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人均消费下降?用数据和逻辑,还原真相

2023-05-08 16:23:09 来源:雪球网

文化旅游部有这样一组数据:2023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2019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

有人根据这组数据,有这样的一个简单粗暴的解读:


(资料图)

计算全国人均旅游消费, 2023年为540元/人次,2019年为603元/人次,下降了10.5%,说明我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下降了。

这似乎和五一期间我们听到的新闻很不一样啊,到处都在传酒店涨价、机票涨价、火车票售罄,怎么人均消费就下降了呢?

人均540元的消费额,可能也就够买个单程高铁票吧,这数据之间巨大的差异,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就喜欢较真,一较真就要找数据,再摆逻辑,我们来看一下究竟是怎么个情况。

首先我们注意一下文旅部发布的数据的口径,其中关于人次的描述上,今年用的是“旅游出游人次”,而2019年用的是“旅游接待人次”,统计口径不一致,里面必然会带来差异,比如五一我开车走高速带着家人郊区一日游,可能会被统计到“旅游出游人次”,但未必会被统计到旅游接待人次上。所以,口径的不一致,就会引入较大的偏差。

好吧,就算咱们不考虑口径偏差的话,咱们再来看看数据结构上的变化。

据新华社记者5月3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五一”假期期间(4月29日至5月3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27019万人次,具体来看,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088.1万人次,公路预计发送旅客16309万人次,水路预计发送旅客680.4万人次,民航预计发送旅客941.5万人次。

预计全国高速公路流量累计31045.94万辆次,日均6209.19万辆次。

我们看看同比2019年的增幅情况:

总人次的增幅:2.74亿/1.95亿=1.40,意味着增幅高达40%!

再看分项的增幅。

铁路:2019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量为7270万人次,2023年同比2019年增幅24.5%,低于总人次增幅。

民航:2019年五一放假四天,5月1日-5月4日,民航运输旅客691万人次,2023年同比2019年增幅36.2%,依然低于总人次增幅。

2019年的水路人次,我没有找到对应数据,但是鉴于水路人次占总人次的比例仅有2.5%,对总人次增速的贡献也是微乎其微了。

各分项数据增幅都低于总人次的增幅,如果不是统计口径上存在差异的话,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了,一定是公路出行人次大幅增长,从而稀释了人均消费。

我们再结合五一出行时的一些其他方面报道,就很容易理解这种现象了。

首先是机票价格同比19年大幅上涨。无论是携程提供的数据来源,还是去哪网提供的数据,给出的结论都差不多,那就是今年五一期间的单程机票价格均价,同比2019年大幅上涨接近40%!动辄2000元的机票价格,一家三口一个往返就是12000元,就是在疫情前,能承担得起这样消费额的家庭也不多。然而尽管价格如此昂贵,今年民航出行人次还是相比2019年增长了36.2%,这不正说明了我们的消费实力和消费欲望都还在吗?

其次是高铁史无前例的售空。五一前夕,上海虹桥高铁站发布公告,通往全国各地的所有线路的所有座次的高铁票,全部售空!

这是消费实力不足吗?这是消费已经溢出了呀!

人们如果不想长假光憋在家里的话,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公路出行了。这就是长假期间,出行人次暴增,人均消费却下降,背后的真相。

因为三年疫情,确实给很多家庭带来了较大的财务上的伤害,一些人盼望着国家给以一定的抚慰,所以看到人均消费力下降这样被挖掘出来的数据,很快就得到了大量的传播。人们总是愿意相信他们原本就存在的观点,而忽略了其他一些事实。

相比之下,我们如果看数据的全貌,会发现:

1. 消费总额同比2019年大幅增长,今年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而2019年同期是117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8%!

2. 铁路出行人次同比19年大幅增长24.5%,火车票价格总不至于下降吧,所以铁路收入增幅只会比这更高!

3. 民航出行人次大幅增长36.2%,机票价格又大幅增长近40%,那么民航收入大幅增长近80+%!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今年民航日均人次同比19年增幅大幅落后于铁路,说明民航正在把旅客往铁路上赶,五一假期短缺乏腾挪空间,铁路溢出的旅客被迫接受高票价,暑运腾挪空间大,没有溢出客流,所以民航高票价无法维持。

首先我们看下数据,民航日均发送旅客量同比2019年增长了8.9%,确实远不及铁路24.6%的增幅,但是别忘了,铁路出行旅客全部都在国内,而民航却包含了国内和国际,今年国际航线由于各种原因,恢复率还很低。

如果单独分析国内航线情况的话,2023年五一假期的国内航线航班量与旅客运输量分别较2019年增长了168%和132%,国内航线旅客量的增幅远远大于铁路的增幅!

