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速讯丨中国平安、万科、茅台,反转了吗?
2023-04-18 11:12:05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在菜头的持仓里面,重点公司平安的年报及3月份的数据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相关资料图)
按照我自己原先的判断,参考了友邦之前的改革进程,认为平安的改革大致会持续到2024年才会有一个阶段性的结果。
但是由于疫情和宏观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平安在代理人优化的进程方面,快于预期。
中国平安的代理人数量,从高峰时期的140万左右,减少到了现在的不到50万人,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在代理人继续下降的同时,平安的营收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这就意味着,代理人改革是比较成功的。
代理人队伍的优化,一方面是提升代理人本身的素质,同时带动平安服务质量的提升。而另外一个方面,代理人的优化和平安和销售渠道改革是同步进行的,销售渠道的改革减少了代理人改革对公司收入的波动。
但是在代理人减少的这几年,平安的新业务部分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我们对比一下这几年平安重要的利润来源寿险和健康险的新业务价值的变化:
可以明显地看到,平安的新业务价值在逐年快速减少。
这样一来,短期看会影响未来一定时间的业绩释放,这也是市场对平安悲观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从今年3月份的数据看,个人新业务开始起底回升,整体也较去年同期实现了同比增长。尽管目前还不太清楚这些新业务的价值率怎么样,但是只有新业务发展起来了,才有更多的钱来给代理人提升收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平安的销售队伍中来。
因此,只要新业务能够实现反转并快速增长,那么平安代理人一旦触底之后,就会迎来销售人员数量和销售额的双重提升。
下面这段内容是菜头在分析平安年报的时候写下来的:
因为平安的人均新业务和新业务价值,都实现了同比增长,如果上半年能够维持新业务的持续恢复,并且代理人能够触底(维持到40万人以上),那么上面的判断可能会略微做一些修改。
市场就是怎么有意思,如果公司一两个月出现好转,但是市场还会有疑问,但是如果连续半年或者一年出现同步增长,那么市场的情绪可能就会反过来,形成双击。
这两年因为平安的改革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导致平安的业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主流的机构基本上都远离平安了,配置平安的大部分基金都是指数型基金的被动配置,很少有主动基金去配置平安。
观点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认知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如果未来平安的业绩复苏被市场确认,大概率这些主流的资金又会追回来。这就好比2018年的茅台一样,当时主流的主动公募基金也基本上跑光了,只剩下7%左右的北向资金在里面。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北向资金结结实实的坐了一回轿子。
未来的平安,一定也会是这样。
两年的时间长吗?显然不算长,哪怕是从高位的股价算起,这两年的市场大家也是看到的,平安的回撤幅度也仅仅是市场大蓝筹的平均值而已。
茅台这么好的公司,也从顶峰期的2600块钱回撤到最低的1300块钱附近之后才反弹的,连茅台也走出了腰斩的走势。
腾讯的跌幅就更大了。因此,平安的回撤只不过因为平安的股东多,影响大而放大的这个情绪。
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公司的内在价值,不要受到这些情绪的干扰。
网上有很多自媒体者,为了吸引眼球,往往是除了自己持有的公司之外,说其他公司都是垃圾。因为某些大V的影响力很大,因此很多人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干扰。
其实他们很多人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因为各种(利益)的原因,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比如某银行大V,除了自己持有的那两三家银行,在他眼里其他都是垃圾,甚至只要一有人说平安怎么样,就一口鄙夷的话语。
比如某看好白酒的大V,所有加杠杆的企业都是垃圾。你要说喜欢白酒的大V看不上银行,这还情有可原,投资银行的看不起投资保险的,这就有点……那个什么,对吧。
我们知道,经营企业具有两面性,杠杆的好坏完全由企业的管理来决定。
整个人类经济社会就是靠杠杆发展起来的,否则就是原始社会了。
现在金融体系,就是一个杠杆复合体。
杠杆对于企业来讲本身也是一个中性的东西,能否利用好杠杆,把风险和收益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才是关注一家公司的重点。
不要一提到高杠杆行业,负债率高的公司就一定有问题。
需要辩证来看,每个行业都有优秀的公司,只不过有些行业天生赚钱容易一点,有些行业天生风险系数要大一些。
但是对于优秀的企业来讲,最后能够长期盈利,都是充分竞争之后的结果。
换句话说,白酒的商业模式是被大家公认的挑不出多少毛病的,但是白酒行业里面亏损的公司也比比皆是。
煤炭行业、重工制造行业这些夕阳产业被认为资本重,盈利差,但是也有很多不错的公司。
工业富联富士康这样的劳动密集型公司,每年还能赚200个亿的真金白银呢。
所以需要辩证来对待,不能一根筋。
其次就是房产的问题。
这个在上周的总结中也重点谈过,消费是人类文明发展所必须要的底层基础,也就是说,只要人类还在发展,文明还在进步,需求就是永续性的,增长也是永无止境的。
更好吃的食品、更好喝的白酒、更漂亮的衣服、更大的房子……等等,只要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没有停止,这些问题都是无需要去思考的问题,答案根本就没有分歧。
所谓的改善生活环境和消费升级,难道住更好的,更大的房子就不是消费升级了吗?
