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人口数据,来看房地产
2022-12-26 18:11:46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开篇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是城市/地区,人口已经持续负增长20年,也就是从2002年开始一人口负增长(虽然负增长比例不大),这个地区,最近20年的经济会如何?房价是如何走?这是国内一个城市的数据,并不是我杜撰或虚拟的一个城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次大家猜一下,日本房地产/土地泡沫破裂以后,日本不动产占GDP的比重下滑到多少?(未做特别说明,截图数据均来自日本统计局的“日本统计年鉴”截图)
1995年,房地产占GDP的比重为10.3%,2020年则是在12.2%,而从最近10年,基本上,稳定在12%左右。
日本的高城市化率、高老龄化等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依然占据这么高的比重,我相信是出乎很多人的直接认知的。
上从图我们可以看出,1990年,日本人口1.255亿,到2010年人口1.280亿,20多年,人口净增加是300万不到,实际上聊胜于无了。
我之前在多篇文章里,都提及过,除了其他因素,对房子需求的另外一个因素不是人口数量,而是家庭户数,也有很大影响,甚至重要影响。
1990年,日本大概有4067万户家庭;2020年有5570万户。在人口总量没有太多变化的情况下, 家庭户数增加了37%,也就是家庭规模变小了导致了相同数量的人口,家庭总数增加,也会导致有新的购房需求。
上面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1990年,1人户的家庭,大概占比23%,而到2020年,则是达到38%,远远超过1/3;而4(含)人以上的家庭,从38.3%,骤降到18%左右。
nuclear-family通常是说只有父母和子女的家庭。日本家庭规模也是受制于低生育率,目前家庭人口规模由二战后的5+,下降为现在的2.2人/户左右。日本的数据统计,的确是比咱们做得精细,甚至把家庭统计,从1人户一直到10人+。
家庭规模变小,除了我们熟知的老龄化、少子(低生育率)化等因素外,另外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离异和不婚。
通常认为一个人如果50岁还不结婚(不是离异,是一直不结婚),就是终身不婚了。日本女性在50-54岁中间,有15%左右的女性未婚,这个年龄段,每7个女性,就有一个一辈子未婚;同年龄段的女性,10.5%的女性离异,两个加起来就是,(该年龄段)超过1/4的女性是非婚状态。
而且,日本45-65岁,超过10%的女性,要么丧夫,要么离异。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了。
在我们印象里,日本可能是一个非常传统、保守的国家,但是,工业化社会,还是瓦解了一些传统的东西,比如婚姻和生育。
可以想象一下,未来我们国家不论男女,未婚、离异的比例一定会大大提高,而这些实际上都会滋生购房需求。注意,我不是说所有离异或单身的人都有独立的居住需求/买房子的需求,但是,同样是200万人,如果是100万对夫妇VS200万单身人群,后者对房子/居住的需求一定是大于已婚夫妇,虽然未必是2x数量。
日本1983年以来新房套数,忽略2022年数据,因为才到7月份。 差不多几乎30年,中间有过三次半大暴跌。 第一次,是90年初日本地产泡沫破裂,1991年比90年跌幅20%左右,过后,开始逐步上涨,但是,再也没有回到高峰的170万套。 第二次,98年比96年暴跌27%,这是因为发生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跟91年一样,市场并没有持续下跌,而是经历了97/98年的两年累计下跌27%之后,开始逐步提升,但是,也是没有回到96年的数据。 第三次,08年比07年暴跌28%,原因是发生了全球性经济危机,市场也是并没有持续下跌,而是回到正常的数据。
另外半次,就是covid疫情冲击。
简单说,1990年到2019年,日本城镇化饱和、老龄化、少子化、人口持续减少(从2005年开始日本人口就净减少),这些原因叠加导致日本(全国看)新建房屋减少是必然的事情。 但是,中间的数据,并不是一路不停下滑。 1990年,日本城市化率77%,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90%。哪怕到了90%,人口负增长,我们看2010年之后的新房,也不是一路减少的。
我们用整体来叙事的时候,双眼很容易被盖住了。比如,我们以年线来看,上证A或沪深300,跟07年高点比,顶多在半山腰,我们能说,这15几年,所有股票的回报率,哪怕是06年已经上市的,07年至今是亏的?每一年都是亏?
