?三种“套路”要注意-每日热文
2023-03-23 15:29:55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宁波舟山港空箱堆积如山,外贸大势已去?”“大批中产家庭‘留学断供’?”……最近,这些关于“经济越来越不行”的论调是不是也在“攻占”你的社交“朋友圈”?(空箱堆积如山?!中国外贸不行了?世界最大集运公司不这么认为)
这些文章“有板有眼”地摆数据、讲事实、引述“相关人士”……然而,看似集合了“真实性”元素的消息或被证伪、或遭反驳,抽丝剥茧后发现,实则是一些自媒体唱衰经济的“满满套路”。
结合近期的一些“噪音”,笔者梳理发现相关论调的炒作,主要有以下三种“套路”:
“套路”一:虚张声势
这种炒作手法主要是通过截取不完整的数据和部分事实,虚张声势,借以吓人,比较具有迷惑性,稍不注意就会被蒙蔽。
比如近期,受欧美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我国港口出现暂时性集装箱压港现象。这时就有自媒体冒头,“有理有据”地引用各航运交易所的集装箱运价指数趋势,声称“集装箱运价最能反映外贸情况,2022年下半年以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价指数下跌超过80%”。
单从网传截图看,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集装箱运价指数确实较2021年明显下跌。但进一步求证发现,2023年的运价指数,与2020年疫情暴发前总体持平。也就是说,“反常”的或许不是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指数“暴跌”,而是2021年的数据“反常态上涨”。
2016年以来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趋势图
“套路”二:暗度陈仓
两件事情其实关联不大,但若在特定时间、场合披露和“渲染”,会让人产生“似是而非”的联想。
比如近段时间以来不少自媒体发文聚焦长三角、珠三角“厂二代”们的“接班困境”。相关文章提到,疫情以后,宁波倒闭的外贸工厂数不胜数,“第一批回家接班的‘厂二代’,已经把厂子干倒闭了。”文章称,不同于“厂一代”所处的充满机遇的年代,“厂二代”刚出社会就被迫在经济增速减缓、国际局势动荡中,接受着制造业转型的挑战。
看起来似乎是当前的大环境让大家遭遇了“困境”,然而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这些中小企业们头顶就已经悬着转型的“达摩斯之剑”了。这些制造业工厂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多受制于订单和价格的约束。产业之“不可承受之重”一直都在,简单将“厂二代”的“困境”归因于当前大环境以及他们的能力,不甚妥当,也有失公允。
“套路”三:无中生有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只言片语的匿名爆料和充满噱头的元素,包装出一个故事,再与疫情挂钩唱衰经济,可谓是“集炒作手法之大成”。
比如最近很多自媒体在发的所谓“大批中产家庭‘留学断供’”的信息,说是三年疫情下来,浙江等省份的中小企业主们因为生意不景气,无法支付子女海外留学高昂的费用,只能“断供”。
且不说文章“批量发布”痕迹过于明显,单看其内容,可信度也得打个问号。比如来源,只引用了一个所谓的在美国加州留学的“杭州白富美断供”个案,还不是本人讲述,是“最近听说”系列。
一般来说,相关信息经过多个信源交叉验证,才能保证其真实性。后来倒查,发现发布该“故事”的初始账号早已删除有关内容,然而“大批中产家庭‘留学断供’”的故事却是越传越真,越传越远了。
2023年1月12日,三门县韵达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潮新闻拍友 林利军 摄
上述这些看起来经不起推敲的言论和事例,为何能收获部分网民追捧?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破窗效应”,意思是任何环境中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可能诱使别人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做出更多坏事来。
放在舆论场中,若错误论调不及时被纠偏,那么“三人成虎”,造成的负面影响愈来愈大,任其肆意发酵,可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那么,该如何对相关炒作“套路”亮剑?