因此,短期来讲,我们往往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受到各方面情绪的影响从而变成集体情绪导致的市场错杀。
这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讲,就是从这种集体情绪的偏差之中,去寻找真实价值的机会。
下面这段话,也是上周说的:
比如前几期我提到的白酒,如果上半年消费不及预期,白酒企业增速下滑的话,有不小的概率会让龙头白酒公司的估值有一个整体的下移,如果再叠加悲观的情绪,有可能就会再一次出现行业的低位配置机会。
看这周的走势,正在印证菜头在上一周对这个观点的判断。
但是,如果真到那个时候,市场的整体情绪是悲观的,就比如去年10月份的招行、平安、腾讯、茅台这些公司,股价都创下了最近2年的新低,你是否敢在集体情绪低迷的时候去配置这些公司,其实是最大的考验。
如果茅台跌到了1500块钱,泸五汾洋跌到2022年10月份低点的附近,你敢买吗?
大部分人应该不敢,因为到那个时候,全市场都是年轻人不喝酒了,消费不及预期等等各种悲观言论,如果没有这些信息的干扰,就到不了这里去。
集体对事件的判断,大多数时候是错误的。
因为集体判断有很严重的羊群效应,勒庞童鞋专门写了一本叫做《乌合之众》的书来说明这个道理。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保持独立思考,避免自己成为那只被带偏的绵羊。
$中国平安(SH601318)$$万科A(SZ000002)$$贵州茅台(SH600519)$#茅台Q1经营数据出炉,你对白酒还有信心吗##首批基金一季报出炉#
原创首发 | 菜头日记(ID: CT600519)
作者 | 菜头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世界观速讯丨中国平安、万科、茅台,反转了吗?
- 格力电器股价站上40块大关
- OpenAI的CEO:构建庞大AI模型的时代已经结束
- 百亿补贴!国产SSD降至279元
- 环球热讯:港股内房股走强 保利置业集团等涨超6%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 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1%
- 焦点快报!ChatGPT概念股震荡回暖 宏景科技大涨超10%
- 国家统计局:3月份火电由降转升 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
- 歌尔股份:一季度存货水平的变化与营收变化是相符的|世界速读
- 世界关注:创维数字投资新设储能技术公司 经营范围含电池制造
- MicroLED概念股震荡下挫 木林森跌近8% 瑞丰光电、国星光电、雷曼光电、三安光电等跟跌|当前快看
- 全球聚焦:食品饮料板块震荡走强 香飘飘、佳禾食品涨停
- 民航局: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29亿人次 同比增长68.9%|要闻速递
- 每日速读!亿纬锂能、珠海冠宇等2亿元共设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公司
- 中金内部分享会会议记录!关于鹏辉和储能!
- 大盘有望结束近三个月的调整,逢低买入优质股票_全球观速讯
- 陷入困境的五粮液?-世界热议
- 投资絮语(96)某方的季报太给力
- 最新消息:一季度碳酸锂行业发生了什么
- 5月底前理想汽车超级充电站的首批25个场站将开启试运营-世界讯息
- 北向资金净卖出超10亿元
- 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涨”29个月
- 算力板块探底回升 中科曙光再创年内新高
- 章源钨业:公司副产品锡精矿年产数百吨_速讯
- 【播资讯】新华时评|万商云集 凸显信心与期待
-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37.17亿元 世界资讯
- 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领域,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 中信建投:双龙头推进长距离管道输氢应用 掺氢比例提升带动上游氢气需求增长
- 金山办公WPS AI最先应用于轻文档
- 今日热闻!近40股遭集体减持 相关个股多数低开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环球热讯:港股内房股走强 保利置业集团等涨超6%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 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1%

焦点快报!ChatGPT概念股震荡回暖 宏景科技大涨超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