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投资第一阶段毕业了——我的2022年总结-全球视讯
2023-01-01 06:29:40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今年是我做职业投资的第4年,自2018年12月份开始,一千四百多天过去了,按照大学里的体系,这是一个本科周期,现在算是毕业了吧。
(资料图片)
我经常说职业投资跟机构或者业余投资都是不同的,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自从4年前选择了职业投资这条路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
已近天命之年,在远离职场数年之后,不会有回头路让我走了。对有的人来说,投资失败可以退圈,或者换个身份重新来过,但对我来说,失败就意味着失去现在的一切,不会再有重新了。
在开始职业投资之前,我已经有了10年的投资经验,收获满满。但在4年前,下定决心以此为我最后一份职业的时候,我就明白,自己需要重新建立一个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体系。
当你有数倍资金于场外的时候,当你的现金流每天都在增加的时候,股市里的狂风暴雨,真的不过是看电影一样有惊无险而已。但当你把全部资金投入市场,当你不再有新增长的现金流时,还沿用以前的方法,那就是刻舟求剑了。过往越成功,你所面临的危险就越大。
这4年时间里,我像一个初学者一样,从一些最基本的企业分析着手,把之前10年的历程重新走了一遍,而且不断尝试着各种模式,为的就是重新打造一个适合我的资金、我的家庭、我的目标的定制投资体系。
感谢市场,尤其要感谢过去3年的市场。我们一起经历了场内场外的风风雨雨,经历了规则的颠覆和逻辑的逆转,经历了从思想到身体的千锤百炼。
现在的股市,变得越来越清晰,没有这段特别的经历,我恐怕还要过很多年才会理解一些事情。这些年来,我解开了思想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结”,把账户里真金白银的进出只当做简单的数字变化,更关注因而不是果,更在意内心的认同而不是外界的变动。在4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完全没想到自己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会有这么大进步,感谢艰难吧。
既然是2022年的总结,那就聚焦一些。这一年,我最大的收获,是把研究体系和交易体系,找到了一个相对流畅的融合模式。
在以前的很多文章和发言中,我都说过最开始入市的时候,我是以交易为主的,从彼得林奇那里顿开茅塞,开始更加关注产品;从巴菲特那里得到了升华,开始深入理解企业的投资价值。
某一段时间里,我曾经想放弃交易体系,去做一个标准的价投。但后来我才发现,价投实际上是没有标准的,从来没有一个标准在规定:什么行为是价投,什么行为不是价投。
巴菲特一样会关注市场机会,利用市场的错误来盈利,只不过他所做的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基于价值”。什么是价值?就是那些不管市场如何翻天覆地,人心如何朝三暮四,而股票中依然可以长期存在的东西。
交易并不是要去改变价值,也不可能改变,它只是修正价值中一些模糊的东西,或者让自己找到更有价值的空间。在2021年7月份之后,市场上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经历了。对于一直重仓地产的我来说,如果没有交易体系,这会是毁灭性的灾难。
交易就像剑法,研究就像内力,同时开始修习,剑法的进步会比内力更快。而且内力的修炼更加枯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苦修,还未必能取得太多成果。
剑宗与气宗的纷争,是长期存在的,但上帝给了你两扇门,为什么非要自己封死一扇呢?高手们往往都是内外兼修的,何况一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人力物力财力精力都很有限,在沧海横流之际,多一个救生艇总是有好处的。
我所找到的融合点,其实只是一句简单的话:“一切基于价值。”找到那个不变的东西,然后用市场的宽度和深度,来调整自己所承受的冲击,这是一种生存之道,也是一种与无法抗力因素的和解。
某种意义上来说,古典式价投那种“以不变应万变”,也是一种交易。这是建立在对持仓股超级深入研究基础上的(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建立在无知无畏基础上的),这需要绝对的强势理解,有时候甚至需要降维思考。
但世界在变,以地产为主导的A股的底层逻辑在变,不变的理由现在没有那么充分了。20多年来,A股只有一种牛市,就是地产牛市。现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这个基础已经变了。在没有找到新的逻辑之前,我暂时不会回到不变的状态里。变,会是我在2023年的投资指导思想,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也许,过去十几年里赚钱越多的人,现在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大。一种东西被当成规则印在心底深处的时候,一旦改变了,是很难调整的。
芒格卖出了暴跌后的阿里巴巴,原因是有些东西他看不懂了。作为偶像和导师尚且如此,我们何德何能,还要去幻想改变什么?
