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循环系列之一:经济为什么离不开金融?|全球百事通
2023-03-31 10:22:47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经济学里有一个萨伊定律,通常用一句“供给创造需求”就解释完了。这里有必要追究一下原文的含义,才能明白这句话从宏观角度是如何成立的。萨伊在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第十五章中讲述的是,有人新生产了一件商品拿到市场上去,形成一个新的供给,当他卖出去后,得到的钱会去购买其他人的商品,从而形成对其他商品的需求。这就是说,出现一个新供给A,会形成对B商品的需求。引申开来就是商品越多,市场越繁荣。比如说航海家从中国运了一船的茶叶到巴黎,船员们先将茶叶卖给巴黎本地的居民,拿到现金后,会就地大吃大喝,购置房产、马车等商品,对于巴黎的相关商家来说,正是因为出现了茶叶这样一个新的供给,才形成了对本地商家茶叶以外商品的需求。这种需求并不是因为货币增加了,而是因为增加了一船茶叶的供给,带来了额外的新增需求。
(相关资料图)
这样的一个简化模型,在谈论宏观总量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对市场中的微观个体则不成立。比如再来第二船的茶叶,说不定就卖不出去了,这时无论对于船员还是本地商家,都没有新需求出现了。
现在沿着这个模型在产业链上扩展一下。 假设开发商卖了一批房子,收到100亿元,这笔钱会通过工资、税收、采购原材料等形式,流向员工、政府、供应商。供应商比如水泥厂会继续通过工资、税收、采购原材料的形式,流向员工、政府、原料商。原料商拿到钱依然是流向员工、政府、小原料商……。政府收到的税收,也会通过财政支出流向公务员和公共物品提供商……。无论经过多少个链条的流转,最终,这100亿元会分散到开发商员工、供应商员工、原料商员工、公务员等一个个居民个体手中,这些作为个体的居民拿到了钱,相当于培育了新的需求,他们会拿钱去买房、买车、买手机等。这可以理解是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过程,第一轮的供给为第二轮创造了需求,第二轮的供给为第三轮创造了需求。经济活动就是这样不断循环着,老百姓从雇主那里拿到了多少钱,就会花出去多少钱,供给和需求刚好能够匹配。
在最简化的经济模型中,经济是可以这样完美地循环下去,只要不断有新的商品被发明、生产出来,经济总量就会增加,因为供给和需求总是完美接续上了。如果将模型的前提条件里加入企业主的角色,完美的模型就会变得有缺陷了。
在最初始的100亿元支出中,还有一大笔,比如有20亿元以利润的形式,被截留在开发商、供应商、原料商的企业主手里,也就是老板或股东手里。企业主多数时候早就实现了生活自由,手上突然多了20亿资金,并不会刺激他们再买房买车,大概率就是存着不花。于是,需求的漏损就出现了。在第一个循环中,100亿元的初始消费实现了100亿元的交易,结果到第二轮的时候,需求只剩下80亿元了,等到第三轮循环的时候,需求可能只剩下64亿元了,再这么循环下去经济就该停滞了。在货币以金银等实物形式为主的经济中,就表现为富人库房里的金银不断增加,市场上流通的金银实物不断减少,结果就是货币层面表现为通货紧缩,经济层面表现为产能过剩。在以信用货币为主的经济中,富人在银行的存款不断增加,如果银行没有将这些钱放贷出去,结果一样是通货紧缩和产能过剩。
为了弥补这个20亿元的需求缺口,缓解产能过剩,就需要有人去找富人把钱借过来并且花出去。比如一批工薪族,通过按揭方式贷款20亿元去买房,这样在第二轮循环中,需求就可以恢复到100亿元了。