显然不能这么认为。
房子也是这个问题。日本的房价也是分化的。都市圈与都市圈不同,新一点的房子,跟年代久远。
而今年年初更是有日本网站报到,日本东京有些地区的公寓(不是传统的木质房屋)价格超过1990年的记录。
所谓日本人,在地产泡沫以后,不买房,是彻底的谣言。1993年,日本一共有大概5000万户住宅,到2018年大概是6421万,超过日本家庭总数。日本空置率大概是13.6%,而自由住房比例基本上维系在62%左右。
媒体或大V,经常容易混淆的就是能力和意愿,长期和短期。
我们先说长期和短期,比如时下紧缺的退烧药、咳嗽药、抗原检测盒子,我们不用说太遥远的将来,最迟到到明年清明先后,几乎就过剩了;但是,是不是一个理性的人,眼下就不该去抢够呢?
类似的,春节回家的火车票也是如此。大年初一的火车上,特别空;我有个朋友,就喜欢大年初一坐高铁回家,不用着急,也不用抢。
而能力和意愿,最简单的比喻就是,每个人都能有钱买下100个馒头/天,但是,每个人都不会每天买100个馒头。
不少人也想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游艇,但是,能力不足。
因此一个产品的价格/价值,就在意愿和能力,长期和短期等交织在一起,有些时候,我们都不清楚,我们在谈论什么。
哪怕是同一个人,年龄和周围环境不同,可能需求有不同。
整体说,45岁+的人,对买房子的需求,远远不如25-40岁的人更加强烈,哪怕45岁+的人有支付能力,也未必真会去买一套房子,特别已经有一套或多套房子的情况下。
别说房子了,哪怕现在的开车人,我估计40+的开车人,可能开着开着,换车的时间会越来越长,甚至最后都不会在买一辆车了,哪怕他不管是经济上,还是身体上,依然可能跟支付的起一辆新车,一辆价值不菲的车。
另外一个问题,比如学区房。
比如南京2021年新生儿数量大幅度回落到5.2万,而就在2017年,还有高达9万人,下滑超过40%。
家长们要不要抢学区房呢?
需要的人,依然抢破头;不需要的人,始终难以理解学区房的意义是什么。
回到开篇提到的城市,这个城市就是江苏南通。江苏南通从1998年人口达到巅峰后,最近20多年人口不断下滑。
而南通,并不是一个孤立,江苏好几个地级市,实际上人口增长都不容乐观。但是,江苏这几年的房价,可以都不便宜。
相关文章
- 风口转向(3月9日)
- 焦点快播:股权拍卖st
- 这是一轮异常复杂的猪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宝珍的灾难与林园的只研究未来
- 粗浅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间公告:光弘科技拟收购快板电子100%股权:全球快播
- 正开着车方向盘掉了!超12万辆Model Y被调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2000亿元:天天热文
- 微动态丨“疑似流感”难确诊?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联检产品上市可期
- 全球头条:市场早报:3000亿+!“宁王”业绩大曝光 惊现20%折价大宗交易
- 多地出台新政买房就能落户:为促进楼市更为了“抢人”|环球快看点
- 晚饭做什么饭简单好吃要清淡_晚饭做什么饭简单好吃
- 中信证券:看好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报道
- 寒潮蓝色预警:内蒙古、华北、黄淮、江淮东部等地气温下降12℃ 局部超过16℃|环球新要闻
- 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 总投资约80亿元
- 年报披露机构动向:外资UBS AG押注大消费
-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 20CM掀起涨停潮,光刻胶继续走强。
- 通讯!明天有没有机会?
- 天天热点!一剑封喉,明天大盘将长阳拉起
- 环球微动态丨是不是弄错了
- 我不喜欢你了[重生]_重生之再开始
- 碳化硅和凯龙高科的爆炸超预期 全球热头条
- 每天涨跌和过去连续涨跌的有关系吗?
- 再聊中字头
- 广誉远为何拿安宫开路?
- 天天热点评!本公司财务说明_财务说明
- 招商蛇口:2月签约销售金额225.43亿元 同比增124%:环球快资讯
- 环球即时看!万科:本公司已于3月9日以每股H股13.05港元的配售价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粗浅聊聊今年的思路

早间公告:光弘科技拟收购快板电子100%股权:全球快播

正开着车方向盘掉了!超12万辆Model Y被调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2000亿元:天天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