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播报:港股还能追吗

2022-12-12 12:15:51 来源:雪球网

$恒生指数(HKHSI)$$腾讯控股(00700)$$恒生科技指数(HKHSTECH)$


(相关资料图)

#港股右侧机会来了?该布局哪些港股基金##多家外资机构看涨中国资产##基金创作者激励#

11月初以来,港股经历了一段奇幻的旅程,曾经既跟A股跌、又跟美股跌的港股变得十分硬气,无视A股和美股,出现了一支独秀的走势,自11月1日以来,市场各主要指数涨幅(%)如下:

来源:wind 区间:2022.11.1-2022.12.9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恒生指数涨幅超过35%,恒生科技指数更是涨超50%。而在此之前的两年时间里,港股曾是跌幅最惨烈的方向,自2021年2月以来,恒生指数最大跌幅是52.7%,恒生科技指数更是高达74.4%。

是什么让港股一夜反转,更重要的是,当前的位置,港股还能追吗?本文尝试从基本面、流动性和政策面来阐述港股反转的原因,并分析这些因素能否持续。

港股是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一方面它的基本面看中国经济,另一方面由于它是汇率自由兑换的国际化市场,流动性受美元的影响较大。

说港股基本面和中国经济相关,更确切的说是和中国“内需”经济更相关,我们来看看恒生指数的成份构成:

来源:Wind

可以看出,恒生指数的主要构成是金融、消费和地产等,这些都是内需型产业。而里面的信息技术产业也就是恒生科技的成份股,阿里、腾讯、美团等,这些To C的巨无霸公司大部分业务都在国内,和中国的经济总量息息相关。

中国内需型经济的基本盘是地产及其产业链,而在2020年8月份,中国监管针对地产企业提出了“三道红线”,于2021年1月1日起执行。在这样的政策下,地产行业很难扩张,未来预期也是悲观的。

2021年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是出口,在疫情控制相对较好和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下,2021年每月的出口同比增长都动辄20%-30%。

在出口的超神表现下,中国2021年GDP同比增速高达8.1%。然而这个军功章属于出口型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和地产、消费等关系不大。代表消费等核心资产的茅指数在2021年2月份见顶,高端制造相关的“宁组合”在2021年则继续涨了一年,港股随茅指数,也是在2月份见顶。

2020年,为了应对新冠带来的冲击,美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QE),高达数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推高了全球股市,然而无限宽松不会没有代价。自2021年初开始,美国通胀有抬头的趋势,对货币政策重回紧缩的预期使得美国十年前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涨,这是全球流动性的风向标,快速上涨的美债收益率刺破了股市泡沫。

美国CPI从2021年2月份的同比上涨1.7%升到了10月份的6.2%并且没有放缓的趋势。为此,2021年11月美联储宣布开始收缩购债规模,并发出可能加息的提示。

2022年2月美国CPI同比增长7.9%,超出人们的预期,美联储于3月中旬宣布加息25个基点。到目前,美联储在2022年已经加了6次息,总共37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已经在3.75%-4.0%的区间,预计12月份还要继续加息50个基点。

1年加息425个基点,美国国债收益率直接飚到4.25%上方,这种情况下,依赖于美元流动性的港股可想而知。下图给出了美国十年前国债收益率近几年的走势:

来源:Wind

可以看出,在美债收益率加速上升时,港股见顶,而在今年11月份,美债收益率见顶后,港股也见了历史大底。

2020年发生了一件标志性事件,那就是蚂蚁金服在新股申购款都缴纳后被暂缓上市,这件事也成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监管的转折点。2020年底,ZZJ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互联网行业强监管的时代来临。2021年又出现了针对教培行业的监管。

美国方面也没闲着,SEC以审计报告不合格为由,今年以来将多家在美上市公司中国列入“预摘牌名单”。

至此,恒生科技行业成分公司经历了基本面、流动性和政策面的“三杀”,由“中概股”变成了“中丐股”,很多公司的股价直接打了一折,连阿里、腾讯这样的巨头的最大跌幅也高达80%。

先说政策面,今年5月份,官方正式提出了要支持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算是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有了新的定论。

