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3, 2022 防控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吗?别幼稚了!

2022-12-03 20:13:17 来源:雪球网

$康希诺(SH688185)$ $万泰生物(SH603392)$ $丽珠集团(SZ000513)$

周末了,码点字儿大家娱乐一下。写的越多,越细致,越容易被有心之人刻意断章取义,歪曲转述。还是说一半,留一半,显得更为高深莫测一些。


(相关资料图)

信息对称本该是市场有效的基础,因而,我们的市场环境中,个人投资者天然处于劣势。

自GZ,TJ多地的措施调整,被解读为全面fangk,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象和少数人的刻意解读而已。针对o株低毒力的特性,早已是共识,并不是孙副总的会议,或是人日的文章改变了virus本身。错误的是将原始株和未建立免疫屏障前的措施延续到当前,放弃掉正常的经济生产,才是多输的局面。

因此,早在《新二十条》发布会时,我当天所写的文章里已经解读,Nov.12联防联控发布会的一些要点总结 ,之后Nov.13《New 20articles》后的医药行业标的选择逻辑 中都论述过。“精准科学,重在于防”。目前看来,我文中的判断已逐步得到验证。包括后续几篇长文,对板块轮动和个股分化的判断,也基本在线。也很早就提出第四针或许叫“第二针加强”。不具表,避免给不希望小散看到我这些言论的人以抹黑我的理由。

如果支撑你的逻辑,是所谓的“松和紧”,那这与我过去所抨击的很多水军故意“泛化”观点,以主观的感受来评估锱铢必较的金融市场是一件极其幼稚且可笑的事情。

熟悉我的都知道我是康希诺的死多粉。很多球友之前找我按计算器,我说不着急,让子弹飞一会儿。那以昨晚在社交网络疯传的那张首都的吊机吊起“核酸检测点”的照片时,我觉得是时候可以开始按计算器了。数据是我随手查的,喜欢尽调的朋友帮我去核实下。

附上一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的文章 大疫有大治——2020年卫生财政支出分析,另一篇今年的文章 去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超7.5万亿,谁在买单?抗疫花了多少?

2019年,GDP98.65万亿,国家财政收入19.04万亿,医疗卫生总支出6.5万亿;

2020年,GDP101.36万亿,国家财政收入18.29万亿,医疗卫生总支出7.2万亿;

2021年,GDP 114.37万亿,财政收入20.26万亿,医疗卫生总支出7.5万亿;

细致的关于重大公共卫生费用增长之类,在中财院的文章中可见一斑。我免费码字的,就不做详细的数据分析了。按常识来说,可以将费用分为“XG”与“非XG",集合日常经验就医频次的减少,与实际XG相关低入院率,可见在过去三年中,用于”XG防控“的费用占比是逐年增高的。就2021年,有数据推测,单核酸花费为1.2-1.7万亿,而我们接种34亿次的疫苗费用,仅为1200亿。

所以,如果我们回到“科学精准,重在于防”的原则上,那我们要使用卫生经济学的方法来预测未来的政策走势。当前政策转向的背后是什么?

经济与财政的角度,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1.前期防控措施背后的机会成本(GDP);

2.财政收入的机会成本;

3.防控费用投入的压力所导致的。

因此,对应到股市中,XG疫苗概念与fangkai概念从来都是并行不背的,这也是前交银洪首席防风后的次日大涨,XG疫苗与消费旅游是同时起飞的原因。相隔数周,当政策转向,而疫苗接种尚未落实前,对于国外的科学防控经验变了?还是我们突然变成一个喜欢180度大转弯的ZF了?主张过去极端政策合理,与声称当前180度转向的声音,其实都是市场里的同一群人发出的罢了。

在virus影响彻底消失前,如果有人拿flu与omicron的病死率等同于两者带来的卫生经济影响,就明显以偏概全了。如果我们认同,目前海外2-3针booster的经验是科学合理,并取得逐步正常化的结果的。也就意味着我们认同更为高效的新冠疫苗加强是正常化的前提的话。我们再来看对于XG疫苗之前是否“赚钱”的疑问。

