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文:成长性银行股的两种选股思路
2022-12-04 22:14:38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今年A股二级市场上表现最好的2支成长性银行股就是江苏银行和成都银行了,也是全部A股上市银行42家中表现最好的银行股,整体来说市场还是偏好成长多一些,其它估值较低,增速一般,股息率较高的价值型银行股也比大盘走势强,许多也获得了正收益,大都跑赢了沪深300指数(-21.65%),临到年尾,伴随着管理层提出的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和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的开展,超低估值的银行股理应会受到市场的重视,估值回归也有可能逐步实现。现在拿着低估的银行股的投资者应该心里非常踏实,而拿着高估的赛道股的投资者就要小心了,在我们A股市场,政策导向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谁不理解这一点,教育培训、网络平台行业中概股的公司走势就是写照。
机构主力对政策的把握比我们散户敏感的多,调仓换股的坚决性也比我们散户果断,如果一个行业或个股主力出货后,随后而来的就是快跌、阴跌,机构走人,股价大跌,股东人数大幅增加,下跌趋势形成后想再走强没有个2-3年不可能实现,所以对于那些股价回调到半山腰,估值还在30-50倍PE的基金重仓股、赛道股、高景气行业高位股现在买入就是当翠绿的韭菜,就是当接盘侠、就是接下跌中的飞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至于长期拿着银行股的银粉都是对估值比较敏感的,现在去买从高位下跌中标的的可能性不大,长期持有银行股的一般看不上其它行业的股票,更别说估值还高高在上的被基金抱团炒作过头的基金重仓股了。买银行的有两类投资者,一类就是以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收息分红为主的稳健型投资者,还有一类以成都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等成长性银行为主的进取型投资者。
今天我们重点讨论的是成长性银行股投资者中的2两种选股思路,成长性大家的观点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在同等条件下自然越高越好。分歧主要在于对银行资产质量把握上面。
以雪球@太原为代表的观点是:在选成长性银行股上面,以“业绩+资产质量“为抓手,甚至把资产质量放在选择银行股的首要考虑因素,如果哪个银行资产质量出现超出预期的不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把它抛弃;其选择的代表银行就是成都银行,近2年业绩增速年年高增,资产质量年年大幅改善,主要是其产生的坏账比较少,每年提取的信用减值大都变成了拨备,所以资产质量指标能年年提升。其重仓的成都银行这两年也为其带来了较高的收益;其时不时的整理出来的各银行股数据也让许多银粉收益匪浅,也受到了雪球上许多银粉的称赞和尊重。
以雪球@知易行难大叔为代表的观点是:在选成长性银行股上面,以“业绩+性价比”为抓手,同时兼顾资产质量,特别看重银行的业绩和性价比,看重银行的综合运营能力,而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方面则有所容忍,其逻辑是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产生一定的坏账是正常的,只要其收益能覆盖风险,在每年的营收中,把产生的坏账核销掉还能保持业绩的高速增长,并且资产质量各项指标能保持稳定最好有所提升,估值比较低、性价比比较高,就是一个好银行,其每年大量核销的坏账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就像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吐故纳新,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正常的银行;而对于不产生或仅少量产生坏账的银行则有一定的戒心,甚至怀疑有作假的嫌疑;其选择的代表银行就是江苏银行,近2年业绩增速也是年年高增,资产质量也是年年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比成都银行改善幅度还是小了很多,主要是其产生的坏账比较多,每年提取的信用减值一大部分用于核销坏账,所以资产质量指标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其重仓的江苏银行这两年也为其带来了较高的收益,其经常发表的一些数据和投资逻辑也让许多银粉收益匪浅,也受到了雪球上许多银粉的称赞和尊重。
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价值投资的魅力也在于此,不同的标的,不同的路径都可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太原在银行股投资上面能形成这样的认知,获得这样的收益也是他长期跟踪钻研A股上市银行基本面的结果,许多银行的数据都连续跟踪了10多年,虽说他现在重仓成都银行,但对其它各个银行的各项数据、优缺点也是顺手拈来,非常熟悉,对杭州银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等有自己独特的见识,对张家港行、江阴银行、无锡银行等农商行也有自己的见解,就是对齐鲁银行、厦门银行也有自己的看法,我通过交流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其过去在兴业银行上面也有几年不涨的经历,这种“业绩+质量”选银行的思路是符合市场实际的,也应该是机构配置银行的方式之一,今年基金对这类成长性银行股也是持续加仓。现在雪球上许多银行股投资者深受他的影响,挑选出了成都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等。
同样@知易行难大叔在银行投资上更是沙场老将,金融专业科班出身,银行业十几年的从业经历,在股市中受过毒打,吃过大肉!!投资收益远超普通基金经理,实战经验非常丰富,其过去重仓的南京银行也是银行业长牛股之一,包括现在的江苏银行,性价比可以说是A股上市的银行股中顶尖的,他的思维方式、投资逻辑等有时需要用第二层思维才能理会,其对银行业各项业务开展、风险控制、竞争优势、收益来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也从他身上学到许多知识,其对江苏银行、平安银行等的看法颠覆了我原来对它们的认识,银行经营成功可以有各种模式,我感觉自己对银行业的理解还非常欠缺,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补充。其在雪球上也是影响了一大批银行股投资者,单吊或重仓江苏银行的投资者也非常多。其对其它银行如农业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等都有自己的看法,也乐于分享自己对各个银行股的看法,其选股思路也是获得了很大成功,也是机构配置银行股的方式之一,今年机构特别是公募基金对江苏银行也是大幅增仓,股东人数也是大幅减少,大股东也是持续增持,江苏银行可能会成为第一家可转债强赎的银行股。
现在问题来了,在现在这个阶段,如何配置成长性银行股?