今年8月26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退市风险也告一段落。

再来看流动性,10月份以后,美国的核心CPI数据开始有放缓的迹象,经济也出现颓势,美联储宣布11月份加息75个基点后,暗示从12月份开始放缓加息节奏,美国国债收益率见顶回落,全球流动性开始有所缓解。

最直接的推动力还是基本面因素,风起于11月份。受疫情影响,二季度GDP同比只有0.4%,10月份社融数据同比下降较多,出口同比转负,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压力较大。

11月份出了两方面的重磅政策:一个是疫情防控20条,二是支持地产的金融16条以及信贷、债券和股权三箭齐放支持房地产企业。这使得大家对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增强,高盛等机构预测中国2023年GDP增速将达到4.6%。

上面提到过,房地产行业是中国内需型经济增长的基石,港股的公司受益于这个方向,可以看出,A股的地产、白酒和港股在自11月1日以来的涨幅分别是27%、31%和35%,且走势总体是一致的。

来源:Wind

张坤的易方达蓝筹又回来了。。

此外,中国这边是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叠加地产政策发力,而美元指数本身就在回落,导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近期大幅回升,美元兑人民币由7.25的高点回落到7以下。

近一个月基本面和流动性对港股形成了戴维斯双击。问题是,还能追吗?

先说最基本的一个判断,本次港股是反转而非反弹。通过上面的分析,几种极端的因素同时出现才造成了港股近两年的惨烈走势。任何一个因素都是核弹级别的,当前这些因素都在边际改善,情况不会变得更差了。

所以港股已经见了历史大底。代表性股票腾讯的股价只有在10月25日和31日盘中短暂跌破200元,没有哪一天收盘在200以下的。短短一个多月,股价已经迅速回到了325。

现在反弹到哪个阶段呢?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0年3月份的0.58%一路涨到了今年10月20日的最高点4.24%,整整涨了366个基点。而现在最新的收益率是3.57%,才回落了67个基点,这绝不会是长期的状态,向下的空间依旧很大。过去10年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平均值为2.12%。

从基本面的角度,我们要考察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经济特别是内需领域是否真的能如预期的复苏,二是会不会出台更多的刺激政策,这对于股价来说是新的催化剂。

近一个月以来,疫情防控政策变化可谓大超预期,12月7日继续出台了优化防控措施的“新10条”,可以预期我们从疫情中彻底走出来也就是接下来几个月的事情。

从近期政策的力度和频度来看,恢复经济发展已经成了首要目标,可以预期更有力度的政策落地。如果说过去几年是以“去杠杆”、“三道红线”为代表的金融紧缩周期,那么本次地产政策的“三箭齐发”则代表着金融扩张周期的开始。中国明年达成预测的4.6%甚至更高的经济增速是可以期待的,我们有足够多的政策和工具。

今年11月份的出口同比下降8.7%,继10月份以来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同比下滑,明年出口不太可能像21年那样成为拯救中国经济的白衣骑士了。在外需减弱的背景下,稳住内需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内需经济中,房地产和消费是基础。

先救房地产企业后,下一步是改善需求端,预期还会出台更多从需求端刺激房产和消费的政策。从这个角度来看,接下来茅指数可能会跑赢宁组合,而港股是跟随茅指数的。

对于过去一个多月港股的涨幅,很多人是一脸懵的状态,重仓抄底的人极少。试问多少人买到了200元以下的腾讯,而腾讯在200附近时恰是市场最悲观的时候,多少人敢重仓抄底?不可否认,过去一个月可能是港股弹性最大的阶段,但也必然是参与的人极少的阶段。

不必为自己没有抄到大底而懊悔,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的港股仍然极具配置价值。今年以来,恒生指数依然下跌14.9%,恒生科技依然下跌22.9%。恒生指数在全球各大主要指数中市盈率依旧是最低的:

来源:Wind

而我们要是考察恒生科技指数近两年的月线,当前是追高还是抄底还真不太好界定:

来源:雪球

虽然不能以跌幅来判断涨幅空间,但数学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一个跌了75%的品种,涨50%后依然跌了62%。

布局港股基金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均衡配置,长期业绩不错的主动管理型沪港深基金,另一种是配置恒生科技单个行业的高弹性基金。

