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投资总结 - 难
2023-01-01 23:32:53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2022年,艰难的一年。去年的年终总结,就认为今年会很难,但没想到的是,有这么难。翻了一下去年年底的总结,对今年的预期是“明年整体的策略,就是降低预期,保守保守再保守,持股收息,以图再战。如果情况确实不好,该逃跑就逃跑”。现在看起来,这个预期的整体基调和策略都是对的,但今年的问题是,没有严格按这个思路执行。
翻看一下全球市场,基本都是熊市。美股三大指数,跌幅在10%~30%,代表传统行业的道琼斯指数大幅跑赢代表科技行业的纳斯达克指数;欧洲普遍跌幅10%一线。香港三大指数,跌幅15%~30%,结构上也跟美股相似。A股,各指数普遍跌幅20%~30%,主板好于创业板和科创版。
看一下当前整体指数的水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美股,标普500,整体20PE,历史43%分位;我觉得挺贵的,至少不能说便宜,结合现在的利率环境,我看跌。
港股,恒生指数,整体9PE,历史12%分位;恒生综合指数,整体10PE,历史15%分位;恒生科技指数,整体47PE,历史83%分位。我感觉,港股整体挺便宜的,但恒生科技指数挺贵。港股整体看涨,但看跌恒生科技指数。
A股,大盘指数,中证100,整体12PE,历史49%分位;中盘指数,中证500,整体23PE,历史16%分位;小盘指数,国证2000,整体41PE,历史41%分位;创业板综合指数,整体50PE,历史25%分位;科创50指数,整体41PE,历史14%分位;对A股的看法,整体很贵,中小盘指数,看起来历史分位比较低,但是,看看绝对估值,4、50PE,实在是搞笑。他们那点可怜的历史,真的靠谱吗?我看衰明年的A股,尤其是国证2000,创业板,科创板。
这么看起来,今年虽然很熊,但明年整体还是不乐观。我相信,经过今年的大幅下跌,明年不会像今年这么难,但整体行情肯定没有,最多有结构性行情,就看能不能押对方向了。
整体上,今年交易不少,持仓跟去年底比,已经完全大变脸。但忙活了一整年,还是逃不过亏损的命。全年整体亏损近8%。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亏损,今年又一次刷新了自己17年投资生涯的底线。自2012年以净值法计算投资收益以来,11年累计投资收益10.6倍,年化投资收益率25%。实际上,如果从2018年计算,近5年的投资表现可以说非常的差,5年总收益率-13%。没错,五年以来,累计收益为负的双位数!
不得不说,一定是出大问题了。
想来想去,主要的问题,有两个。
第一,不懂得撤退。永远满仓或者接近满仓,哪怕已经感觉很不好了,还是不懂得持币。
第二,总是以为,估值低可以对抗基本面变差,不懂得先撤退观望,等基本面稳定下来再做打算。
本来,去年底的总结,策略是“该逃跑的时候要逃跑”,结果,感觉已经很不好了,还是没减仓……
回顾这三年的连续亏损,主要的两个亏损来源,其一地产,其二民办高教。这两个行业亏损的根源,都是政策导致的行业基本面转差,而没有及时撤退。
地产行业,调控了很多年,2020年基本面其实已经很差了,具体表现就是全行业无序扩张,导致地价暴涨,很大程度上,全行业都在只赚吆喝不赚钱,这个时候,其实应该果断撤退了,但当时还在幻想行业集中度提升,不得不说是大脑发晕。后来,行业调控逐步加码,三条红线,贷款两集中,都直指行业命门,还不知道撤退,甚至,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已经直接反应到报表毛利率大幅下滑了,还在意淫低估值可以对抗行业基本面变差,幻想把基本面变化的阶段扛过去。更搞笑的是,2021年年中,自己已经明确预期行业未来一个阶段要量价齐跌了,虽然有所减仓,但还在这个行业保持较大比例持仓,然后,自作聪明的把地产持仓往物业转,美其名曰,地产基本面转坏,物业基本面不受影响。这就是作死,明明是唇亡齿寒,却幻想只是躺枪,市场在犯错。
民办高教行业,买在基本面最好,估值也不低的时候,然后看着他基本面一直变差,估值一路杀跌。买入时候25PE,预期未来几年复合25%~30%的增长,至少能挣业绩增长的钱。结果,整个教育行业,被政策不间断的监管,先是把并购扩张的预期打掉了;然后,被迫逐步提高办学投入,导致毛利率逐步走低;更要命的,选择营利性一直进展缓慢,在营利性选择之前,实际上行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下,我们就看到这个行业各家公司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相。