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的锁汇成本,让6%的中资美元债没有想象中那么香,一问读懂中资美元债的前世今生
2023-04-06 12:13:56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关于海外市场,之前写了一篇《为什么各家基金公司抢着报纳斯达克100指数?》,有粉丝后台私信问起中资美元债的事,其实想聊这个已经很久了,正好展开讲讲。
因为理财净值化转型造成的波动、基金缺乏持续的赚钱效应,而保险销售的受众比较有限,所以银行端其实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寻找不同的投资标的,补财富业务的中收(存款虽然能够完成AUM指标,但是中收指标还是只能靠代销)。
目前看来,挂钩中证500的大雪球、小雪球理财,以及混合估值、摊余成本法理财,算是收益过得去、客诉也能较好规避的,走通了的两个产品形式。
【资料图】
另外,银行端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力推的,就是中资美元债的专户。
逻辑也非常简单:随着美联储的持续加息,海外债券收益率持续走高,我们就拿现在来说,满市场都是5%以上的中资美元债,举两个例子,比如截至3月末的估值来看,交通银行的AT1(一级资本债)中资美元债到期收益率6.73%,杭州钱塘新区建设投资这种城投公司,收益率7.96%,实际的信用风险都可控,看起来不买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但是,如果真是免费的午餐,怎么还会有大量的投资机会轮得到你?(no offense,韭韭们)
所以,一定有潜在的风险或者成本,是值得关注的。
先说结论,中资美元债相关的产品该不该买?分三类人:
中资美元债,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中)企业(资),去海外发行的债券,募集到的资金都是美元。
为什么这些中国企业要去海外募资?简单来讲,主要是三个原因:
这个问题,应该进一步,扩展为,为什么中资美元债现在的收益率这么高?
这里,就涉及一只中资美元债的收益率,到底是那几部分构成的,理论上,应该是四部分:
简单讲讲这块,我们以中资美元债的专户为例。
如果是理财经理朋友们,大家会发现,管理人发给你的中资美元债专户产品单页,往往有两个版本:人民币份额,美元份额。(包括你买QDII公募,你也会发现很多产品,会括弧,人民币或美元,这就是不同币种购买的不同份额,今年以来,人民币份额、美元份额的收益差距巨大,这都是汇率造成的,后面会讲到)
也就是说,前者是用人民币购买,后者使用美元购买。用美元直接购买的,就相对简单。
如果是用人民币购买,就需要管理人在募集完资金后,利用QDII额度先进行购汇,把募集的人民币换成美元,这里发生了第一次,和汇率有关的点。
然后拿到美元之后,就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或者通过境外结构化票据等形式,买入中资美元债。
最后,在产品到期后,收到中资美元债的本金和利息,到手一大笔美元,因为客户买入的时候是给的人民币,管理人就需要把收到的美元,再做一次结汇,把美元换成人民币,这里发生了第二次,和汇率有关的点。
我们下面要讲到的,就和这两次分别的购汇、结汇有关。
前面我们讲到,在目前美国的国债收益率超过中国国债的情况下,考虑到流动性折价、汇率风险折价,中资美元债的绝对收益率很高,如果买入,持有到期,中间不发生信用风险的话,看起来很香。
并且,现在管理人会告诉你,美元加息周期结束在即,中长期看,美债的收益率还要下行,这就意味着,你现在买入债券类产品,不仅仅绝对收益很高,而且大概率可以吃到资本利得(中资美元债的收益率,跟随美债收益率的下行而下行)。
这个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之前表舅在微博上也提到过(下图),一个很多人引用的数据。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这场投资中,最大的风险,其实是汇率波动的风险。
也就是,我们上面一点提到的,在分别的购汇、结汇的过程中,出现的汇率风险。
具体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现在汇率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6.88,你是一名大佬,现在手里有6880万人民币,去买了一只主投中资美元债的一对一专户产品(就你一个人),基金公司用qdii额度,先把这6880万,换成1000万美元,买入市值1000万美元的中资美元债,假设一共10只债券,全部都是1年后到期,平均到期收益率5%,那么一年后管理人可以连本带息,拿到1050万的美元。
但是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6.4的汇率(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的假设,为了说明问题,实际按照目前锁汇成本倒推,目前远期外汇市场纳入的预期是,一年后USD/CNH在6.738左右)。
这时候,那么管理人拿到的1050万美元(不考虑管理费、投顾费等等,实际这些费用至少1-2%),这时候换回的人民币等值于6720万(1050万美元*6.4的汇率),比初期投入的本金6880万,还少了160万,还亏钱了。
上面这个略极端的例子,就是说明,如果你是拿人民币去投资中资美元债产品,那么除了产品本身的收益率以外,你还必须考虑买入产品、产品到期,这两个时间节点的汇率变化,如果这一段时间,人民币大幅升值,你就可能少赚、甚至亏钱。
那么人民币有没有可能有这种幅度的波动?是很有可能的。
比如,远的不说,从去年11月开始,人民币就是从7.25左右的位置,升值到了春节前的6.7,那么再从6.7下到6.4?看起来也不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和美国基本面的错位,二季度往后,中国继续复苏,而美国经济大概率进入衰退,人民币可能持续强势。
那么,有没有可能规避掉汇率风险?
