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循环系列之一:经济为什么离不开金融?|全球百事通

2023-03-31 10:22:47 来源:雪球网

经济学里有一个萨伊定律,通常用一句“供给创造需求”就解释完了。这里有必要追究一下原文的含义,才能明白这句话从宏观角度是如何成立的。萨伊在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第十五章中讲述的是,有人新生产了一件商品拿到市场上去,形成一个新的供给,当他卖出去后,得到的钱会去购买其他人的商品,从而形成对其他商品的需求。这就是说,出现一个新供给A,会形成对B商品的需求。引申开来就是商品越多,市场越繁荣。比如说航海家从中国运了一船的茶叶到巴黎,船员们先将茶叶卖给巴黎本地的居民,拿到现金后,会就地大吃大喝,购置房产、马车等商品,对于巴黎的相关商家来说,正是因为出现了茶叶这样一个新的供给,才形成了对本地商家茶叶以外商品的需求。这种需求并不是因为货币增加了,而是因为增加了一船茶叶的供给,带来了额外的新增需求。


(相关资料图)

这样的一个简化模型,在谈论宏观总量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对市场中的微观个体则不成立。比如再来第二船的茶叶,说不定就卖不出去了,这时无论对于船员还是本地商家,都没有新需求出现了。

现在沿着这个模型在产业链上扩展一下。 假设开发商卖了一批房子,收到100亿元,这笔钱会通过工资、税收、采购原材料等形式,流向员工、政府、供应商。供应商比如水泥厂会继续通过工资、税收、采购原材料的形式,流向员工、政府、原料商。原料商拿到钱依然是流向员工、政府、小原料商……。政府收到的税收,也会通过财政支出流向公务员和公共物品提供商……。无论经过多少个链条的流转,最终,这100亿元会分散到开发商员工、供应商员工、原料商员工、公务员等一个个居民个体手中,这些作为个体的居民拿到了钱,相当于培育了新的需求,他们会拿钱去买房、买车、买手机等。这可以理解是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过程,第一轮的供给为第二轮创造了需求,第二轮的供给为第三轮创造了需求。经济活动就是这样不断循环着,老百姓从雇主那里拿到了多少钱,就会花出去多少钱,供给和需求刚好能够匹配。

在最简化的经济模型中,经济是可以这样完美地循环下去,只要不断有新的商品被发明、生产出来,经济总量就会增加,因为供给和需求总是完美接续上了。如果将模型的前提条件里加入企业主的角色,完美的模型就会变得有缺陷了。

在最初始的100亿元支出中,还有一大笔,比如有20亿元以利润的形式,被截留在开发商、供应商、原料商的企业主手里,也就是老板或股东手里。企业主多数时候早就实现了生活自由,手上突然多了20亿资金,并不会刺激他们再买房买车,大概率就是存着不花。于是,需求的漏损就出现了。在第一个循环中,100亿元的初始消费实现了100亿元的交易,结果到第二轮的时候,需求只剩下80亿元了,等到第三轮循环的时候,需求可能只剩下64亿元了,再这么循环下去经济就该停滞了。在货币以金银等实物形式为主的经济中,就表现为富人库房里的金银不断增加,市场上流通的金银实物不断减少,结果就是货币层面表现为通货紧缩,经济层面表现为产能过剩。在以信用货币为主的经济中,富人在银行的存款不断增加,如果银行没有将这些钱放贷出去,结果一样是通货紧缩和产能过剩。

为了弥补这个20亿元的需求缺口,缓解产能过剩,就需要有人去找富人把钱借过来并且花出去。比如一批工薪族,通过按揭方式贷款20亿元去买房,这样在第二轮循环中,需求就可以恢复到100亿元了。

这个需求的缺口,是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偏低,收入远远超出支出,结果是富人大部分收入退出了第二轮循环所导致的。萨伊在原文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默认第一轮的收入会全部转化为第二轮的需求。实际情况是,必须靠工薪族、企业主、政府在金融市场上,从富人手上把漏损出去的钱借过来,让这笔钱重新回到需求侧。这就是金融在经济中解决需求侧缺口的根本性作用,如果没有金融来完成这种资金的融通,那需求的缺口可能就持续萎缩,第一轮100亿元,第二轮80亿元,第三轮64亿元……,经济就会运转失灵,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更别说扩大再生产了。