我大致看了一下,成都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等市盈率在6倍以上,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市盈率在4倍以下,资产质量有点问题的估值便宜了一半以上,还真不好选,这就看每个人对投资标的的理解和其投资逻辑是否认可了。我个人理解需要自己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自己是否相信成都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财报所披露的数据,特别是成都银行,你周围的银行都不好,就你一支独秀,凭啥?并且还有股东时不时减持,这也是许多银粉不选成都银行的原因;我通过翻看成都银行每年每季的报告和观看成都银行举行的几次业绩说明会,对成都银行的发展历程、区位优势、大股东的支持、管理层的坦然应对有了自己的认知,我个人的意见是相信成都银行管理层,选择相信财报数据。但我确实没有去现场调研过,如果管理层造假,我想就是自己现场去了也不会得到真实的数据,所以我不会单吊成都银行一支银行股,给自己留一个容错的空间。对杭州银行、苏州银行等成长性银行股一样选择相信,分散配置。
银行股的财报整体来说还是比较规范的,历史上A股上市银行股中最严重的就算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虚构公司美化不良了,最后直接导致了浦发银行行长的入狱,可见造假的不良后果,我们A股上市的银行股基本大都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控股,管理层所占股份并不多,通过造假获取收益的性价比太低,同时管理层与机构合谋操纵股价也比较少见,其它行业或个股常见的“K线在前,公告在后”信息提前泄露的现象也不多见。你看成都银行今年几次财报公布前市场预期的不良、关注大增,股价下跌,而正式公布后与市场预期反而相反,股价又会涨回去,说明了没有机构提前个人投资者获得财报消息。
2、江苏银行由于每年通过核销大量不良,也能保证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有所改善,财报造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现在超低的估值,超高的性价比,也是值得重点配置的好银行,我也是对它长期跟踪,已经进行了配置,继续拿着就行了,然后跟踪2022年年报、2023年1季报,如果业绩增速还能保持在银行股前列,资产质量还能保持稳定或有所改善,股价未大幅上涨,继续持有就行,如果以上几个条件不符合了,调仓换股就行了,更换更有性价比的银行就可以了。
我个人也是长期持有银行股,感觉市场对银行的资产质量还是比较重视的,资产质量的好坏变化对股价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就像张家港行,今年半年报业绩增速也不低,仅关注类贷款增加一些,新生不良有所抬头,不良逾期比提高了一点,市场就以大幅杀跌来对待,而到3季报公布后,业绩和资产质量又有所改善,股价才又恢复上涨趋势,同理江阴银行3季报仅关注类贷款增加一些,资产质量改善有所减缓,市场也以大幅杀跌来对待。当然这都是市场短期的情绪,如果长期其能保持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稳步改善,股价早晚会反馈出来。最终还是要落脚到银行的长期竞争力上面,就是能保持持续的中高速成长和持续了资产质量改善,至少不能倒退,或则平安银行的股价走势就是前兆,这也是我虽然一直持有江苏银行,但始终不敢对它重仓的原因。内心还是担心每年100多亿的坏账核销和产生,它不是一年是这样,而是几乎每年都这样,这就是它的经营方式决定的。现在营收高,还能在核销坏账的基础上保持业绩增速,回报股东也不低,到了市场环境更恶劣的时候,如果产生的坏账更多,需要拿出更多的信用成本来对冲,到时业绩增速及回报股东都不可持续,当然这也仅是我个人的担心,管理层应该也能想到。总之市场对江苏银行的资产质量控制还是有所担心,这才把这家业绩增速30%以上,资产质量还有所改善的银行估值压到3倍多市盈率,股息率6%左右的原因,最后能否进行估值的大幅修复,还得等其可转债强赎后,其业绩增速能否持续高增,资产质量能否有所改善来决定的。那我就安心拿着,持续跟踪吧。
3、再一点就要弄明白成都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等是如何实现业绩高成长,资产质量改善大的,就是其经营的可持续性如何?今后能否保持,过去的业绩仅能代表过去,今后的经营成绩才对股价都引领作用。我研究了兴业、宁波、招商等银行,在其业务发展的初期和中期,都有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期,如果上市的银行抓住了这个发展机遇期,在其规模扩张的时期,在天时、地利、人和各条件配合下,实现一段5年以上的高速成长也是可行的,同时资产质量还能有所提高。等银行到了一定的规模,成长性自然变慢,资产质量改善也不容易有大的突破,你看六大行是不是这样,兴业、招商也是这样。成都、杭州、苏州背靠经济发展良好区域、当地政府和大股东也是大力支持、政金业务、大基建业务也是对其倾斜,管理层也是干劲十足,都制定了几年发展规划和战略,从这三家净利差、净息差来看,也确实不高,开展的大多都是低风险低收益的项目,产生的坏账较少也有一定的道理,今后也应该能维持,同时它们也会开展各项其它如理财、债券发行、基金公司设立、消费金融、小微小贷业务等,宁波银行所走过的道路它们都会走,有的可能还能走的更好。由于资产质量已经达到了优秀银行行列,今后也不需要再计提大量的信用费用,业绩成长性和资产质量确定性还是更大一些。总之,我个人对以上几家银行还是比较认可的。也都有持仓,拿着心里还是更坦然一些。
