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大咖荟|第四期:mRNA疫苗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非临床评价
2022-12-13 13:29:41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mRNA赛道的产业发展,赛多利斯联合医麦客旗下《峰客访谈》栏目以及多家布局mRNA领域的创新药企业、CRO服务企业、投资机构,针对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从监管法规、临床研究、技术进展、投资策略等角度展开讨论,重磅推出《mRNA大咖荟》系列访谈,通过汇总多位行业意见领袖的访谈内容,促进全行业学习与交流。
《mRNA大咖荟》共包含5个主题,分别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上一期中,前深信生物副总裁、肿瘤事业部负责人Bill Wong与蓝鹊生物联合创始人徐颖洁博士,为大家分享了mRNA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本期,我们诚邀到科志康法规专家张素行博士,以及中科苏州药物研究院副院长、赛赋医药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全军博士做客《mRNA大咖荟》,围绕mRNA药物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非临床评价展开讨论。
药物的非临床评价是研究药物对特定实验系统产生的异常反应的性质和程度,以及其可逆性与延迟性,探索毒副反应剂量与有效剂量的关系,寻找毒副反应的靶器官及毒副反应产生的原因,寻找减轻毒副反应的措施,最终目的是服务和指导临床试验。
通过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可以帮助确认临床试验的首次人体使用剂量(FIH)以及随后的剂量递增方案。可以说,这是药物开发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是保障药物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举措。两位专家从mRNA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出发,围绕CDE针对PK/PD(药动学/药效学)相关的指导原则,为我们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解读。
▼
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2款针对新冠的mRNA疫苗产品上市,这为mRNA疫苗的药效学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基础。但是这两款产品均是在疫情大爆发的特殊时期下被紧急授权使用,并且国内还尚无任何mRNA药物上市,加之在“后新冠”时代,大家对于mRNA的期待也已远远不止于新冠疫苗,更多的mRNA药物如各种传染病疫苗、肿瘤疫苗、替代蛋白等相继成为开发热点。站在已有经验上,我们对于mRNA疫苗的药效学研究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完善之处。
张素行博士介绍道,mRNA产品的药效学其实是可以参考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疫苗非临床有效性研究与评价技术要点(试行)》的要求,主要针对两大块儿:一是开展动物体内的免疫原性研究,二是在动物体内开展保护力研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攻毒实验”。
免疫原性研究,一般是要求在多个种属体内来评价疫苗以及它所涉及佐剂的免疫原性。
张素行博士说:
“因为mRNA疫苗不仅有强大的体液免疫,还有强大的细胞免疫,那在免疫原性研究的过程中,要探讨不同的免疫剂量、免疫途径、免疫程序和免疫应答水平,以及持续时间的关系,这样才可以根据实验的结果来优化免疫程序,确定临床用药的最低有效剂量。”
她用BioNTech的BNT162b2进行举例说明,该产品在小鼠中证实了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单次免疫之后就可以产生强大的抗原结合和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应答。
