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业的胡思乱想(九)——巴三是否增加了银行对市场风险的脆性?
2023-03-23 11:24:53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前一段在研究SVB破产案例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细节:SVB在破产前的最后一份年报内其银行业务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简称:核充率)高达15.26%,如下图1所示:
(资料图)
图1
这个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极高的,目前国内多数股份行这一指标只有9%左右,牛一些的国有大行和招行这个指标也就是在12%-13%。相比之下SVB的这一指标远远高于我国的银行。
在巴III框架内核充率高代表2层含义:1,代表了这家银行的风险杠杆水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越高,代表这家银行的风险资产杠杆倍数越低。2,代表了这家银行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承受多少的本金损失而不至于倒闭。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心里不禁产生了一个疑虑?一家15.26%核充率的银行居然倒闭了?那么巴III还有意义么?
然后,随着我对SVB报表解读的深入,另一个问题浮现在我心头:SVB是怎么做到这么高核充率的?SVB的普通股净资产大概只有120亿美金左右,而总资产高达2100亿美金,总资产和普通股净资产之比高达17.5,这就意味着相当于17.5倍的杠杆。如果按照普通的资产配置方案,SVB的核充率应该低得多。
记得我在《硅谷银行案例分析之三——风险可以避免么?》文章中曾经探讨过为何SVB没有配置更多的贷款?毕竟贷款的期限更短,利率更高,而且不存在透明的公允价值和未实现损失这种问题。配置贷款既能解决期限错配问题,又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其实是最佳选择。当时,我将SVB选择配置大量MBS和AFS,而不是贷款的原因猜测为找不到足够多的信贷需求。
现在回想一下,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SVB的资本金不能支持这么多新增贷款。为了保证较高的核充率让银行报表看起来很安全,SVB的高管是有动力去配置MBS或者美债的。根据最新公布的巴III协议:
美国的MBS市场极为发达,流动性充裕,基本上MBS都拥有公开评级。只要SVB选择配置高评级的MBS,那么其风险权重就只有普通贷款的1/10,对应的900亿MBS的风险权重实际上只相当于90亿贷款。所以,这才是SVB核充率极高的秘密。
根据前面《硅谷银行案例分析之二——报表中如何发现问题》内提到的,此次SVB破产并不是信用风险引发的问题,而是由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共同触发的问题。想到这里,我心里不禁产生了一个念头:巴三是否在防范了银行信用风险的同时显著增加了面对其他风险的脆性?
首先,我们要清楚巴III是如何评估风险的,巴III把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都属于市场风险。银行针对每一大类风险计算出风险加权资产,相加得到全部风险加权资产,然后用资本金做分子,风险加权资产做分母,求出3个充足率指标。
前一段中国版巴III征求意见稿出台后我拿着文件读了一周。现在回想起来,记住的似乎都是和信用风险相关的。也就是说巴III从本质上说主要是针对性防范信用风险。当然,不是说巴III没有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防范。但是,相比于信用风险的长篇累牍,其他风险的内容就要少得多。举个例子,在中国版巴III中,全文进行关键词检索会发现:全文提到信用风险64次,利率风险9次,流动性风险3次。
另外,我们从实际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按照巴III规则算出来的市场风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以招行2021年年报为例,如下图2所示:
图2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只相当于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1.5%-2%。也就是说不论你说破大天,巴三算出的数据就是基本上忽略了市场风险。
第三点,我发现银行在计算利率风险的时候实际上是将资产分为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分别处理的。按照我的理解,交易账户主要就是针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银行账户则针对摊余成本法或其他金融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损益的资产)。银行评估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角度是不同的,前者主要考虑利率变化对公允价值的影响,后者主要考虑利率变化对利息收入的影响。但是,这样就忽略了在极端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爆发)银行账户下的资产可能会被变现,将浮亏变成实际亏损,也就是说极端条件下的一部分风险被忽略了。SVB的案例恰恰就是这种情况。
前期的铺垫结束,我来阐述我最后的观点。由于巴III侧重于对信用风险的防范,所以其对于信用风险权重的评估本身并不包含潜在的市场风险因子。例如在SVB的案例中高等级的MBS很可能风险权重只有10%,但是实际上在利率风险叠加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实际损失高达MBS总资产的17%-20%。
正是由于巴III的评估体系主要基于信用风险评估建立,所以在这套规则下银行倾向于去配置低风险权重的资产,例如:高等级债券,国债等等。但是,这些资产的问题是其利率相对偏低(低风险对应低收益),且往往具有透明的公允价值。银行为了兼顾低风险和相对合理的收益只能拉长资产的久期,正如SVB在2021年所做的一样。其结果是虽然巴III有效地防范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但是却显著增加了银行在极端市场风险下的脆弱性。说不定SVB的案例会引发巴塞尔协议的新一轮修订,毕竟我们不应该让SVB白死。
以上就是我这个门外汉的一些胡思乱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有荒谬之处也请专业人士不吝赐教。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硅谷银行(SIVB)$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腾讯2022Q4&年度财报数据解读-股东回报1816亿
- 多管闲事:全球播报
- 关于银行业的胡思乱想(九)——巴三是否增加了银行对市场风险的脆性?
- ChatGPT相关股票持续走强,科大讯飞冲击涨停
- 马斯克批评美联储加息太愚蠢:将加剧储户外逃
- 百度:文生图功能大模型训练使用的是互联网公开数据,符合行业惯例
- 全球要闻: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发表谈话
- 焦点滚动:最美逆行者电视剧人物原型
- 认知逻辑正在慢慢兑现…
- 今日快看!“川普的救赎”系列AI图(ZT)
- 抓住投资的核心逻辑
- 缠中说禅和我的投机经历:视讯
- 天天热讯:全国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创新联盟在津成立
- 看热讯:教育部: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升至89.55%
- 教育部:2022年职业本科招生比上年增长84.39%|全球讯息
- 海南今年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455套,海口三亚占比逾六成
- 雄兵SpaceKey品牌介绍_雄兵汽车配件
- 投资路上,与好公司为伍
- 世界播报:【预告贴】消费板块整体回暖,众多细分领域如何布局?
- BAT推进AI,产业链相关公司_世界观天下
- 微软AI全家桶上新啦!GPT-4进军程序员大本营GitHu 全球热消息
- 岳阳林纸45万吨文化纸项目开工
- 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启用
- 每日观察!南玻A收关注函:要求说明是否存在大额杠杆收购或“忽悠式”增持的情形
- 香港拟修改条例允许电子烟以海空和路空方式联运转运-全球新视野
- 要闻:塑造高端移动出行未来 一汽奥迪携奥迪RS e
- 天天通讯!合成生物产业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 “绿氨”有望成为真正的可持续燃料
- 执着于农业和研发第二年 拼多多瞄准高质量增长
- 忍不住-当前观点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马斯克批评美联储加息太愚蠢:将加剧储户外逃

百度:文生图功能大模型训练使用的是互联网公开数据,符合行业惯例

全球要闻: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发表谈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