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应该怎么看待基金这种投资品?
2023-04-09 08:17:39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周末了,聊点轻松的,晚上我看到了楚团长的一条微博,大意是:基民买基金挣不了大钱,卖基金产业链的人才能挣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知道很多人不看微博,这里贴一下他的原文:
我的朋友@青春的泥沼常喜欢叨叨一个事,“我搞基金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见过谁靠买基金挣到大钱,都是卖基金这个产业链上财富自由的多,你们这些基金大v,有一个算一个,投资业绩都不咋滴。”当面我总还要犟一下嘴,我最近几年投资做的还可以,回过头来呢,我却也从心里认同。但我觉得应该把概念延伸一下,不是这条产业链上的人作恶,而是绝大部分普通人在投资这件事上, 就很难赚到大钱。投资是个反馈加强版的现实世界,一切贪嗔痴,长期看都会在结果上有所表现。其中的非线性逻辑,和现实世界别无二致,做错的事可能短期看不出来恶果,坚持正确的方向也可能走很长一段磕磕绊绊的路。什么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是在现实世界都要撞得头破血流的人,就是资质和精神力都不足以在现实世界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就是平庸的人。那么在一个反馈加强版的现实世界,马太效应只会更加的极端,能在投资市场里取得成功的人,投身于产业中,也必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卖基金这个产业链上的大部分人,也都是普通人,仅此而已。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重要,相反,了解投资对于今天的中国普通人而言格外重要。长尾效应的另一面是每向高处靠近一点点,都能够甩掉很多的竞争对手。在投资上做的稍微好一点,可能会在整个社会的综合竞争中,就取得了巨大的优势。而投资这件事,是经典的入门容易、提升难。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并不困难,但想要在收益率上有寸进,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我们普通人也许没有必要去争寸进,但最起码应该了解门在哪儿?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理解资产的底层收益、大类资产的配置、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式。真正理解了这些最基础的概念,不用在投资上花太多时间精力,在自身的产业链上耕耘本金就好了。
民工这里讲一个现实的例子:
一个公募中后台的大哥,在行业深耕近20年,早年靠奖金在一线城市购房多套,08年和15年的两波地产牛市后,现在已经财务自由。过去20年地产的回报确实比偏股基金高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未来真不知道还能不能持续。这样的人,我相信在公募行业包括在互联网行业都有很多。
我们羡慕不来的,别看以前了,思考下未来。
在财富管理行业,稳赚不赔的永远是卖铲子的人,那是不是说,我们普通人就没有必要参与到基金投资中?这是一种零和博弈思维,要想破除这种看法,你要有两点认知:
第一是,要明白整个市场的蛋糕在做大,参与进来就能拿到贝塔收益,即便过去十年沪深300指数一直不涨,但如果你看下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你会发现整个指数的中枢是在不断上行的,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和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的拟合度很高,所谓的大盘一直不涨,是价格指数编制过程中的一种错觉。
第二是,你必须降低自己的交易成本,把短期博弈思维转变为中长期配置思维,不要在频繁的申购赎回中迷失自己,找到简单易行的、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方法。
对于普通人而言,基金投资其实可以很简单:
1、对于风险偏好很低的人而言,要接受自己财产长期被通胀侵蚀的事实,不要再幻想有什么高收益刚兑的好事,越是低风险投资品,越要注意产品的安全性,实际上我觉得那些敢把钱梭哈到前些年所谓高收益理财里面的人,风险偏好比我们这些买股票基金的人都高,包括在来历不明的中部某省份银行存钱的,都是胆子很大的。
2、对于风险偏好稍高的人,完全可以把大部分的钱放在低波固收+和各类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和中短债里面,长期来看,纯债产品如果选取得当,很难亏钱,去年11月那一波债市大跌,现在也早都修复了;只是大家在选标的上是个老大难,因为毕竟有一些纯债和中短债产品是真的风险很大,这个可以交给投顾;剩下的钱,就可以配置一些股票类资产。
3、对于股票类的资产,不论是股票、主动权益基金还是指数基金,其实长周期来看,投资都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只要在市场估值较低的时候分批买入,然后等待市场估值扩张就可以了,但投资者普遍很浮躁,今天买入明天就要挣钱,亏20%就要割肉出来,低位不敢加仓,高位就敢追涨,这些错误会导致这个简单的事情执行起来非常麻烦。
投资是一场修行,一点没错。知易行难,总要在经历过几轮牛熊才明白大道至简,慢就是快。我其实并不建议个人投资者在投资基金这件事上花费太多时间精力,除非你真的很闲且感兴趣。市场的信息很繁杂,其实大部分人对于投资这件小事,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统一。所以很多时候看到评论区的一些东西,不知道怎么回复,因为认知差异大,我说前门楼子,你说胯骨轴子。说白了,要和价值观类似的投资者同行,并不是要分谁对谁错。
基金投资不能让你财务自由,因为赔率太低了,但基金投资是性价比很高的投资手段,公募基金是能提供足够风险补偿的投资品。合适的基金投顾,则是把投资动作简化的重要工具,但只适合底层逻辑认知较高的投资者。
没什么别的想说的,最后提醒,现在市场还不算高,逢低投资是可以的,以后市场涨的时候记得卖一些。而真正能长期持有穿越牛熊的人,其实是市场上真正的异类和赢家。大部分人思考的都是中短期怎么把钱挣了。
没提到产品吧,这期不加风险提示了。方便大家留言,把底部广告也去了。
祝大家周末愉快。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普通人应该怎么看待基金这种投资品?
- BTK抑制剂变局:强生跌倒,百济神州吃饱
- 今日报丨准且便宜——2022年沪深300ETF易方达&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年报数据整理与点评
- 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大幅反弹
- 今日热讯:我国首个10万吨级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示范平台投产
- 全球即时:实探黄金产业链:谁能淘得“真金”?
- 新冠溯源研究进展到哪一步了?中疾控这场发布会做出全面回答
- 经济日报:线下无理由退货值得探索
- 天天最资讯丨夜幕下的“钢轨巡诊师”
- 新钱和老钱的喜好、接盘|每日时讯
- 煤炭行业2023年一季报业绩前瞻:煤价短期承压使行业利润中枢小幅下移,龙头经营稳健 环球今热点
- 透心红胡萝卜可以生吃吗?_全球报道
- 全球视讯!2017好听的dj歌曲排行榜_好听的dj歌曲排行榜
- 大跌是机会还是陷阱?| 海尔智家2022年报跟踪
- 新增的现金用来买什么好呢?_环球热推荐
- “炒股”思维到“投资”思维_环球滚动
- 段永平:价值投资
- 巴菲特:我们只对价格和价值感兴趣
- 最高10万元 深圳罗湖区发放5000万购车补贴
- 天天最新:银行股涨幅排行榜:静待城商行的反弹
- 金桥信息调研纪录是假的
- 天津市与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交易思维》读者交流会第八场会议纪要
- 天天滚动:为什么给40倍估值
- 简单的策略:世界速看
- 基金销售业务违规,多家银行被监管“点名”_环球观点
- 提前预判AI炒作的下半场:由虚拟世界转入物理世界,继阿里智能音箱之后,低位的人形机器人板块将接力走牛|最新快讯
- 瀚蓝环境2022年报解读
- 速递!交通银行与海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世界热资讯!林乐峰:现在是一个比较低的值得布局的时间点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今日热讯:我国首个10万吨级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示范平台投产

全球即时:实探黄金产业链:谁能淘得“真金”?

新冠溯源研究进展到哪一步了?中疾控这场发布会做出全面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