需求缺口的存在,并不是现代市场经济特有的现象。在古代,由于先天资源禀赋的差别,或者后天的努力程度差异,自然会存在收入上的贫富差距。在这种货币以实物为主的时代,富人们的财富多数是储存在家里,随着大户人家囤的银子越来越多,市面上的银子自然会变少,这时如果缺乏有效借贷市场的情况下,富人的银子无法通过借贷回归商品市场,伴随而来的就是通货紧缩。这种情况下的缺口会怎么弥补呢?一个可能的路径是富人多生孩子,然后家产平分,贫富差距缩小,甚至是家道没落,之后银子彻底回归社会,缺口也就自动消失。即使这样,仍然有些大户家庭财富继续增加,家里无法储存这么多,那很可能是购买字画等收藏品,或者建造豪华宅邸、城堡。如果购置的是土地,造成生产资料的进一步分配不均,那就会形成更大的缺口,后果反正很严重。

在经济体中,富人越多,储蓄越多,造成的需求缺口就越多,就越依赖金融手段来弥补这个缺口。因为在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富人,需求其实也是因为富人的资金退出消费而衍生的,两者的规模在理论上应该是刚好相等的。也就是富人退出消费形成了20亿元的储蓄,为了弥补这20亿元的消费缺口也会形成20亿元的借贷需求。因此,供给创造需求这句话,在金融市场上也是适用的。

需求缺口的规模大小,粗略计算可以看全社会企业的利润,除此之外还有居民财产性收入也可能由于无法花掉而形成储蓄,退出需求循环。比如居民将住宅、商铺出租而得的租金收入,全国体量应该是几万亿的规模。还有拆迁户获得得拆迁款,每年也是万亿计,这些收入明显超过了居民的日常支出,剩余部分大多会存入银行,退出需求循环而形成需求缺口。但租金和拆迁款数据很难有准确统计,这里先从企业利润角度,了解大概情况。

2021年韩国企业所得税为114万亿韩元,按照平均20%的企业所得税率,可以倒算出韩国企业税前利润为所得税额的4倍,即456万亿韩元。假设这456万亿利润都存入银行变成储蓄,退出了下一轮需求,那下一轮循环的需求缺口就是456万亿。弥补这个需求缺口的办法,就是贷款增加456万亿,可以刚刚好弥补需求缺口。至于借钱的主体,可以是企业借钱扩大产能,可以是居民按揭贷款买房,可以是地方政府借钱建设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也可以是中央政府发行国债,只要是能让那456万亿韩元储蓄转化为消费或投资,经济就可以循环下去。实际上韩国2021年M2增加了413万亿,考虑到缺口估算的误差,可以认为缺口基本补齐了。

因为企业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带来了宏观上的需求缺口,对于宏观经济的持续性来说,是一种内在基因缺陷。如果放任不管,经济需求就会像地心引力下拉一样地持续萎缩,那么如何对抗这种萎缩呢?只有马克思开出过公有制这个治本的药方。也有些国家通过房产税、遗产税等方式,能够缓解这种需求萎缩。更多的药方需要靠借钱,比如凯恩斯认为企业不借那就政府借,但无论是企业借、居民借、政府借,都只能对抗一时的供大于求,等不吃药的时候,需求又会萎缩,典型的治标不治本。这就像是张无忌中了玄冥二老的寒冰掌,需要用内力去疗伤,一旦弃疗就会发作。因此,大致可以认为缺口是一种病,负债是一种治标的药,不能停。只是这些治标的药方,都有各自的副作用。

政府借钱过多的副作用是货币贬值,因为债务早晚要偿还的一天,尤其是以外币计价的外债,典型的是阿根廷、土耳其、斯里兰卡等。

企业借钱过多的副作用是产能过剩、债务危机,典型的是1929年大萧条。企业借钱的主要目的是扩大规模,扩张的产能需要靠最终的居民消费需求或出口来消化。如果本已产能过剩的经济体,依靠企业借钱来弥补缺口,这就是典型的饮鸩止渴,最终演变成企业债务危机。1929年之后凯恩斯发现不能再靠企业借了,才提出政府借钱来弥补需求缺口的建议。

