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事,从梵音瑜伽馆的倒闭说开来
2023-03-06 16:22:01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今天说说我身边的一个真实案例,一个被疫情压垮的瑜伽馆的生意。
这个瑜伽馆不是只有一个店,是全国连锁的品牌,已经有了80多家店,都是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的顶级商圈,员工2000多人,营收曾做到一年5亿多。
(资料图片)
在这些顶级的商场的租金一天一平就高达30-40元,一年光租金就要几百万,疫情期间,动不动闭馆,不能营业,但是租金人工开支一样都不能少,最近老板写了封公开信,实在撑不下去,个人的资产全部投入到公司中了,这已经是倒闭的状态了,老板宣称自己会私人偿还这些债务。
为什么这是我身边的事呢?因为创始人就是我老家的人,在当地也算个名人了,她事业成功后,在老家大山里,建了个原生态的瑜伽静修中心,供大城市的客人来这里冥修,环境很好,贴近自然,我也去玩过几次。
创始人饶秋玉71年生人,生长的这个地方也是农村,初中毕业后就没读书了,后来去做导游,还认识了后来的丹麦老公,嫁到丹麦,当然后来又离婚了,这是后话。偶然的因素练了瑜伽,也就喜欢上了瑜伽,后来北京一个朋友转让自己的瑜伽馆,她就接手下了,从此开始了瑜伽馆的经营,现在20年过去,全国已经有80多家门店。
(↑ 创始人,图片来自官网)
她创建的梵音品牌已经是国内瑜伽行业的第一品牌,也是做得最大的,定位走中高端路线,一节课500-700 元。我姐跟她的很多亲戚都认识,我甚至都跟她侄子是小学同学,当地政府为她的静修中心还专门修一条路(静修中心在山林深处),方便学员的进出,这次还是看到新闻报道,才知道她的生意已经支撑不下去的,我也这才深入的了解了一下他的瑜伽生意,也才知道全国规模已经做到如此之大。
(↑ 水均益对创始人的访谈)
所以,越是身边不远的人,也是感触良多,越会唏嘘不已。从2022年年中开始,就开始发不出工资,员工就开始有怨言,各种传言四起,但是这个时候,居然还在预售和扩张开新店,想着利用新开的店继续来支撑现有的运营,但是疫情对消费力还是有不小的影响,最终整个链条无法再运作,就轰然倒塌了。
每个月的工资房租支出就是千万级别,现在整体债务大概几个亿,这确实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个事我综合了解后,有几点说说吧:
1 瑜伽馆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谈不上什么护城河,就是靠用心运营和来取胜,红利期间应该利润还不错,但是竞争和疫情让现金流迅速枯竭倒闭。
2 单店至少 300 平起,有些甚至 700 平,每平 30-40 元每天,一家单店就要 300 多万租金,80 多家门店光租金开支就要一年 2.5 亿左右
3 据业内人士测算,瑜伽这门生意的开支大头就是场地、老师课时费和销售提成,扣除这些其实很难赚取利润,创始人饶秋玉的文字也提到了瑜伽行业利润微薄,基本就靠高效运营,单店净利率肯定不高,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商场里的瑜伽店单店很难盈利。
4 瑜伽店的生意特点就是开业之后,促销买一波卡,提前预收不少现金,但是会计视角下的权责发生制的利润可能微薄甚至亏本,但是因为有大笔预收款进来,老板会有一种虚幻的赚钱感,但其实那都是负债,服务完毕剩下的才是利润。
一个单店,一场预售就有几百万的现金流,没有风险管控意识的老板,对财务糊里糊涂很容易就把这笔钱挪作它用,像梵音就在疫情期间认为租金便宜,还逆势扩张拿店,甚至多元化运作,进入餐饮、美容甚至还有酒吧,更甚至还有头戴硬件!看企查查的信息,还注册了旅游公司,摊子铺的太大。
5 梵音全部采用直营的方式来扩张店铺,这样服务的品质可能好一些,但是会非常重资产,每家店的投入全部要总部亲自来。
梵音是跟内部的员工采取合伙制开开新店,总部投入 90%的钱只拿 60%利润,合伙员工 10%的投入拿 40%的利润,整体来说,这个模式太重,遇到任何风吹草动,所有开支基本都是总部在扛,同样的案例还有海底捞,也是疫情逆势扩张拿店,结果发现消化不下来,店是多开了,但新开的店生意一般,后来又果断的关店了一波,即时止损了。
但梵音的瑜伽馆一直到最后一刻,都不关闭,和外部投资人也谈得不顺,结果融资失败,发不出工资的时候也没去裁员减开支,还在继续预售,想着这点现金流能挺到疫情后,但新开店的预售也不行,整个就断裂。
6 我发现传统老板很懂财务应该不多,懂计算 ROE 应该更少,很多时候是凭直觉在创业。
王兴在第一次校内网创业因为现金流断裂而被迫出售公司后,在后面的创业都非常小心现金流的管理,百团大战大家狂投广告的时候,王兴按兵不动,后来开记者招待会展示自己公司的银行存款,给商户和消费者信心,美团现在帐上常年保持千亿资金