这个结让我纠结了很久,最终不是解开的,而是躲开的。在买股票的时候,很多公司已经无法说服自己了,我看不清它未来的变数,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它的价值。
这一年,充分理解了四个字——“随行就市”。当规则发生变更的时候,不要想为什么,而是要先适应。适应之后,我们才有机会看到它的结果,才有机会迎来变革中的最好击球区。
这一年,市场给了不少机会,还好,基本都把握到了。有的没有那么彻底,留有遗憾,但事后想想,如果真要是充分把握,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机会了。有些翻天覆地式的大逆转,也不过是减少些亏损幅度,连保本出都做不到。
这个波动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对银保地来说,阶段性机会还是不错的,基本全部把握到了。
这个论断是从基本面做出来的,考虑了市场情绪,后面过了两天就是全年的最低点2863。之后便迎来了全年最大的一波上涨,两个多月后最高位到了3424。
作为被贴上了地产标签的人,我说这几个字的时候,是考虑很久的,知道会开罪很多人,但出于良知,还是发了出来。7月份之后,民营房企尤其是一些内房股的走势,用惨烈都难以形容。虽然经过了11月份三箭齐发的支撑,但这些民营房企的股价,大部分离7月份都还有距离。
招商银行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质地最好的银行股,唯一的缺点就是近几年一直都比较贵。感谢市场的错判,在10月份给了一个几年一遇的击球区。
这篇文章发的时候,顶着极大的压力,当天龙湖开盘就出现暴跌,一度跌幅达到了30%多,这时候站出来力挺,难度可想而知。当天收盘是9.8元,后面1个多月时间就涨到了29.8元。这篇文章也算是对前面说民营房企的那句话,做了一个交代,有始有终吧。
这句话是时效性最强的提示了,11月1日那天还没收盘的时候就直接发了出来。当时下面的评论里满是嘲讽,不知道他们后来上车了没有。
我们现在就在这个“磨”底的过程中,希望后面还能有机会及时提示吧,看看到时候有多人继续嘲笑。
自从去年4季度,我因为买入某只地产股,而被一群人集体围攻了几个月之后,我就不再谈自己的持仓和交易了。反正什么样的结果都有人喷,干脆不说吧,这一年多来,确实清净了很多。
我没兴趣发产品做私募,管好自己的钱足够了;也不想做自媒体,一年下来的收益,可能还赶不上我仓里几分钟的波动。
我对别人的收益不感兴趣,只关心能向他学到什么。同样,我的收益也只对我和我的家人负责,干脆不谈,免喷吧。总体来说,今年我还是满意的,在3000点左右有现在的持仓,真的不错。
我一年下来要写100多万字,主要的原因,是我和雪球上绝大多数朋友一样,都是普通的个人投资者,没有团队支持和研讨。感谢互联网,感谢雪球,让我们有了一起学习的机会,这是我非常看重的。
有的时候,即便我的问题无人可以解答,但有的朋友提出一个好问题,就等于帮我整理了一下思路,这是我最大的收获,衷心感谢大家。
一句话:坚持做对的事情,坚持不做不对的事情。
#2022投资总结#
相关文章
- 今日报丨甘肃首条“建养一体化”旅游公路通过竣工验收
- 风口转向(3月9日)
- 焦点快播:股权拍卖st
- 这是一轮异常复杂的猪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宝珍的灾难与林园的只研究未来
- 粗浅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间公告:光弘科技拟收购快板电子100%股权:全球快播
- 正开着车方向盘掉了!超12万辆Model Y被调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2000亿元:天天热文
- 微动态丨“疑似流感”难确诊?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联检产品上市可期
- 全球头条:市场早报:3000亿+!“宁王”业绩大曝光 惊现20%折价大宗交易
- 多地出台新政买房就能落户:为促进楼市更为了“抢人”|环球快看点
- 晚饭做什么饭简单好吃要清淡_晚饭做什么饭简单好吃
- 中信证券:看好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报道
- 寒潮蓝色预警:内蒙古、华北、黄淮、江淮东部等地气温下降12℃ 局部超过16℃|环球新要闻
- 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 总投资约80亿元
- 年报披露机构动向:外资UBS AG押注大消费
-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 20CM掀起涨停潮,光刻胶继续走强。
- 通讯!明天有没有机会?
- 天天热点!一剑封喉,明天大盘将长阳拉起
- 环球微动态丨是不是弄错了
- 我不喜欢你了[重生]_重生之再开始
- 碳化硅和凯龙高科的爆炸超预期 全球热头条
- 每天涨跌和过去连续涨跌的有关系吗?
- 再聊中字头
- 广誉远为何拿安宫开路?
- 天天热点评!本公司财务说明_财务说明
- 招商蛇口:2月签约销售金额225.43亿元 同比增124%:环球快资讯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天天最新:U兄、董宝珍的灾难与林园的只研究未来

粗浅聊聊今年的思路

早间公告:光弘科技拟收购快板电子100%股权:全球快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