如果疫苗的接种可以让社会回复正常化,潜在可带来的GDP恢复预计会在3%(保守估计),即3万亿左右,全国财政收入预计可增加5800亿。从目前几个大市取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公共场合的通知来看,如果全国推行,单核酸频次减少一半,至少可预留出来5000-8000亿,带来1.1-1.4万亿的财政增幅,3万亿的GDP增长。

康希诺宇博士开会时候说的,“如果大家都吸一口能够阻断传播,这个疫苗所有的费用,一天GDP(按2021年GDP,每天GDP3100亿)可能就补回来了”。按我上述的简单测算,3000亿的有效疫苗接种,可以带来1.1-1.4万亿的财政结余,3万亿的GDP恢复。你还会觉得博士说出这句话,是没有测算过的吗?

而3000亿的疫苗接种费用,如果按10亿人接种,1人一针,每针300元,1人2针,每针150元。如此,你还会觉得,疫苗没有利润?而这,只是国内市场而已。

核酸检测的减少,是为了给高效的疫苗接种留出预算空间,这才是“科学精准”过渡到正常化的唯一途径。

最后,附上官方对于BJ全面fangkai的回应:

下周见~~

关键词: 财政收入 疫苗接种 机会成本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中信证券:看好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报道
中信证券:看好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和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报道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海外激光雷达龙头厂商Luminar早先......更多>

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 总投资约80亿元
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 总投资约80亿元

据“温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9日,由青山实业旗......更多>

年报披露机构动向:外资UBS AG押注大消费
年报披露机构动向:外资UBS AG押注大消费

目前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更多>

排行推荐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比亚迪变相降价!两大主力车型最多减8800元 汽车“降价潮”来了?
比亚迪也开始降价了?3月9日,比亚迪官微信息显示,3... 更多>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改版复演:天天速看
近日,改版后的舞台剧《西安千古情》在西安浐灞生态区... 更多>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明天将会迎来变盘?来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大家久等了,今天下午有几位行业老友来到了板哥的城市... 更多>
20CM掀起涨停潮,光刻胶继续走强。
20CM掀起涨停潮,光刻胶继续走强。
指数方面,三大股指全线低开,此后大部分时间围绕昨日... 更多>
1988 年 可口可乐 VS 2023 年贵州茅台
1988年,老巴投资可口可乐时,美国国债收益率为8%左右... 更多>
今头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曰君君臣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处)
1、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2... 更多>
为啥最近主动基有点不太行
$银华天玑-悄悄盈(TIA05031)$$银华天玑-年年红(TIAA04... 更多>
ChatGPT对中国神华的价值分析惊艳,三年来生产成本变化率才0.6元/吨。也不知是对是错,一笑了之。-观焦点
价值投资是一种长期和安全的投资方式,它关注的是公司... 更多>
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2022年度收益分红大比拼,谁是铁公鸡?
平安银行3月8日发布2022正式年报了,因为之前发布了业... 更多>
每日速讯:沃森钱少事大布局RNA技术平台
今日@云端上的777启发我,关注国内mRNA研发和产能布局... 更多>
科达制造携手福建大田建负极材料产业园 总投资11亿元
科达制造(600499)消息,3月7日,“科达(大田)新材料... 更多>
全球热点评!容大感光:光刻胶销售占比依然很小 对公司的利润贡献很有限
容大感光(300576)公告,经公司自查,截止2022年1-9... 更多>
茅台市值第一宝座将易位?中国移动仅差1.5个涨停,年内市值增幅榜复盘,这两个行业“大象”常舞
今日(3月9日),通信服务板块再度活跃,多只个股续刷... 更多>
天天微动态丨东方国信:已有技术储备 届时会推出自有类ChatGPT模型
东方国信(300166)3月9日在互动平台表示,据预测工业... 更多>

达达集团携手京东发力同城零售,京

理性清醒务实稳健_当前速读

听说雪球结构化产品又火了?这些你

自动网格交易日记:第298天

快播:汽车行业从来没有这么卷过

澳弘电子:在高频高速通信领域具有

世界报道:易华录与遂宁数字产业集团

永鼎股份:不涉及“室温超导”相关

银保监会部署开展为期六个月不法贷

比亚迪海洋网两大主力车型开展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