居民借钱过多的副作用是房地产泡沫,典型的是日本,地产泡沫破灭后的长期资产负债表衰退,其实就是吃药过多造成的泡沫。等泡沫破灭后,不吃药了,需求持续萎缩,衰退自然来了。所以房地产对于经济的作用,不是汽车、手机、家电等耐用品可以相提并论的,因为后者的购买通常是不借钱的,对于弥补需求缺口帮不上忙。

政府花钱反映在基建投资上,企业花钱反映为制造业产能投资,居民借钱反映为房地产投资上。看得出,GDP里的投资部分,主要作用就是弥补需求缺口,依靠的则是金融。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否则自动陷入通货紧缩甚至经济危机。可是,钱借多了,副作用发作,又可能发生货币贬值、债务危机、地产泡沫等各式各样的金融危机。

最后还有一个药方,是贸易顺差,看起来没什么副作用,留到下一节分析。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经济循环系列之一:经济为什么离不开金融?|全球百事通
经济循环系列之一:经济为什么离不开金融?|全球百事通

经济学里有一个萨伊定律,通常用一句“供给创造需求”......更多>

贵州茅台2022——明牌打游戏 环球百事通
贵州茅台2022——明牌打游戏 环球百事通

1、每股分红25 911元,分红比例依旧是熟悉的51 9%2......更多>

天天时讯:丽珠集团2022年报点评
天天时讯:丽珠集团2022年报点评

$丽珠集团(SZ000513)$营业收入由120亿上升至126亿,同......更多>

贵州茅台2022年年报数据解读
贵州茅台2022年年报数据解读

本文数据分享:【腾讯文档】茅台2022年报数据3月30日......更多>

排行推荐

人工智能:AI+产业投资机会梳理
人工智能:AI+产业投资机会梳理
AI+电子:对标海外,办公软件是大模型生产力赋能最直... 更多>
猪肉股集体高开 巨星农牧涨超7%
猪肉股集体高开 巨星农牧涨超7%
巨星农牧涨超7%,华统股份、唐人神涨超5%,牧原股份、... 更多>
VR/AR板块震荡走弱 多股跌超5%_全球消息
VR/AR板块震荡走弱 多股跌超5%_全球消息
VR AR板块早盘震荡走弱,杰普特大跌8%,伟时电子、鸿... 更多>
特朗普被起诉后竞选团队喊话粉丝打钱:捐47美元 免费获应援T恤
特朗普被起诉后竞选团队喊话粉丝打钱:捐47美元 免费获应援T恤
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报道,继美国前总统于3月30日因“... 更多>
贵州茅台2022年净利同比增19.55%;交通运输部印发《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
摘要:财政部:1-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 9%。... 更多>
当前热门:国泰君安:预计家电行业下半年有望逐步好转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称,家电行业短期内受地产端数据影响... 更多>
证券日报:海南自贸港建设政策创新力度可以更大一些:环球微头条
文章称,从制度型开放角度来看,海南各领域的创新政策... 更多>
宁夏灵武通报“林场主跪地求水”:已安排浇灌,未栽植物已保护
据美丽灵武微信公众号,近日,一段宁夏灵武市万亩林场... 更多>
环球头条:我国单机容量最大山地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3月30日晚,我国单机容量最大山地风电项目——三峡能... 更多>
中信证券:政策持续发力 房地产销售阶梯状复苏-当前热文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结合中央层面的“保交楼”、“保需... 更多>
中国人寿领航Pre-REITs策略基金签约 世界快消息
近日,中国人寿(601628)领航Pre-REITs增值策略型基金(... 更多>
世界快资讯:魅族20系列正式发布,第一代Flyme Auto车载人机交互软件亮相
3月30日晚,星纪魅族集团联合领克汽车在上海发布新一... 更多>
6小时做成一款游戏 史玉柱也非常看好!“游戏+AI”降本增效 全球速讯
“连人机模式都打不过”,曾是一句形容玩家游戏水平较... 更多>
车主注意!油价或迎年内第三降 预计加满一箱少花13.5元:精选
31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开启。机构预计... 更多>

连环爆雷!多只A股下修业绩预告 快看

最新:杭州、成都、北京再现“抢地

全球快资讯:中信证券:看好国内存

对今年市场持乐观看法,知名基金经

25亿元公司债项目13家承销商“分羹

热推荐:五大险企去年总资产规模稳

商用车产业生态加速重构:聚焦

观速讯丨三大航去年合计亏损超千亿

多地密集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业内

全球焦点!美国装有1400吨甲醇驳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