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要卖出? 全球讯息
2023-04-19 09:29:36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今天,有读者问:基建指数该如何止盈?
看基建指数的走势,价格已突破近两年的高点,去年买的应该都是赚钱了。
不过,今年以来的这波上涨,不是由于基建刺激的逻辑,而是中特估的逻辑。因为基建指数中,大多都是老牌低估值的中字头央企。
(资料图片)
我们在低位不断收集筹码,配置某个行业的基金,其目的是,等一波行业的牛市,然后在泡沫时卖出。
现在基建行业是牛市吗?
虽然基建涨了不少,但还远谈不上牛市。比如中国建筑的市净率只有0.73倍,中国中铁市净率0.85倍,中国铁建市净率是0.65倍。
一个行业中,绝大多数公司依然是破净的,肯定不是什么大牛市末期,更没有泡沫。目前只是估值修复行情。
个人觉得,基建指数要回到2017年的水平,才称得上是一次大行情。但这个过程是曲折颠簸的,必须有点恒心,同时中特估的逻辑进一步发酵,才可能实现。
如果没什么好的去处,对这样的低估值行业,不如就配置着,耐心等市场发疯,然后把筹码卖给疯子。
当然,如果大盘到3500点,你准备撤出一些预备队,导致基建被动减仓,也没什么关系。
最后跟大家聊下“问题”。
我的公号留言区每天都能收到很多问题,但并非所有问题都是好问题。学会提问,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也是一种能力。
有的问题能简单搜索到,就显得提问者毫无诚意。
比如什么是均线,市盈率是什么意思,美国的通胀是多少。提出这种问题的人,应该是比较懒的,或者还不习惯利用网络。如果连搜索引擎都不愿用,未来的AI肯定是跟不上。
还有的问题非常个性化,需利弊抉择。
比如是选择大城市,还是选择小城市;是选择国企,还是选择私企。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不过就是利弊取舍,你想要什么,就必须放弃一些东西。
但我不了解你,不知道你的性格和拥有的资源能力,所以非要我回答,就只有一句:看情况,因人而异,利弊取舍。
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有自身思考的。比如“某股票成本10元,现在怎么看?”就是平庸的问题;“我持有某股票,理由是什么,策略和计划是什么,你怎么看?”这才是好问题。
对于提问,能用选择题就不要用开放式。比如“我对某问题,想到两个解决方法,分别是什么,你觉得哪个更好。”选择题能让别人知道,你在问什么,而不会有太多误解。
提出好的问题,是个技术活。
今天就聊到这里,有点发烧,准备早点睡,晚安~
$中国铁建(SH601186)$$紫金矿业(SH601899)$$上港集团(SH600018)$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忍不住要卖出? 全球讯息
- 山西证券:预计3-5月份煤炭价格博弈加剧
- 快报:继续缩减成本!亚马逊开始对广告部门裁员
- 热议:80家房企3月融资环比大增43%
- 追求省心省力买“投顾”了,还有必要弄懂“交银六维图”如此专业的指标吗?
- 当前简讯:内部员工认可的八位基金经理
- 创新药全“球”内参 | AACR成果亮相!港股创新药进入收获期?
- 新罗区气象台发布冰雹橙色预警【Ⅱ级/严重】【2023-04-19】:速递
- 汪峰:演唱会惨淡收场,上座率不足10%,庆功宴上汪峰一脸不高兴|每日看点
- “特种兵式旅游”火了!在重庆南岸,音乐与集市都来啦!
- 华泰证券:二季度运动服饰零售流水将有望从低基数明显反弹_每日讯息
- 广发证券:2023年新能源车占新车比重提升 将推动车均保费提升-当前最新
- 天天新消息丨洛阳钼业:截至目前 刚果(金)TFM铜钴矿混合矿项目基建剥离与土建施工任务圆满完成
- 当前热点-百亚股份:电商渠道今年将可能实现盈亏平衡
- 今热点:中信证券:维持全年商品房销售额预测增幅不变 调高对开发投资的增长预期
- 中信证券:积极关注上海车展 产业链需求将迎来修复
- 中信建投:将全年GDP增速的预期由5.1%上调0.5个百分点至5.6%
- 全球简讯:巴菲特: ChatGPT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科技进步,就像1945年的原子弹一样
- 长春高新2023年一季报浅析|全球热闻
- 通缩了么 头条
- 天天新消息丨财政部: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504亿元 同比下降52.8%
- 中东主权基金A股扫货 外资一季度持仓亮点多
- 银河证券:A股市场短期预计将保持区间震荡,有结构性机会的趋势
- 中信建投:电影板块回暖趋势明显 相关优质公司股价有望迎来反弹 当前观点
- “五一”返程火车票今起开售 这些线路车票或紧张_聚焦
- 北京发布森林火险橙色预警
- 美银全球调查:股债配置比创2009来最低,做多中国股票跻身热门交易
- “第三支箭”加快显效 房企融资暖意浓
- 多位基金经理加仓新能源赛道:聚看点
- 险企负债端回暖 资金力挺保险股:今日热闻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追求省心省力买“投顾”了,还有必要弄懂“交银六维图”如此专业的指标吗?

当前简讯:内部员工认可的八位基金经理

创新药全“球”内参 | AACR成果亮相!港股创新药进入收获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