最近最猛的一只沪港深基金是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该基金自11月1日以来涨幅高达惊人的59.9%,观其持仓,以港股地产为主,港股的弹性大不是盖的,像旭辉控股集团这样的公司在11月11日单天涨幅高达72.2%。

有意思的是,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何琦曾因为前三季度净值回撤过大而在季报中写下诚恳的道歉信(他管理的基金年内最大跌幅为52.4%):“这一年来,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心态,一是过于天真;二是止损不够坚决;三是对于周期缺乏足够的认识。”并且在分析末尾表示,这是他作为基金经理最大的投资败笔,对于今年净值大回撤,非常抱歉和难过。

不知什么原因,10月28日基金公司又发公告,修改了基金的三季报,将道歉内容删了。11月1日以后,这只基金封神。。网友戏称:“基金大涨,经理霸气收回道歉”。

我想说的是,市场确实难以琢磨,在最低谷的时候,基金经理也是迷茫的,更何况普通投资者 。能吃到这波港股涨幅的投资者大多是亏钱的,因为大概率是前期套牢的那一批,没有只吃肉不挨打的好事,投资要放平心态和预期。

在连续大涨后,短期出现回调是正常的,但我们已经分析出港股已经是右侧投资的结论,如果大家接下来要布局港股,下表列举了部分表现优秀的均衡配置主动管理基金及布局恒生科技的高弹性品种:

来源:Wind

@今日话题@雪球创作者中心

关键词: 恒生科技 恒生指数 中国经济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中信证券:看好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报道
中信证券:看好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报道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海外激光雷达龙头厂商Luminar早先......更多>

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 总投资约80亿元
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 总投资约80亿元

据“温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9日,由青山实业旗......更多>

年报披露机构动向:外资UBS AG押注大消费
年报披露机构动向:外资UBS AG押注大消费

目前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更多>

排行推荐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比亚迪也开始降价了?3月9日,比亚迪官微信息显示,3... 更多>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近日,改版后的舞台剧《西安千古情》在西安浐灞生态区... 更多>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大家久等了,今天下午有几位行业老友来到了板哥的城市... 更多>
20CM掀起涨停潮,光刻胶继续走强。
20CM掀起涨停潮,光刻胶继续走强。
指数方面,三大股指全线低开,此后大部分时间围绕昨日... 更多>
1988 年 可口可乐 VS 2023 年贵州茅台
1988年,老巴投资可口可乐时,美国国债收益率为8%左右... 更多>
今头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曰君君臣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处)
1、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2... 更多>
为啥最近主动基有点不太行
$银华天玑-悄悄盈(TIA05031)$$银华天玑-年年红(TIAA04... 更多>
ChatGPT对中国神华的价值分析惊艳,三年来生产成本变化率才0.6元/吨。也不知是对是错,一笑了之。-观焦点
价值投资是一种长期和安全的投资方式,它关注的是公司... 更多>
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2022年度收益分红大比拼,谁是铁公鸡?
平安银行3月8日发布2022正式年报了,因为之前发布了业... 更多>
每日速讯:沃森钱少事大布局RNA技术平台
今日@云端上的777启发我,关注国内mRNA研发和产能布局... 更多>
科达制造携手福建大田建负极材料产业园 总投资11亿元
科达制造(600499)消息,3月7日,“科达(大田)新材料... 更多>
全球热点评!容大感光:光刻胶销售占比依然很小 对公司的利润贡献很有限
容大感光(300576)公告,经公司自查,截止2022年1-9... 更多>
茅台市值第一宝座将易位?中国移动仅差1.5个涨停,年内市值增幅榜复盘,这两个行业“大象”常舞
今日(3月9日),通信服务板块再度活跃,多只个股续刷... 更多>
天天微动态丨东方国信:已有技术储备 届时会推出自有类ChatGPT模型
东方国信(300166)3月9日在互动平台表示,据预测工业... 更多>

达达集团携手京东发力同城零售,京

理性清醒务实稳健_当前速读

听说雪球结构化产品又火了?这些你

自动网格交易日记:第298天

快播:汽车行业从来没有这么卷过

澳弘电子:在高频高速通信领域具有

世界报道:易华录与遂宁数字产业集团

永鼎股份:不涉及“室温超导”相关

银保监会部署开展为期六个月不法贷

比亚迪海洋网两大主力车型开展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