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拐点,消费将死?
2023-06-01 17:19:49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人口话题是这几年非常热门的话题,相关数据我也研究半年多了。看过很多人口文章,发现不少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数据过时,主要是2010年后的新生儿数据。
(资料图)
2 新生儿骤降的原因解读片面。
3 各年龄段人口变化数据缺失或太粗,以及最关键的,消费股还能不能投资了?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一一列举数据,并试图进行分析。
人口是个大话题,涉及方面较多,这篇文章其实是三篇的第一篇,着重讲中国人口的过去、现在、未来,第二篇讲日本人口周期的启示、与中国的差异(主要是知识红利),第三篇讲各省/区域的人口形势差异。
各年出生人口
原始数据来源于统计局网站,涵盖了1949年~2022年,采用年初、年末总人口、该年出生率,然后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查询时发现,2010年后统计公报的新生儿数据,及很多媒体引用的,常与我算的数据出入很大。后来发现问题是:除了人口普查较准外,其他年份公布的年末人口,都是靠千分之一或百分之一抽样调查推算的,那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当年出生人口自然不太准确,而且越往后误差越大。最近的人口普查是2020年的七普,统计局公布后也顺便修正了2011~2019年的数据,那再采用当年公布数字就很过时了。
所以如果你看到像下面这样2010年新生儿变化很平滑的,就明显错了。
后面的出生高峰总比前面的高峰低,这种现象是否只是我们独有呢?
东边的日本生育形势跟我们很像,甚至已经看不出战后第三波生育高峰了。
美国的出生形势看起来要好不少。但这是建立在移民大开放的基础上的
根据《消费者行为学》(第12版、2015年撰写)的描述:今天(美国)的出生率是1960年的一半;近一半的25~29岁女性尚未结婚,1986年该年龄组仅有1/4;40~44岁妇女20%没有孩子,是30年前的2倍。
即,如果没有大量的拉美新移民(且生育率高于白人至少20%),老美的出生率也会降低很多。
总体来说,教育年限提高、女性工作参与度提高(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导致生育意愿降低,是各国生育率长期降低的普遍原因。
性别比
如下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网站公布的性别比变化。
该网站注明,在没有出生干预的情况下,性别比应该是103~107。原因大家都懂,只能一声叹息……
新生儿危机
上文说了,随着国家发展、教育年限提高,生育率降低几乎是必然现象。
但要知道,日本在1973年第二波生育高峰后,每10年生育数分别降低30%、20%、5%、9%。而我们最近6年,生育人数直接腰斩,这样陡峭的降低速度正常吗?降速会一直持续吗?
要分析这一点,首先要排除生育政策变化带来的出生人口加成。所以还是看结婚人数变化更合理。如下是近40年来初婚年龄的变化:
我们选择2013~2019年进行分析,这是解放后第二波婴儿高峰的适婚年龄开始,且排除了疫情干扰。根据平均初婚年龄,推算出他们出生年份、当年新生儿数量等,再对比结婚登记数。
可以看出,1987年到1991年出生的婴儿,本来只下降了10%,可是等他们到适婚年龄时,结婚数却下降了30%!他们的性别比从110上升到114,也只上升了3%,按理说,能结婚的对数减少也该不超过3%。
我看过很多文章,大部分只强调人口基数或性别比,现在这两个因素分别只占1/3和1/10。另外一半以上的影响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一年半,很多城市的房价开始暴涨。2016、2017年又开始了第二波全国暴涨。初婚年龄的快速上升也是在2010年,之后10年推迟了4岁,从25到29岁,而之前基本比较稳定。为什么两个阶段大致能对应上?
众所周知,婚姻市场一直有错配现象,即女性一般习惯找比自己条件强一点的男性,好来依靠,最后剩下的就是大城市的女白领和农村的男光棍。那即使在男女比例完全相等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全部适龄男女都能成婚。更何况男性比女性多将近20%,那男性择偶时的竞争就会加剧了。再加上房价的暴涨。成婚的门槛大幅提高。一些地方的农村,对彩礼要求一动(10万以上合资车)不动(至少县城的大房字)。很多离婚带娃的女性,以前被嫌弃拖油瓶的,现在也供不应求,彩礼一点也不低。也正是失衡性别比、高房价高彩礼,导致很多姑娘找不到符合条件的同龄男性,于是只能找比自己大几岁的男性,因为会多工作几年,物质条件往往更好一些。同时也会有很多姑娘待价而沽,推迟了自己的结婚年龄。
还有大概2015年开始的外卖普及、90后的游戏成谜(业余时间话题几乎完全围绕游戏展开),用一些自媒体的话来说,外卖解决身体需求,游戏解决精神需求,年轻人都社交恐惧了,还结什么婚啊?