对于保护力研究,张博士则强调,至少要用P3级以上的实验室,至少要用一种相关动物模型。她补充道:
“监管部门现在也非常鼓励探索新的监测指标,并且监管部门有一个要求,就是被动免疫不能替代攻毒试验。CDE最近同时也强调了要用当前流行的毒株,因为新冠病毒的变异很快,现在的毒株和刚开始流行的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一定要用当前正在流行的毒株进行实验,因为只要这样开发出来的产品,才有实际的应用性。”
这里,张博士以Moderna的mRNA-1273向我们举例:
该项目所用的就是小鼠、仓鼠和猕猴。仓鼠和猕猴是可以用野生型毒株感染来做攻毒试验的,而野生型毒株对小鼠却没有什么作用,但是Moderna为了在小鼠体内做出效果来,它使用了能够感染小鼠的冠状病毒来攻击小鼠,并证明了这款疫苗在小鼠体内也能提供很好的保护力作用。
谈及攻毒实验,另一个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就是:是否可以使用假病毒?比如在新冠爆发早期,企业可能难以在第一时间拿到真正的病毒,那么假病毒是否可以用于攻毒研究呢?王全军博士表示,这需要依形势而定。比如说在大流行开始之前,一般单位确实很难拿到真病毒,或者对于特别烈性的病毒,像埃博拉病毒,出于对生物安全的考虑,国家管控非常严格,这个时候可以使用假病毒进行探索性研究,把埃博拉的关键蛋白表达在假病毒上,来模拟这一病毒的吸附和进入过程,以对其抗体进行评价研究。所以,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假病毒也是可行作为替代模型开展探索研究的,但是它无法替代真病毒的攻毒实验。至于原因为何,王全军博士从两者的作用原理上进行了细致区分和解释,详情请观看视频内容。
除了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也是必不可少,尤其对于mRNA这样的新型药物,它在体内会产生怎样的代谢分布?其表达产物又会持续多长时间?会给机体带来怎样的反应?是否会存在短期或长期的蓄积毒性?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开发人员与监管部门高度重视。
王全军博士指出,一般的疫苗只需做抗体反应即可,并不会去做代谢性研究,不过mRNA疫苗不一样,毒性研究是其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的重要一环。他讲道,mRNA疫苗的毒性检测重点需要关注三个方面:
第一是疫苗主要活性成分的安全性;
第二是工艺相关的安全性,比如载体、递送系统、佐剂、辅料等等;
第三是人体免疫反应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比如说抗体依赖性的增强效应(ADE效应)以及疫苗相关性的疾病(VED)。
“相关的指导原则对动物的选择、毒性实验和给药方式以及检测指标等都有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必须按照要求去开展;然后选择合适的动物进行毒性实验、局部毒性实验、免疫原性实验、组织分实验、过敏性实验和生殖毒性实验等等。一般的疫苗不需要做药代动力学研究,只需要做组织分布研究,在不同的时间点来评估它在体内不同脏器、不同组织的分布情况,看它能否翻译成抗原,以及生成的抗原对机体产生的反应。但是病毒载体疫苗需要在血液中检测病毒的动力学、排泄方式和途径。”王全军博士介绍道:“另外,我们也不能忽视佐剂的安全性问题,如果使用新的佐剂,也需要关注它的安全风险。”
对于mRNA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张素行博士则向我们介绍了两项可供参考的政策法规——ICH S12以及CDE在去年出台的《基因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张素行博士表示:
针对基因类的产品,最重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就是生物分布。不仅要考察导入基因,而且还要检测导入基因的蛋白表达,以及递送系统的药代动力学检测,以确认其在给药部位、靶组织和非靶组织的体内分布、存续和清除。