$春秋航空(SH601021)$$中国国航(SH601111)$$京沪高铁(SH601816)$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五一人均消费下降?用数据和逻辑,还原真相
五一人均消费下降?用数据和逻辑,还原真相

文化旅游部有这样一组数据:2023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更多>

宋都锂电池对标国轩高科!
宋都锂电池对标国轩高科!

宋都全面转型储能、新能源、风电、光伏已经昭然若揭!......更多>

万亿银行再现2015年盛况,A股的牛市真的来了吗?赶紧提醒几句! 世界滚动
万亿银行再现2015年盛况,A股的牛市真的来了吗?赶紧提醒几句! 世界滚动

今天A股中字头疯狂了,好几个千亿大盘封板,甚至万亿......更多>

天天观点:瑞银:将中国全年GDP增长预测上调至5.7% 人民币将稳步升值
天天观点:瑞银:将中国全年GDP增长预测上调至5.7% 人民币将稳步升值

在消费反弹带动下,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复苏强于预期,瑞......更多>

排行推荐

邬贺铨:应该主动迎接IPv6主导的互联网时代 通过IPv6提升数据安全能力
邬贺铨:应该主动迎接IPv6主导的互联网时代 通过IPv6提升数据安全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会上提出,随着数据上升为重要... 更多>
中金公司:公开发行100亿元公司债券获得注册批复_世界观点
中金公司:公开发行100亿元公司债券获得注册批复_世界观点
中金公司公告,证监会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 更多>
全球观察:天邦食品:4月商品猪销售收入7.38亿元 环比下降16.41%
全球观察:天邦食品:4月商品猪销售收入7.38亿元 环比下降16.41%
天邦食品公告,4月份销售商品猪45 68万头,销售收入7... 更多>
贵州:提高双缴存职工家庭购买首套住房和多子女家庭购房贷款额度
贵州:提高双缴存职工家庭购买首套住房和多子女家庭购房贷款额度
贵州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近日发布两则通知,提高双缴存... 更多>
节能风电: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建工程有80万千瓦 预计在今年至明年内陆续并网投产_新视野
节能风电表示,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建工程有80万千瓦... 更多>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1万亿元|环球观焦点
截至目前,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 1万亿元,其中沪市成... 更多>
山河药辅:目前订单和市场较稳定 微晶纤维素等部分品种仍供不应求
山河药辅5月8日在机构调研中表示,目前来看,订单和市... 更多>
秦刚将访问德国、法国、挪威 环球今亮点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宣布:应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法国外... 更多>
【世界新视野】今日电池级碳酸锂上涨10000元/吨,报价重回20万元之上
今日电池级碳酸锂上涨10000元 吨,报价重回20万元之... 更多>
全球微资讯!【新机】Redmi Note 12R Pro上市 12GB+256GB 1799元
RedmiNote12RPro新品上市,12GB+256GB售价1799元,共... 更多>
【融资事件】上门洗车服务平台“点点达洗车”完成1.2亿人民币战略投资
5月8日消息,近期国有企业、中铁十八局的子公司:国能... 更多>
每日时讯!显卡2g+4g_显卡2g和4g有什么区别
1、4G独显可以储存比2G独显更多显卡芯片处理过或者即... 更多>
2023“东方第一港”正式开关通航
5月7日上午,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港出发的“PT706号... 更多>
世界新消息丨T112次
T112 113、T114 111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浙江省会... 更多>

最新国际白银价格是多少(2023年5月

全球快报:美原油交易策略:经济衰退

河北实施7项主要任务发展能源电子产

泰晶科技:MHz和有源产品具较强竞争

嘉会医疗与商汤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宁德时代申请电池品牌ENERQ商标 环

【环球热闻】满足数字化转型和供应

【环球热闻】正元智慧23Q1业绩会

投资要有逆向思维 当前关注

这才是 “底仓基金”,应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