综上可知,新生儿快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基数、失衡性别比、 高房价高彩礼、年轻人社交恐惧,且后三点也是初婚年龄推迟的主要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后续的新生儿会怎么样?还是得从以上内因分析。
目前的初婚年龄大约是29岁,加上1年左右的备孕+怀孕期,对应新生儿年份是1993年。大约从这一点开始,新生儿出生数平稳了5年。之后5年又快速下降累计25%,然后又稳定了8年。而1993年~2010生人,性别比一直在接近118的高位,变化基本不大。高房价事关高地价,而土地财政是各地方政府的命根子,所以房子一卖不动,各种刺激政策就蠢蠢欲动了,不像限房限贷经常得住建部点名。高彩礼能少?看看各大网站的男女争论,哪个姑娘愿意少要彩礼了,这已经成为她们价值的体现。连我老婆当初没要彩礼,现在也理直气壮地说,就该要彩礼。而外卖+游戏沉迷上的社交恐惧,一样看不到改善的迹象。
所以在不加外部刺激、且房价也没有崩的前提下,我估计新生儿数据最多能稳定5年左右,在下一个5年累计减少至少25%。大致推算2023~2027年上限是900万左右,2033~2040年上限是670万左右。
可加上外部刺激因素呢,比如
1 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咱们是男性>=22岁,女性>=20岁,很多国家是18岁左右。不过现在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的人数,已占相应新生儿的63%以上了,估计改善不大。
2 生育刺激。目前听说的最大生育刺激,基本就是二孩月均补贴最多500,补贴到3岁,这个力度……
3 非婚生子合法化。据说欧美非婚生子比例很大,保障了他们的生育率,不过东亚普遍没有这种文化,效果如何不好说。
4 移民大开放。但是看看欧洲难民危机、美国愈演愈烈的种族冲突及衍生毒品、枪支问题,以及更加黑暗的印尼屠华、五胡乱华、安史之乱(之前都有异族大量引入)……
寿命与总人口的未来
很多人都很关心,既然人口拐点已至,未来中国会有多少人。
2025年时55岁以上人口无法估算,这是因为缺乏解放前出生人口数据。而在2022年之前,可以通过总人口减去其他年龄段之和,进行估算。
以下是我能想到的各年龄段危险年份及影响赛道:
@今日话题
$中国飞鹤(06186)$$农夫山泉(09633)$$良品铺子(SH603719)$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人口拐点,消费将死?
- 天禾股份:中山中科拟减持不超1.46%股份 热门看点
- 苏州公积金新政:余额可提取作为首付款 不影响后续贷款额度_天天时快讯
- 环球焦点!国际航协:4月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同比下降6.6%
- 环球热议:央行:5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1250亿元
- 艺考包括哪些科目,要如何选择 重点聚焦
- 陕西省旬阳市: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夏收”一线|当前快看
- 从五月天到苏打绿,网易云音乐如何玩转“回忆杀”?
- 《王者之心2》新手攻略详解,让你快速成为大神!
- 煤钢行业市场研讨会:煤钢焦市场处于明显下行趋势-环球观天下
- 国际识局:美债危机暴露政府执政缺陷,恶性循环何时休?|环球热文
- 天天通讯!甬金股份:终止投资印尼项目
- 会畅通讯:股东罗德英拟减持不超2%股份 头条焦点
- 天天观点: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组织召开煤钢行业市场研讨会:煤钢焦市场处于明显下行趋势
- 福莱新材: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烟台富利新型新材料(一期)项目部分投产
- 云海金属:合资公司安徽宝镁取得采矿许可证|全球今亮点
- 全球讯息:广汽埃安5月销量45003辆 同比增长114%
- 钙钛矿/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新纪录诞生|快看点
- 龙建股份:中标6.97亿元国道土建工程项目
- 中国核电:控股子公司中核汇能拟与三一重能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 世界今日讯!央行:5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5.32亿元
- 增强科伦发展动能,提点小建议!
- 全球简讯:美正考虑限制投资和技术流向中国半导体等领域 外交部:密切关注
- 东方买卖提日常记录:今日单日盈利98550元。这个六一儿童节,我很快乐。但多即是空,空即是多,多空循环。_当前资讯
- 商务部:半导体是中美会谈时中方提出的重点问题
- 天娱数科:为亚钾国际打造化肥行业首个具有品牌特色与个性魅力的虚拟数字人形象 “小钾” 环球时快讯
- 快播: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当前钢铁生产企业下游用户需求不足 钢铁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
- 香港金管局推动香港与阿联酋的金融合作_天天简讯
- 全球快报:枣庄煤矿一览表_枣庄有那些煤矿
- 金属气切套管选几号合适?全喉还是半喉?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环球热议:央行:5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1250亿元

艺考包括哪些科目,要如何选择 重点聚焦

陕西省旬阳市: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夏收”一线|当前快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