但据了解,FDA批准上市的两款mRNA疫苗产品在做体内分布研究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检测RNA和表达蛋白,而是使用了一个编码荧光素的modRNA来评估体内的遗传物质以及表达的生物分布。对于这一研究策略,张素行博士为我们解读道:“这两个产品是在一个紧急的情况下进行的批准,我国的监管部门还是建议,根据指导原则做生物分布和持久性的时候,不仅要定量检测mRNA,还要定量检测表达蛋白,以及用到的LNP递送系统里涉及到的新型辅料。如果想采用编码荧光素酶的RNA来考察生物分布,它需要证明能够定量,并且要证明和临床上用的产品具有可比性,因为它是用另外一个mRNA来表达蛋白。目前根据我们的经验,可能还是主要用qPCR来确定这个基因产品,然后用ELISA或者ELC来确定蛋白的表达。”可见我国监管部门对于mRNA药物的审核还是相当严谨和谨慎的。
谈到mRNA药物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研究策略,张素行博士表示,在对病毒疫苗的毒性研究中,最关键的就是重复给药毒性和生殖毒性研究。
“对新冠类的疫苗来说,因为它是一个预防性的生物制品,并且它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次数相对都是比较少的,那它对机体产生直接损伤的可能性不大,单次给药的重点还是检测免疫毒性。对于需要长期或重复性给药的产品,一般要求重复给药N+1次,就是比临床给药次数至少再多一次。然后根据应答特征,免疫间隔可以选择两到三周。对于可能会用于妊娠期妇女的预防性疫苗产品,则需要在上市前完成生殖毒性研究。”
“如果是针对肿瘤的产品,其实也一样。”张博继续补充道:“只不过要考虑到如果是针对一些晚期的肿瘤,或者重复给药的时间有可能会更长的话,也要相应地根据肿瘤产品的非临床安全性指导原则来进行评估。比如表达生长因子、免疫抑制剂的mRNA产品,可能还需要评估致癌性风险;如果是表达一些支持或者诱导转化细胞增殖、增强克隆扩张潜力的蛋白,那还要考察它的致瘤性和成瘤性。”
至于大众在接种mRNA新冠疫苗时反馈出的局部给药刺激,两位专家均表示可以在重复给药毒性研究中同步进行,尽量模拟临床给药方式以及制剂进行给药。
王全军博士用肌肉给药为例,向我们介绍了局部给药可能产生的毒性以及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检测方法:
“第一,针对局部毒性反应,我们可以采用制剂通过局部毒性试验或伴随长期毒性试验观察给药局部是否有出现红肿等刺激反应,再通过做组织病理学血液生化来检测;第二,针对过敏性反应,我们可以采用制剂在豚鼠等动物上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第三,对于可能出现的溶血性反应,我们也可以在单次给药或者是长期给药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临床检测指标观察,或者在体外用兔子做实验,兔子血可以看出溶血性情况。”
此外,两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目前mRNA药物还离不开相关的递送系统,LNP作为mRNA药物常用的递送系统,其组分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同样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对此,CDE有出台《新药用辅料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指导原则》供参考执行。从王全军博士的介绍中我们也了解到,一般情况下,LNP的毒性风险主要体现在诱导机体的免疫反应包括补体的激活,也有可能诱导一些细胞因子释放;在啮齿类动物中,我们从一些文献中也看到LNP具有一定的肝脏和心脏毒性的问题。因此对于LNP的生物分布研究还是有必要的,一般采用LC-MS/MS方法检测即可。但是鉴于LNP的组分创新层出不穷,是否需要对每一种新型组分单独进行药代学与毒性研究?这些研究是否应由供应商实施?又或者LNP-mRNA这一不可分割的组合理应作为整体制剂由药品生产商进行联合考察?......针对这些问题,张博与王博均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具体内容请观看视频。
随着mRNA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应用的深入,基于mRNA的药物终产物类型也将越来越多样,抗体、酶、单抗原、多抗原、个性化抗原、免疫刺激因子...不同的组合拥有无尽可能,这也无疑会给药物的非临床评价带来挑战。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又需要规避哪些潜在的风险以尽快与监管达成一致呢?
