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日本连锁餐饮:11倍大牛股的成长路径是怎样的?:当前速递
2023-01-02 13:17:57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研究消费股的人,必然要先了解日本的消费演变史。
中日消费模式,底层要素有很大相似性,文化上的共通性更无需多言。
中国人口结构大约滞后日本20年,20 年后,中国的人口结构会非常接近于当下的日本。在日本发生过的情况,很可能会在中国重现。
【资料图】
日本人的饮食结构,文化原因与中国相似,主食是米面类(欧美为肉类),辅以蔬菜、肉类、海鲜等配菜,蔬菜品种也比较丰富。
对比中日在家做饭的金额,日本更贵。2020 年日本人均在家吃饭花费的金额为 25-35 元,大约是中国的1.8-2.5倍。
从部分指标来看,当前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情况,与 1970 年-1990 年左右的日本相似。1970-1979 年,日本外食行业整体增速保持在 10%以上;对比国内,疫情之前 2010-2019 年平均增速为 10%。
城镇化率方面,日本 90 年代的城镇化率与中国当前的数据较为接近。
从外食化率来看,1997 年达到顶峰的40%:一方面因为日本女性劳动率的持续提升,在婚后依然有正式工作;一人家庭的增加,也导致了外食率上升,因为一人做饭的时间成本比外食更高。
后疫情时代, 2021 年日本餐饮行业整体销售额未达到 2020 年同期水平,只有快餐行业同比正增长,茶/咖啡店业态基本持平,其余业态均为负增长,夜间业态(酒吧、居酒屋)下降最多,其次为家庭餐厅(老人、孩子外出就餐减少),趋势上与中国相似。
客流量方面,仅快餐部分品类有所上升;客单价方面,外食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大部分由快餐客单价上涨所致。
近年来,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07年超过日本,13年超过美国,2010-2019年 CAGR 增速为 8.42%。
对比之下,日本餐饮市场规模呈现下降趋势,2010-2019年 CAGR 增速为-2%,2019年规模为 2030亿美元(约12912亿人民币,大约是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的 1/3)。
日本的人均餐饮消费远高于中国,但差距逐渐缩小:2010年消费额约中国的 7 倍;2015-2021日本人均餐饮消费约 1500美元,是中国的 3倍。
但从餐饮连锁化率来看,目前中国餐饮连锁化率约为 18%,2021年日本为 50.8%,美国为 58.3%,均远高于中国。
1970 年是日本餐饮业元年,首家肯德基在大阪世博馆开张。80 年代后期,郊外社区/大型/综合化成为日本餐饮业主要业态。
1991 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节约消费兴起,低价位的大众消费成为主流。在追求性价比的需求下,聚焦品类的单品餐厅成为主流,以此放大供应链规模效应。
1982 年食其家诞生,1996 年牛角烤肉店诞生,1993 年volks-steak 缩小市中心店铺菜单并改变商业模式;1999 年 katsu and katsu 开设第一家炸猪排店专门店,2000 年丸龟制面诞生,主打单品类的餐饮新品牌层出不穷。
近几年,日本外食行业保持在低个位数增速,呈现出倒闭率低(平均倒闭率为10%)、单品化、小而精、品牌集团化的特点。
2001-2011 年间,因为通货紧缩、疯牛病问题,消费者外出就餐减少,外食销售规模持续低迷,外出就餐的比率十年间下降了 4%。同时,大量的快餐连锁龙头逆势扩张,通过并购扩大规模。
由于需求放缓,供给过剩,各家餐厅开始降价。
以牛肉饭为例,食其家以中份250日元的价格发起低价攻势,吉野家的牛肉饭也从380日元降到270日元。价格竞争很快扩散到其他领域,包括立食荞麦面和便利店午餐盒等。
为了控制成本,大型餐饮集团不断向上游延伸,从源头到开店的中间环节自建公司,原料自采,招聘外包员工控制人力成本。
日本有 62 家餐饮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球之最,大部分公司旗下有不同业态的多个子品牌,形成可分散风险的品牌矩阵:
丸龟制面的母企业东利多和颐集团旗下拥有30多个品牌,全球有 1000 多家店;
DiamindDining 集团拥有 73 个品牌 273 家店;
钻石集团旗下拥有 270 多家店铺,包括精品日料、鸡肉专门店、主题餐厅等。
以泉盛控股为例,它是日本市值最大的餐饮企业,旗下有日本最大的牛肉饭连锁店“食其家”。公司共有30多个连锁餐饮品牌,4 大业态,包括快餐类(以食其家为代表),汉堡快餐类,寿司类,西式家庭餐厅等。
截至 2021 财年,在日本国内及海外 有 9948 家店,其中牛肉饭餐厅占比 31%,家庭餐厅占比 12.7%,其他快餐占比 9.6%,其余占比 46.7%。
(日本最大餐饮企业泉盛控股 Zensho Holdings)
从历年价格看,上涨幅度相当有限,涨价幅度不足以抵抗食品通胀,因此集团更加侧重于其他项成本的节省。
日本三大连锁“平价美食牛肉饭”,分别是吉野家、松屋、食其家。
以食其家为例, 制作流程高度标准化,牛是公司自养的,通过中央厨房加工,再配送至店铺,店内菜单 SKU 少,牛肉饭仅是米饭+牛肉片(少数猪肉和鸡肉,洋葱等)+几种酱料的组合,后台操作非常简单。
总的来看,由于行业成本刚性且连年上涨,供应链效率做到了极致。比如,中央厨房有 3D 冷冻机,目前 80%餐品都已实现中央厨房统一生产,而且厨房动线设计合理,后厨通过自动蒸饭机、切菜机、小型洗碗机等,提升效率。
食材方面,日本农产品价格由农产品协会把控,成本高+农协强势,使得日本生鲜价格高,大型企业往往选择自行养殖/源头采购,节省食材成本。
日本农产品冷藏流通率达 95%,农产品运输腐坏率低于 5%,生鲜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占整个农产品销售成本只有 30%左右。
整体看,大型餐饮集团选择自建上游供应链以控制成本,从原料生产(畜牧业,大米,蔬菜,鱼类等掌握一手资源),冷链物流体系,到中央厨房加工,门店装修,建材等环节都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把成本压缩到最低。