同样财务稳健的还有拼多多,我观察他们融资的节奏,出一次财报股价涨一次基本就融资一次,在融资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要利用各种融资工具时刻准备好充足资金,拼多多账面也是千亿现金,而且没有任何有息负债。
很多人在拼多多百亿补贴的时候认为很难持续,但实际上拼多多的财务的非常稳健,这也才有了这两年逆势投入扩大市场。
很多传统老板只知道计算毛利率,或者净利率,也普遍觉得高毛利的就是好生意,但这只是表象,你投资100万,最后年底手头有多少可以分的钱也就是自由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
7 管理上,任人唯亲,管理混乱。查工商注册信息,股东数很少,基本都是饶秋玉大股东,少数几个都是自己的亲戚,财务也是自己亲戚,很多管理人员都姓饶,也不是说不能用亲戚,很多家族企业也发展的挺好,但亲戚用的太多很容易没能力的人把持重要岗位。
有个感受就是,很多线下生意都还是挺难的,有时候外表看起来铺的很大,但可能已经难以为继了。传统老板对债务的认知可能不如投资人深刻,金融市场玩杠杆很容易死掉,但是很多做实体生意的老板都比较胆大,对民间借贷和贷款上项目感觉有点随意,很多甚至以私人财产抵押或者私人名义借贷,一旦债务出问题,就连带上私人财产,导致这一辈子都很难翻身。
所以,不仅仅是股市上不能上杠杆,其实实体创业是一样的,有些人在行情好的时候,胆子大,上杠杆实现了快速扩张,个人资产也快速膨胀,但是长期这样干,碰到一次转不过来,就资金链断裂。
想起来黄峥那句话:如投资的创业,如创业的投资。本质上,投资和创业有很多方面是一样的,你准备投钱干一个新项目的时候,这就是在投资,计算潜在的ROE(资产回报率),评估生意是不是一个好生意,竞争情况,后面能否有竞争优势,这跟公司分析一样的。
也只能祝饶女士最终能走过这个坎,所有创业的人其实都很不容易。
相关文章
- 周五市场全线跳水,盘面出现一个重要信号,股民做好出手准备!-世界速看料
- 【环球热闻】十年投资路,最大败笔伊利股份
- 基金投资者的“十八般武器库”:晨星奖入围硬核测评 世界百事通
- 全球观天下!st重整个股炒作路线图
- 宁德时代财报超预期,电池猛回头“倒车接人”时刻到了吗?
- 钛白粉龙头厂商订单激增 相关概念股午后冲高 惠云钛业直线拉升涨超15%:环球观点
- 今日聚焦!ChatGPT板块持续活跃 当虹科技涨超13%
- 宁德时代退股志存锂业
- 观天下!津膜科技:公司在研产品可用于海水提锂浓缩分离环节
- 创意信息:公司目前业务不涉及ChatGPT|快消息
- 环球速看:普京暂停美俄核协议,“给我点面子,否则下一步是退出”
- 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锂盐有60万元一吨的昨天,也可能有10万元一吨的明天” 环球滚动
- 参加私人银行客户路演的大乡里经历
- 每日快播:汽车价格战背后的最大赢家
- 俄罗斯贸易结算格局大改:美元欧元加速退场 人民币占比显著抬升
- 苏州一楼盘可“0首付”购房?置业顾问:通过申请装修贷抵首付-即时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视点
- 华安证券:数据安全建设将在近两年进入放量周期
- 聚焦稀有金属采矿、冶炼等领域优质个股,工银稀有金属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转债动态管理
- 汽车服务概念股开盘冲高 中国中期开盘涨停|天天视点
- 海水提锂概念股继续走强 津膜科技冲击2连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华尔街银行卖股求生引发恐慌 中资银行价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费电子板块异动拉升 光弘科技大涨超15%
- 视点!最强AI再次进化 ChatGPT下周升级GPT-4:支持视频了
- 【全球聚看点】分红61亿、营收破3000亿,宁德时代的年报还有哪些看点?
- 离谱...吃个大瓜-当前速递
- 环球今亮点!核心CPI环比跌幅创11年新高,3月以小盘价值抵御调整压力——2023年2月物价点评
- 今日报丨甘肃首条“建养一体化”旅游公路通过竣工验收
- 风口转向(3月9日)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宁德时代财报超预期,电池猛回头“倒车接人”时刻到了吗?

钛白粉龙头厂商订单激增 相关概念股午后冲高 惠云钛业直线拉升涨超15%:环球观点

今日聚焦!ChatGPT板块持续活跃 当虹科技涨超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