4、还有一种挑选成长性银行股的思路,就是雪球大V@翼虎提出的银行股分段法,对银行股根据资产质量所处的状态进行1-5段的分类,阶段1:不良持续处理;阶段2:不良逐步出清;阶段3:拨备大增利润增长;阶段4:释放利润高增长;阶段5:利润释放结束纯内生增长;
银行股价腾飞也基本上就在不良出清之后的后阶段3和阶段4!!!实际上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利润连续多年高增长,高增长是股价持续上涨的源头;好的银行总有那么三五年黄金时期,我们要抓的就是拿住这几年,滚动操作即可。
我们看一下,杭州银行处于阶段4、成都银行处于阶段3、江苏银行处于阶段3、苏州银行、南京银行处于阶段3-4,其它江浙一带的成长性农商行如张家港行、常熟银行处于阶段3-4、江阴、无锡、苏农银行处于阶段3;都具有较好成长性和可操作性。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处于阶段5、已步入成熟阶段了,成长性自然会有所降低。
按@翼虎的分类,江苏银行和成都银行都是处于阶段3,都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是不是又殊路同归了,其实市场上成长性高、潜力大的银行股也就是那几个,对自己不较真的投资者完全可以把自己认可的成长性好银行分散配置,就能大幅跑赢银行股指数。
5、我采取的就是“”业绩+质量+机构”三者相结合的办法,也就是首先要求所选标的“业绩增速要高+资产质量改善明显或保持优秀"这个内因符合要求,这从每季的财报上很容易找出来,另外还得有机构开始关注开始进入或批量入场,这从股东人数变化、公募基金和北上资金持仓占比可以看出来。这是外因,最终股价的涨跌还是机构资金说了算,没有机构的介入,低估的可以低估很久。三个条件符合了,我们提前逢低潜伏进去,分散配置即可,至于股价何时上涨,那我们个人决定不了,安心持仓等着就行了,也不等瞎等,每到一个季度财报出来后,从新核查一遍,根据条件再适当调仓一下即可。如果自己持仓的哪个标的大涨大跌了,也是调仓换股的好时机,换仓的标准就是根据基本面的变化。
以上关于银行股股价涨跌、业绩增速、基本面变化,及采取的方法都是我个人的主观判断,由于我本人的认知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同时感谢太原、翼虎、知易行难大叔对银粉银行股知识方面的无私传播;里面的很多个股也都是我的持仓,也都是我真实的想法,难免有屁股决定脑袋之嫌,其他人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 中信证券:看好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报道
- 寒潮蓝色预警:内蒙古、华北、黄淮、江淮东部等地气温下降12℃ 局部超过16℃|环球新要闻
- 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 总投资约80亿元
- 年报披露机构动向:外资UBS AG押注大消费
-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 20CM掀起涨停潮,光刻胶继续走强。
- 通讯!明天有没有机会?
- 天天热点!一剑封喉,明天大盘将长阳拉起
- 环球微动态丨是不是弄错了
- 我不喜欢你了[重生]_重生之再开始
- 碳化硅和凯龙高科的爆炸超预期 全球热头条
- 每天涨跌和过去连续涨跌的有关系吗?
- 再聊中字头
- 广誉远为何拿安宫开路?
- 天天热点评!本公司财务说明_财务说明
- 招商蛇口:2月签约销售金额225.43亿元 同比增124%:环球快资讯
- 环球即时看!万科:本公司已于3月9日以每股H股13.05港元的配售价
- 东阳、浙农签约携手开展元胡全产业链合作
- 热点!京东徐雷:百亿补贴效果超过预期
- 泸州老窖:产品动销总体较好 库存良性价盘稳定
- 动态:凯美特气:拟定增募资不超10亿元 用于过氧化氢等项目
- 50元/瓶的“玻尿酸啤酒”来了 客服:可美容保湿
- 北交所过会数量增至206家! 时隔两个月“后备军”扩容
- 海南矿业与宝武资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全年供应100万吨铁矿石
- 盘龙药业:2023年会将销售终端下沉覆盖到乡镇社区层面
- 世界观天下!董辰经理和华泰柏瑞富利混合A(F004475)调研分享
- 每日看点!切换咏
- 下跌趋势的行业如何割肉和抄底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