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从 2018 年的 12%,提升至2021年的18%。一线城市连锁化率最高,2021 年达到 24%,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连锁化率同比提升更为明显。
2021 年新一线城市连锁化率达到 21.8%(与一线城市 2020 年水平接近),二线城市连锁化率为 19.5%(与一线城市 2019 年水平接近),三线城市连锁化率为 17.7%,四线为 16.2%,五线为14.5%。
30 元以下的餐饮门店呈现收缩状态,主要因为夫妻老婆店疫情下倒闭。他们空出点位后,加盟业态为主的连锁餐企入局,30-120 元价格带门店呈现扩张趋势。
2020 年之后,大部分细分行业龙头都在逆势拿店扩张。2021年,国内11-100家门店的餐饮连锁企业占比最高。
门店数突破万店的是:华莱士,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蜜雪冰城四家。
从日本的历史看,中食产业搭上了便利店扩张的顺风车:便利店提供便当盒、三明治、饭团等低价便捷的中食产品,在全国范围迅速扩张。中食产业由2000年5.0万亿日元,增长至2010年5.7万亿日元。
不同的是,我国中食更多由外卖构成。
后疫情时代,大型餐饮集团呈现出平台化特征。
九毛九餐饮集团旗下包括:九毛九、太二酸菜鱼、怂重庆火锅厂、那未大叔是大厨、赖美丽眉山藤椒烤鱼;此外,还投资了两颗鸡蛋煎饼之类的快餐业态。供应链方面积极布局中上游,在上游原材料端与鲈鱼供应商成立合营公司,加强品控及采购价格。
海底捞是打通火锅全产业链。上游有食材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调味料制品、自热火锅等方便速食生产售卖;中游有门店堂食和外送业务,下游有顾客等位时的小游戏运营等;同时收购了 U 鼎冒菜,孵化了十八汆,饭饭林、秦小贤、佰麸私房面、新秦派等快餐品牌。
喜茶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入股精品咖啡“Seesaw”;成为柠檬茶品牌“王柠”持股 70%的大股东;投资植物基品牌“野生植物 YePlant”(全国第二大 ToB 燕麦奶供应商);投资下沉市场水果茶品牌“和気桃桃”、低度酒品牌“WAT”、定位高端的分子果汁品牌“野萃山”。
对比中日餐企对于快餐业态的布局,虽然集团化趋势一致,但仍有不同。
日本大型餐企从发展初期即开始布局快餐业,且定位是:性价比连锁餐饮。
国内公司,多以火锅或者类火锅业态发展,与快餐业态存在一定差异。
当前,国内餐饮集团对快餐的探索虽然积极(海底捞-面馆;九毛九-煎饼;呷哺-下午茶),但并未显著进展。
快餐基因在于出餐速度、极致标准、尽量减少服务触点和延伸服务时段,与休闲餐有显著差异。国内餐企对快餐业态的探索,需要更长时间维度的验证。
▼
$西安饮食(SZ000721)$$海底捞(06862)$$九毛九(09922)$@今日话题
相关文章
- 聚焦稀有金属采矿、冶炼等领域优质个股,工银稀有金属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转债动态管理
- 汽车服务概念股开盘冲高 中国中期开盘涨停|天天视点
- 海水提锂概念股继续走强 津膜科技冲击2连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华尔街银行卖股求生引发恐慌 中资银行价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费电子板块异动拉升 光弘科技大涨超15%
- 视点!最强AI再次进化 ChatGPT下周升级GPT-4:支持视频了
- 【全球聚看点】分红61亿、营收破3000亿,宁德时代的年报还有哪些看点?
- 离谱...吃个大瓜-当前速递
- 环球今亮点!核心CPI环比跌幅创11年新高,3月以小盘价值抵御调整压力——2023年2月物价点评
- 今日报丨甘肃首条“建养一体化”旅游公路通过竣工验收
- 风口转向(3月9日)
- 焦点快播:股权拍卖st
- 这是一轮异常复杂的猪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宝珍的灾难与林园的只研究未来
- 粗浅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间公告:光弘科技拟收购快板电子100%股权:全球快播
- 正开着车方向盘掉了!超12万辆Model Y被调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2000亿元:天天热文
- 微动态丨“疑似流感”难确诊?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联检产品上市可期
- 全球头条:市场早报:3000亿+!“宁王”业绩大曝光 惊现20%折价大宗交易
- 多地出台新政买房就能落户:为促进楼市更为了“抢人”|环球快看点
- 晚饭做什么饭简单好吃要清淡_晚饭做什么饭简单好吃
- 中信证券:看好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报道
- 寒潮蓝色预警:内蒙古、华北、黄淮、江淮东部等地气温下降12℃ 局部超过16℃|环球新要闻
- 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 总投资约80亿元
- 年报披露机构动向:外资UBS AG押注大消费
-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 20CM掀起涨停潮,光刻胶继续走强。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李大霄:华尔街银行卖股求生引发恐慌 中资银行价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消费电子板块异动拉升 光弘科技大涨超15%

视点!最强AI再次进化 ChatGPT下周升级GPT-4:支持视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