总的来说,上述“套路”无外乎抓住了部分事实,以刻意夸大、虚张声势、剪裁拼凑等手法制造噱头,在“真真假假”之间迷惑了舆论场,欺骗了广大受众。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回击。
首先说主管部门,“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有关部门在“敲打”回击炒作论调时,亦是如此。当“亦真亦假”的所谓“分析判断”借各种名义试图冒头时,有关部门就要“闻风而动”“尽锐出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敲打”,用更全面、更多维的数据和事实,狠狠批驳所谓“言之凿凿”,让“虚晃招式”无处遁形。
其次是行业专家,“经世济民千弯百折不回头”。这是刚刚逝世的经济学泰斗厉以宁先生秉持的人生信条。厉先生之所以备受尊敬和爱戴,不仅因为其在经济领域的建树,更在于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经济领域不同于其他行业,普通人很多时候较难辨别宏观经济观点的正误,这就需要经济学家们担负起责任,明辨是非、澄清谬误,激浊扬清敢亮剑。
然而现在网络上,博眼球、谋出位的所谓“财经专家”并不少见,有些甚至为了利益充当“网络黑嘴”,“语不惊人死不休”,令人遗憾。
再说普通网民,淬炼“火眼金睛”。“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说的是要从全局看问题。面对互联网炒作时,同样也是如此。“网络幻象”千变万化,稍不留神就容易“一叶障目着了道”。这里建议网民们有意识地拉长时间和空间维度,用全域视角审视问题,多看看信息源头,再从各角度去获得其他信息,综合分析,以免看不全产生误判。
最后是社会环境,“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唱衰论调之所以有市场,主要还是因为社会心理预期较为悲观。所谓“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广泛倾听市场主体的意见建议,切实为他们纾困解难,以宽松便捷的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同时积极发出正面声音,不能让“坏论调”占据舆论阵地,“有理也要声高”。只有向好态势不断被感知,经济发展的信心之基才能真正被筑牢。
草木萌发,春山可望;凛冬散尽,春日可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相信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稳步恢复,我省、我国经济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那些唱衰的所谓论调,也将会无所遁形。
潮新闻 紫藤智库研究员 詹娇媚
#今日话题# #全球综合物流# #全球供应链物流生态闭环体系# $中远海控(SH601919)$ $中远海控(01919)$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BOSS直聘复苏在2023:仍然处于高成长期
- 经济下行的喧嚣来自何处?三种“套路”要注意-每日热文
- 石药获批是好事,要对RQ3013有信心-世界观点
- 环球今日讯!经济重启之际,再谈电池ETF(159755)的投资价值
- 腾讯,到底是价值股,还是成长股? 天天即时
- 天娱数科:公司针对GPT-4的正式接入正在申请中:视点
- 创纪录!中国船舶沪东中华9个月交5艘“超级带货王”
- 南侨食品:2月费用环比增加对利润率有一定影响-焦点热文
- 林毅夫重磅发声:到2025年中国会成为高收入国家 这将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里程碑
- 上海发布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消费新措施 将持续提升汽车消费和绿色消费
- 消费行业未来是否还有行情?_每日快讯
- 供需才是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 【环球热闻】发车 | 加息让行情在犹豫中展开
- 雪球实盘赛上榜次数最多的基金居然是这些?第一名意想不到
- 世界今头条!议息会议后美股尾盘跳水
- 北京:小病首诊可选社区医院 医保报销比例高于二三级医院
- 硅业分会:本周硅片价格持稳运行
- 中京电子董秘回复:公司业务不包含晶体管生产:观天下
- 自费社保一年需交多少?为什么不建议个人交社保?
- “医疗+AI”将从模糊走向清晰:全球今亮点
- 腾讯控股2022第四季度业绩电话会问答部分 热文
- 2022年比亚迪的增量接近全部新能源增量的50%_环球快看点
- 全球快看:华特达因2022年各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与报表净利润相比分析
- AI线短期见顶的风险提示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文启动证券公司2023年度压力测试工作
- 泰国驻华大使馆:高度重视中国游客旅游质量与安全 全力维护保障:焦点速讯
- 百度回应文心一言文生图“套壳”质疑:为完全自研的大语言模型
- 前沿资讯!新救援在路上?美银行界领袖齐聚华盛顿 据传24小时内有新动作
- 价格高十倍!导电炭黑成行业头部角逐重心 热点
- 成年礼家长寄语视频(成年礼家长寄语)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腾讯,到底是价值股,还是成长股? 天天即时

天娱数科:公司针对GPT-4的正式接入正在申请中:视点

创纪录!中国船舶沪东中华9个月交5艘“超级带货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