这个需求的缺口,是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偏低,收入远远超出支出,结果是富人大部分收入退出了第二轮循环所导致的。萨伊在原文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默认第一轮的收入会全部转化为第二轮的需求。实际情况是,必须靠工薪族、企业主、政府在金融市场上,从富人手上把漏损出去的钱借过来,让这笔钱重新回到需求侧。这就是金融在经济中解决需求侧缺口的根本性作用,如果没有金融来完成这种资金的融通,那需求的缺口可能就持续萎缩,第一轮100亿元,第二轮80亿元,第三轮64亿元……,经济就会运转失灵,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更别说扩大再生产了。
需求缺口的存在,并不是现代市场经济特有的现象。在古代,由于先天资源禀赋的差别,或者后天的努力程度差异,自然会存在收入上的贫富差距。在这种货币以实物为主的时代,富人们的财富多数是储存在家里,随着大户人家囤的银子越来越多,市面上的银子自然会变少,这时如果缺乏有效借贷市场的情况下,富人的银子无法通过借贷回归商品市场,伴随而来的就是通货紧缩。这种情况下的缺口会怎么弥补呢?一个可能的路径是富人多生孩子,然后家产平分,贫富差距缩小,甚至是家道没落,之后银子彻底回归社会,缺口也就自动消失。即使这样,仍然有些大户家庭财富继续增加,家里无法储存这么多,那很可能是购买字画等收藏品,或者建造豪华宅邸、城堡。如果购置的是土地,造成生产资料的进一步分配不均,那就会形成更大的缺口,后果反正很严重。
在经济体中,富人越多,储蓄越多,造成的需求缺口就越多,就越依赖金融手段来弥补这个缺口。因为在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富人,需求其实也是因为富人的资金退出消费而衍生的,两者的规模在理论上应该是刚好相等的。也就是富人退出消费形成了20亿元的储蓄,为了弥补这20亿元的消费缺口也会形成20亿元的借贷需求。因此,供给创造需求这句话,在金融市场上也是适用的。
需求缺口的规模大小,粗略计算可以看全社会企业的利润,除此之外还有居民财产性收入也可能由于无法花掉而形成储蓄,退出需求循环。比如居民将住宅、商铺出租而得的租金收入,全国体量应该是几万亿的规模。还有拆迁户获得得拆迁款,每年也是万亿计,这些收入明显超过了居民的日常支出,剩余部分大多会存入银行,退出需求循环而形成需求缺口。但租金和拆迁款数据很难有准确统计,这里先从企业利润角度,了解大概情况。
2021年韩国企业所得税为114万亿韩元,按照平均20%的企业所得税率,可以倒算出韩国企业税前利润为所得税额的4倍,即456万亿韩元。假设这456万亿利润都存入银行变成储蓄,退出了下一轮需求,那下一轮循环的需求缺口就是456万亿。弥补这个需求缺口的办法,就是贷款增加456万亿,可以刚刚好弥补需求缺口。至于借钱的主体,可以是企业借钱扩大产能,可以是居民按揭贷款买房,可以是地方政府借钱建设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也可以是中央政府发行国债,只要是能让那456万亿韩元储蓄转化为消费或投资,经济就可以循环下去。实际上韩国2021年M2增加了413万亿,考虑到缺口估算的误差,可以认为缺口基本补齐了。
因为企业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带来了宏观上的需求缺口,对于宏观经济的持续性来说,是一种内在基因缺陷。如果放任不管,经济需求就会像地心引力下拉一样地持续萎缩,那么如何对抗这种萎缩呢?只有马克思开出过公有制这个治本的药方。也有些国家通过房产税、遗产税等方式,能够缓解这种需求萎缩。更多的药方需要靠借钱,比如凯恩斯认为企业不借那就政府借,但无论是企业借、居民借、政府借,都只能对抗一时的供大于求,等不吃药的时候,需求又会萎缩,典型的治标不治本。这就像是张无忌中了玄冥二老的寒冰掌,需要用内力去疗伤,一旦弃疗就会发作。因此,大致可以认为缺口是一种病,负债是一种治标的药,不能停。只是这些治标的药方,都有各自的副作用。