有的明明现金流充沛,偏偏低价配股,而且给的解释明显站不住脚;有的分红突然中断,然后给的解释明显经不起推敲;还有更恶略的,直接跟大股东关联交易,开始转移资金;更有直接miss业绩指引的,这个行业,明明业绩特别容易预测,大幅miss业绩指引,就只有一个解释,故意做低业绩;最可怕的,就是直接做了老赖,境外欠的钱不还了,导致年报发不出来,直接停牌。不得不承认,这个行业,政策不确定性太大了,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这种政策不确定性,根本没法证伪。那么,作为投资者,明智的选择是回避,而不是根据各种蛛丝马迹推测用来强化自己持股的理由。投资,追求的是确定性,面对有可能颠覆投资逻辑的不确定性,回避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虽然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回撤,但相对前两年,不管是大盘,还是当前的持仓,整体感觉还不错,至少没有前两年很不踏实的感觉。
经过一年的艰难调整,整体持仓已经比较分散了。持仓公司的基本面,也比较有信心。总结一下,对明年,个人相对看好三个方向。
对这三个方向的看好,本质原因都一样,不管是政策导向,还是估值水平,这三个方向都让人满意。
我们的资本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政策市。今年,领导明确表达了对国资估值的不满,这个不管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我们的国家,最大的资产有啥?其一土地,其二国企。土地,支撑了我们20年的高速发展,然后,基于大家都懂的原因,他退下了。然后,还有啥?我们的央企和国企,在资本市场咋估值的?现在这个国家需要了,未来会咋样?仔细想想,我们的央企和国企,在资本市场,这几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视投资者回报了,分红在提高,更重视投资者沟通了。中国神华,分红率已经提高到100%;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分红率将提高到70%;中海油,在肩负为国家能源开疆拓土的重任之下,顶住巨额资本开支,直接承诺最低分红的绝对额;甚至,连铁公鸡贵州茅台都特别分红了。三大电信运营商,三个董事长,一起来到上交所给投资者公开路演;三季报过去很久了,领导一提提高国企估值,很多公司一起跑出来公开路演;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有背后原因的。仔细琢磨琢磨吧。
地产,被暴捶若干年,然后,现在大家达成一致,锤过头了。地产行业,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就看什么时候好转,以及好转的程度了。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这轮产能出清的非常彻底,活下来的,会有一大批受益者。
医疗医药行业,也是一个被政策锤过头的行业。年底爆发的这场迟来的疫情,会让大家加深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只不过这个行业的投资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本人并不具备。
当前的持仓,基本围绕这三个方向展开。
地产,经历了这场残酷的供给侧改革,大家会逐渐明白一个道理,这个行业,跟金融一样,民营并不具备足够的信用。这个行业,未来,民营只能是点缀,而不会是主角。现在还活在的民企,可能不会继续爆雷了,但他们也没有未来了,能全身而退,已是万幸。剩下的市场,就是国企和央企的天下。物业,今年一整年随着地产崩盘,现在,地产稳住了,物业也会稳住,尤其是那批在这轮地产浩劫中受益的公司,他们的物业,未来将收获更多的红利。至于绝大多数民营物业,我不认为他们有啥有发展的未来。
对地产物业行业的配置,基本按照这个理解,选择这轮调控下受益的央企国企和极少数没受伤的民企。金茂地产,根正苗红的央企,200亿市值可以一眼胖瘦。滨江服务,算是行业最强的alpha,逻辑顺,增长快,分红高;越秀服务,我就看见越秀地产这两年在土地市场大开杀戒,然后,越秀服务当前市值,也就比他账上的净现金高一点点,这公司,今年最后一天出了股权激励,业绩定心丸已经吃下,就等着收获了;金茂服务,最近两年增速最快的物业,30多亿市值,肉眼可见的低估。这三家物业公司,共同的特点,基本面好,估值低,非港股通标的,不过,好消息是港股通已经开始扩容,我等着他们明年进港股通,获得跟基本面匹配的估值。来年开盘,先加仓大概率很快就能进港股通的滨江服务和越秀服务。
央企国企,基本看三个方向。