有,直接进行锁汇。
简明扼要的讲,现在的汇率是6.88,你现在买入一笔中资美元债的专户,6880万,折算成1000万的美元,管理人和你都预期后面人民币要升值,按照上面的算法,可能会对投资造成亏损,那这时候管理人就可以出面,找一家银行,做一笔汇率远期。
约定好:一年后我有一笔1050万美元的资金,需要以6.88的汇率,兑换成人民币。
那么,这时候,你就成功的规避了汇率的风险,只需要考虑实际产品做的收益情况就行了。
但是和你的专户管理人做远期结售汇的银行,也不是福利机构,我帮你规避了汇率风险,那后面人民币真升值了,岂不是亏在我银行身上?
银行就会找你的专户管理人收一笔“锁汇”的费用:我帮你锁定汇率,后面如果汇率变化,亏损都我承担,锁汇的费用就是我的报酬,如果后面汇率不变、或者贬值了,那我就白赚这笔锁汇的费用。
就这么个逻辑,那么,现在一年期锁汇的成本是多少呢?
大概在2.3%左右。
也就是如果你要规避汇率风险,那么你的成本就是2.3%,你的到手收益率,就是中资美元债专户的产品到期收益率减去2.3%。
如果再说的实际一点,在控制信用风险不下沉的情况下,假如你买一个一年期的中资美元债专户,这个专户买入5-6%收益率的债券(海外的资金成本目前比较高,国内目前宽松流动性下的杠杆套息策略基本是失效的),扣掉1%左右的产品费用、扣掉2.3%的锁汇成本,到手收益率也就1.7%-2.7%之间。
那你买个其他摊余成本法的理财,不香吗?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再回过头看最前面的结论,什么人适合买中资美元债的产品?
对于没有汇率概念的投资者而言,还是要审慎,考虑好风险收益比。
完,以上,不作为投资依据,大家有问题,欢迎私信讨论、碰撞。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2.3%的锁汇成本,让6%的中资美元债没有想象中那么香,一问读懂中资美元债的前世今生
- 劲爆数据,比亚迪厉害,23年刚开始
- 招商基金李崟,如何以绝对收益思维做到近3年同类前1%?
- 世界观热点:大悦城控股15亿元中票将付息 利率3.73%
- 每日视点!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相信一定会实现全年5%左右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 每日互动与联友科技战略合作 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营销升级
- 焦点快播:上海:对重大招商项目最高奖励1亿元
- 思瑞浦汽车级CAN收发器全系列量产
- 3月份电商物流指数保持连续上涨态势
- 央行广州分行副行长郭云喜:已有31家银行参与“跨境理财通” 资金汇划已达26.66亿元
- 热点吐槽:惊天福利还是“超级大饼”?这家上市公司给员工发放百万现金“兑奖券”! 每日时讯
- 三六零:目前公司没有定增计划,周鸿祎1年内没有减持计划-速递
- ChatGPT概念跳水 海天瑞声、中文在线跌超8%
- 国证新能电池指数:集中投资优秀公司
- 汇禾医疗启动IPO:专注于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元禾、IDG为股东-焦点观察
- 一眼看清: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估值全景图,(“61”指数基金估值表04.06) 世界微速讯
- 猎头春季攻势:猎聘2022年财报点评 世界热门
- 生长激素品牌粘性真的很大吗?
- 出行请注意!4月7日起,武汉这些公交线路有调整_全球信息
- 安恒信息入选“网络安全产品互联互通第一批试点单位名单”
- CPO概念股再度拉升 新易盛涨超8% 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华工科技、博创科技跟涨-全球新视野
- 新冠药、中药板块集体拉升-当前热门
- 太阳纸业:近期商品木浆价格下跌利于木浆系产品成本节降_新动态
- 华大基因:AI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已展现强大能力|环球观点
- 国税总局:我国经济开年之季的发展态势总体向好、逐月向好
- 每日时讯!从房地产不良率看商业银行的“诚实程度”
- 周期共振之招行股价底在何方_环球热消息
- 投资大佬眼中的基本面和技术面|每日热讯
- 【打新必读】恒尚节能估值分析,建筑幕墙与门窗工程(沪主板)
- 每日焦点!69股公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41股预增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每日视点!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相信一定会实现全年5%左右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每日互动与联友科技战略合作 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营销升级

焦点快播:上海:对重大招商项目最高奖励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