政府借钱过多的副作用是货币贬值,因为债务早晚要偿还的一天,尤其是以外币计价的外债,典型的是阿根廷、土耳其、斯里兰卡等。
企业借钱过多的副作用是产能过剩、债务危机,典型的是1929年大萧条。企业借钱的主要目的是扩大规模,扩张的产能需要靠最终的居民消费需求或出口来消化。如果本已产能过剩的经济体,依靠企业借钱来弥补缺口,这就是典型的饮鸩止渴,最终演变成企业债务危机。1929年之后凯恩斯发现不能再靠企业借了,才提出政府借钱来弥补需求缺口的建议。
居民借钱过多的副作用是房地产泡沫,典型的是日本,地产泡沫破灭后的长期资产负债表衰退,其实就是吃药过多造成的泡沫。等泡沫破灭后,不吃药了,需求持续萎缩,衰退自然来了。所以房地产对于经济的作用,不是汽车、手机、家电等耐用品可以相提并论的,因为后者的购买通常是不借钱的,对于弥补需求缺口帮不上忙。
政府花钱反映在基建投资上,企业花钱反映为制造业产能投资,居民借钱反映为房地产投资上。看得出,GDP里的投资部分,主要作用就是弥补需求缺口,依靠的则是金融。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否则自动陷入通货紧缩甚至经济危机。可是,钱借多了,副作用发作,又可能发生货币贬值、债务危机、地产泡沫等各式各样的金融危机。
最后还有一个药方,是贸易顺差,看起来没什么副作用,留到下一节分析。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经济循环系列之一:经济为什么离不开金融?|全球百事通
- 贵州茅台2022——明牌打游戏 环球百事通
- 天天时讯:丽珠集团2022年报点评
- 贵州茅台2022年年报数据解读
- 人工智能:AI+产业投资机会梳理
- 猪肉股集体高开 巨星农牧涨超7%
- VR/AR板块震荡走弱 多股跌超5%_全球消息
- 特朗普被起诉后竞选团队喊话粉丝打钱:捐47美元 免费获应援T恤
- 复合集流体概念股震荡反弹 宝明科技涨停
- 黄金板块震荡走强 盛达资源大涨7%|世界观焦点
- 苹果手机变色彩屏怎么调回来 苹果手机怎么变彩色了-全球动态
- 马骏:未来人民银行可以设立“转型金融支持工具”,为转型活动提供低成本融资
- 全球微头条丨大连重工研制的海工平台升降齿轮箱量产下线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在轨组装的大型多任务高轨卫星平台技术”项目启动
- 猪肉板块开盘领涨_焦点播报
- 焦点关注:业绩增长股受追捧
- 国家统计局:3月份各规模企业制造业PMI保持扩张
- 环球视点!中药板块开盘拉升
- 经销商变革:贵州茅台2022年年报解读
- 投资忌傲慢与偏见,宜好奇和开放
- 建行2022年年报点评_世界资讯
- 环球速递!解读阳光保险上市后的首份财报:稳中有进,少年老成
- 每日热闻!港股就是一步到位!
- 天马科技集团与湖南省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项目正式签约:天天速看
- 天天快看:两市融资余额增加9.09亿元
- 两大猪企同时爆雷!时隔两月业绩大幅下修 机构:猪肉板块处于低位 或是布局好时机|每日消息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在轨组装的大型多任务高轨卫星平台技术”项目启动 全球热点
- 银行业动荡未能转变美联储“鹰声” 今晚2月PCE物价指数备受瞩目
- 怎么送1到24女生礼物
- 全面注册制纳新!沪深主板迎首批新申报企业:新亚电缆、金盛海洋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人工智能:AI+产业投资机会梳理

猪肉股集体高开 巨星农牧涨超7%

VR/AR板块震荡走弱 多股跌超5%_全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