针对这一问题,张素行博士再次强调了CDE的审评原则:对于任何药物,审评的标准都是以科学为基础,以产品为中心,以支持临床研究为目的,来充分考察临床特性。因此企业也应根据这些需求来开展相应的非临床评价工作。
张素行博士指出:
对于非临床研究来说,审评的目的是为了支持临床和支持受试者使用,但是因为非临床用的是动物,动物和人体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怎么样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差异,从动物的结果来推导到人体,作为一个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这是我们在做实验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考虑的,也是用来评估风险和效果要纳入的考察范畴。
在动物模型的选取上王全军博士补充道:
尽可能选择接近于人的动物,不论是FDA还是NMPA,一般都要求有啮齿和非啮齿类动物,以此尽可能把毒性反应曝露出来的,避免在人身上的风险。”不过王全军博士也表示,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未来人源化的动物模型或许也是可行的。但是目前阶段,猴子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和人还是最相关的,对于mRNA这样的新型疫苗,一定要选择和人的免疫反应最接近的动物,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估它的安全风险,从而降低在人体首次使用的风险。
在整个mRNA疫苗的非临床评价过程中,张素行和王全军博士共同指出,如果作为疫苗,受试者获益一定要远远大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果作为治疗性药物,那么能否使患者临床获益就是最大的原则,因此“安全性”和“有效性”永远都是审评的两个基本点。除此之外,王全军博士还给出了两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助企业在进行IND申报时更快地通过非临床评价,具体内容请观看视频。
在采访的最后,两位嘉宾从自己的工作经历与感悟出发,对mRNA这一核酸药物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各自的展望。
张素行博士说道:“mRNA这一类生物制品在安全性上和化学小分子相比已经有了良好的改进,所以现在安全评价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发展方向,现在新的产品作用机制包括安全性,有了相当大的明确,药物设计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基于产品自身,基于临床以及患者需求。”
王全军博士也对国内的研发企业寄予厚望:“我希望所有从事mRNA疫苗的科研工作者能够生产出来安全、有效,有中国专利、有自己专利的产品,推动中国的疫苗行业。我也相信,我们国家的mRNA疫苗的研发水平会越来越高。”
第四期mRNA大咖荟《mRNA疫苗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非临床评价》就到这里结束了。此外,第五期《核酸药物/疫苗赛道的投资策略与思考》也即将上线,敬请期待!医麦客与赛多利斯将始终关注国内mRNA赛道发展,助力行业腾飞。
本 期 彩 蛋
张素行:
对于安全性评价来说,已经是临床前比较晚期的阶段,所以通常这个阶段,如果做了一些重大的药学变更,需要考察它对产品的影响以及对安全性评估的影响,可能要做一些调节的实验。如果变化特别大,无法调节的话,甚至可能要求重做安全性评价。具体要看变化对相关安全性评价的产品影响多大,监管部门对这一块儿还是比较重视的,要求非常严格。
- End -
相关文章
- 中信证券:看好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报道
- 寒潮蓝色预警:内蒙古、华北、黄淮、江淮东部等地气温下降12℃ 局部超过16℃|环球新要闻
- 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 总投资约80亿元
- 年报披露机构动向:外资UBS AG押注大消费
-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 20CM掀起涨停潮,光刻胶继续走强。
- 通讯!明天有没有机会?
- 天天热点!一剑封喉,明天大盘将长阳拉起
- 环球微动态丨是不是弄错了
- 我不喜欢你了[重生]_重生之再开始
- 碳化硅和凯龙高科的爆炸超预期 全球热头条
- 每天涨跌和过去连续涨跌的有关系吗?
- 再聊中字头
- 广誉远为何拿安宫开路?
- 天天热点评!本公司财务说明_财务说明
- 招商蛇口:2月签约销售金额225.43亿元 同比增124%:环球快资讯
- 环球即时看!万科:本公司已于3月9日以每股H股13.05港元的配售价
- 东阳、浙农签约携手开展元胡全产业链合作
- 热点!京东徐雷:百亿补贴效果超过预期
- 泸州老窖:产品动销总体较好 库存良性价盘稳定
- 动态:凯美特气:拟定增募资不超10亿元 用于过氧化氢等项目
- 50元/瓶的“玻尿酸啤酒”来了 客服:可美容保湿
- 北交所过会数量增至206家! 时隔两个月“后备军”扩容
- 海南矿业与宝武资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全年供应100万吨铁矿石
- 盘龙药业:2023年会将销售终端下沉覆盖到乡镇社区层面
- 世界观天下!董辰经理和华泰柏瑞富利混合A(F004475)调研分享
- 每日看点!切换咏
- 下跌趋势的行业如何割肉和抄底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