其一是绿电,这个是新能源的未来,风电和光伏制造业,拼命内卷,受益的是最下游的运营商。行业里,华润电力是鹤立鸡群的存在,我也搞不清为啥今年有段时间,他的估值被杀到行业较低的一档,我以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果断加仓至第一重仓。就跟招商银行曾经有一段时间,估值也在银行业较低的一档一样,后来,这成为了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京能清洁能源,他们都说北京国资折价,我没看见这家公司有折价的理由,我就看见他估值低,增速快,可惜也不是港股通,不过,明年进港股通,基本板上钉钉了。这家公司,打算来年开盘加仓。
其二,经营超级稳定,且处在上升周期的三大电信运营商。这个行业,资本支出高速增长的阶段过去了,未来很长时间,主旋律是收回投资,整个行业,现金流在爆表。我以为,这么确定性的行业,接近10%的股息率估值不合理,会得到持续的修复。
其三,股息率超级高,但有些周期性的石油和煤炭。我以为,石油价格能稳在7、80美元一线,中海油是超级印钞机;至于煤炭,市场价和长协价的巨大差异,是深厚的护城河。
至于医药,去年来一直持仓的远大医药,基本面我很满意,就是不知道为啥今年业绩增长20%,股价下跌20%(人民币计价),按6、7PE估值,我看多,做加仓处理。新开仓的四环医药,分红丰厚,资产负债表强劲,还有医美和创新药的彩蛋。其实,我挺想加仓这个板块的,可惜专业知识不够。
连续亏损的三年终于过去了。对未来一年的投资,我挺有信心的,这是前两年没有的感觉。
往前看吧,投资,一直在路上……
相关文章
- 聚焦稀有金属采矿、冶炼等领域优质个股,工银稀有金属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转债动态管理
- 汽车服务概念股开盘冲高 中国中期开盘涨停|天天视点
- 海水提锂概念股继续走强 津膜科技冲击2连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华尔街银行卖股求生引发恐慌 中资银行价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费电子板块异动拉升 光弘科技大涨超15%
- 视点!最强AI再次进化 ChatGPT下周升级GPT-4:支持视频了
- 【全球聚看点】分红61亿、营收破3000亿,宁德时代的年报还有哪些看点?
- 离谱...吃个大瓜-当前速递
- 环球今亮点!核心CPI环比跌幅创11年新高,3月以小盘价值抵御调整压力——2023年2月物价点评
- 今日报丨甘肃首条“建养一体化”旅游公路通过竣工验收
- 风口转向(3月9日)
- 焦点快播:股权拍卖st
- 这是一轮异常复杂的猪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宝珍的灾难与林园的只研究未来
- 粗浅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间公告:光弘科技拟收购快板电子100%股权:全球快播
- 正开着车方向盘掉了!超12万辆Model Y被调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2000亿元:天天热文
- 微动态丨“疑似流感”难确诊?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联检产品上市可期
- 全球头条:市场早报:3000亿+!“宁王”业绩大曝光 惊现20%折价大宗交易
- 多地出台新政买房就能落户:为促进楼市更为了“抢人”|环球快看点
- 晚饭做什么饭简单好吃要清淡_晚饭做什么饭简单好吃
- 中信证券:看好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报道
- 寒潮蓝色预警:内蒙古、华北、黄淮、江淮东部等地气温下降12℃ 局部超过16℃|环球新要闻
- 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 总投资约80亿元
- 年报披露机构动向:外资UBS AG押注大消费
-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 20CM掀起涨停潮,光刻胶继续走强。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李大霄:华尔街银行卖股求生引发恐慌 中资银行价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消费电子板块异动拉升 光弘科技大涨超15%

视点!最强AI再次进化 ChatGPT下周升级GPT-4:支持视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