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反腐,一批医药代表会吃牢饭吗?
2023-08-01 10:35:10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周末到宁波浪了一圈,三天没码字,想写的太多,反而没有了重点,就直接捞干货吧。
先看百万实盘部分(基金实盘发在另一个公号,其他实盘只发收益率和交易截图)
截止到今天,这个盘今年盈利约33.5万,收益率算站上20%了。
【资料图】
但是今年投资指数基金的盘子收益率要高得多得多,主要是去年十一月一直买进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在收益率为30%到35%之间的时候清仓,全部买进恒生科技和中概互联了,目前收益率在20%左右,这样计算指数基金部分我今年的盈利约56%左右。
谁说指数基金的收益率就一定不如股票呢?
作为一个业内人士,我说三个基本观点:今年的储蓄险卖的实在是太好太好了;固定利率产品来说,可能我们这代人再也不会看到预定利率3.5%及以上的产品了,未来的保险形态中分红险等投资险种要占据重要地位;保险迎来全面涨价时代。
最新得到的消息是万能险的保底收益不得高于2%(原来预期是2.5%),结算收益部超过4.2%,对保险行业来说利差损已经是切实的风险,对监管层来说,他们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监管对于未来中长期利率水平的展望。
今天买进了一点医疗器械和芯片的指数基金,可能是自带崩盘体质,结果医疗就崩了。
直接原因据说是医疗领域反腐有关。从网上流传出的一张图看,问题相当严重。
我也不知道为啥,我当年的战友对象里面竟然有好多个从事医药代表行业的,就我所知,这个医药领域的腐败尽管资金量上面可能不如金融领域,但是腐败的深度和广度,可能不相上下。
而腐败的成本最后一定是患者买单,患者哪里来的钱呢?无非自费、医保和商业保险三种。
现在经济这么困难,肯定要反腐啊,产业链短一点,透明一点,高效一点,不然怎么玩的下去呢?
7月28日,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以监督的外部推力激发履行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强化以案促改,推动深化改革、完善制度。
我不清楚咱们这些做投资的多少有机关经历,有没有ZZ敏感性,能不能从我标黑的字体中明白什么,如果反应迟钝点的,继续看。
7月25日,中纪委官网刚刚发布消息,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加大对行贿犯罪惩治力度,增加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相关犯罪的条款。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今,全国已有至少155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一些退休的领导也被挖出来了。
为畅通问题线索途径,“互联网+”行风评议平台同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上线。
如果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应该清楚,查是经不住查的,尤其是大医院的大专家和领导,相当比例的人员收入太高啦,这个怎么解释?
理想的情况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但问题是如果你不弄一批典型案例,就无法震慑住后面的人,而要较真,互联网举报系统上线,很容易失控。
都是自己人嘛,流程很清楚,线索也知道,要举报你还不容易?
尤其是一些医药代表,她可能辞职或者改行了,如果因为某个领导被查,她被牵连,为了减轻处罚,可能会把她知道的所有情况都说出来。
我是有点担心的,这种事情如果较真,会不会有很多知名专家倒霉呢?这就不利于人才保护了。所以反腐是有代价的,就看怎么来取舍了。
我个人认为,这种系统的定期整理从整体看是有必要的,对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肯定是有利的,对于真正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也是绝对的利好,今天的大跌更像是情绪的反应,长期投资者不必惊慌,慢慢加仓呗。
反正我也就1%仓位不到,我急什么,让风暴来吧,哈哈。
之前卖保险的时候,听过对保险的无数种喷法,其中一个说法是:商业保险太坏了,什么时候人均缴费一万,把医院治疗费用一万以上全部报销,我就买保险。
可能在他眼里,保险就是赔医药费的,其实不然,保险是经营风险的,有健康险,有意外险,有寿险,还有各种投资线,储蓄险等等。
可能在他眼里,人均缴费一万也不多嘛,如果能解决住院一万以上的开支,就太好啦。哈哈,幼稚的可笑。
每个人缴费1万,2022年我们总人口是141175万,合计约14.12万亿,而2022年全国人口是121.02万亿元,相当于用GDP的11.67%去解决医疗中的住院费用,还免赔额一万,保险公司真的要笑死,这太太太太太赚了啊,哈哈。
其实一个三口之家,每年拿出三万元去交这个住院保险,是非常贵的,没多少家庭能承担得起。商业保险原本就是为少数人设计的险种,我们普通人更多的还是依靠于社保。(美国大多数人是靠商业保险,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依靠社保)
那么有没有可能实现免费医疗呢?我们知道香港、台湾是实现免费医疗的地区,英国及部分北欧国家是免费医疗的国家,这些地方的人群是不是就医疗自由了呢,为什么在免费医疗的地方还会有很多人看不起病呢?
很多人总是喜欢把我们国家去和别的国家类比,却不明白有些方面两个国家是永远不可能一样的,机械的强行对比,除了干扰自己的思维,没有任何价值。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芯片ETF(SZ159995)$ $医疗器械ETF(SZ159883)$ $中国平安(SH601318)$ #牛回速归?沪指再度站上3300点#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医疗反腐,一批医药代表会吃牢饭吗?
- 上方压力很大
- GGII:预计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全年销量约33.3万台 同比增长9.9%
- 钢铁板块异动拉升 安阳钢铁涨停
- 存储芯片板块快速反弹 朗科科技大涨9%
- 新股N浙荣大涨145% 触发临时停牌
- 印度提高原油暴利税 重新征收柴油出口税
- 打卡双拥食堂、游览红色景点…长宁这群老兵欢聚迎“八一”
- 0.5方水等于多少公斤
- 增鑫科技终止深交所主板IPO 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
- 河南职工创新创造成果亮相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 "逾百亿外资项目落地受阻"?海口通报
- 降雨趋于减弱!北京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注意防范次生灾害
- 贵州纳雍:感受竹编技艺 丰富暑期生活
- 紫罗兰玉鉴别真假
- 群兴玩具:7月31日获融资买入803.58万元
- 美国堪萨斯州一银行倒闭 官方称“孤立事件”却仍引担忧
- 警惕“培训贷”套路涉世未深大学生 6名学生讲述落入“培训贷”陷阱经历
- 再被传在印度投资,工业富联再澄清: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情形
- 国内商品期货开盘涨多跌少 玻璃涨超5%
- 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行业协会倡议:共助小微企业加速回暖复苏
- 长亮科技:中标四川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项目
- 江淮回应与华为合作开发售价约100万元问界MPV:不知道这个事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延长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期限至2023年底
- 仪器仪表板块开盘活跃
- 预制菜板块集体高开
- 地产股开盘调整 锦和商管跌超9% 光明地产、新黄浦、迪马股份、京投发展、中南建设等跌幅居前
- 券商股再度拉升 太平洋6天5板 财达证券直线涨停
- “李总,请珍惜50块的恒瑞”!谢谢你兄弟
- 论道有招 - 择时、波段、宏观判断、科技股投资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存储芯片板块快速反弹 朗科科技大涨9%

新股N浙荣大涨145% 触发临时停牌

印度提高原油暴利税 重新征收柴油出口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