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快讯:完蛋了,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2023-04-13 12:27:31 来源:雪球网 小 中
近期由于Chat GPT爆火,所长现在收到的10份电话会纪要/录音里,居然7、8份都与AI大模型相关,简直让人无语,不过,和资本市场因突发的新热点跃跃欲试不同,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只是单纯担心自己会不会被AI抢饭碗。
甚至很多人在后台为所长感到担忧:完了,所长,担心你会被chatgpt取代,要失业了!
说实话,所长觉得大家有些多虑了,甚至所长觉得,如果可以利用好AI,我们的生活只会变得更好。
(相关资料图)
在讨论AI是否会替代人类饭碗时,所长想让大家先盘点一下自己平时的支出情况。
AI无法胜任的两类工作
以所长自己为例,所长发现购买工业化产品的消费占整体支出的比例正越来越低(包括电子设备、服饰、超市里的生活所需等等),这些有包装的工业产品,目前占所长日常支出估计也就20%-30%左右。
那剩下的70%-80%花到哪里去了呢?
答案是服务。
比如去健身房跟教练上课、去推拿店做按摩、去理发店洗头、去餐厅吃美食......自己最大的消费都是花在买人类的服务上。
而且,人类的服务比工业产品的复购率高得多得多……
下图是所长跟教练上课的续费情况,就是一直续费续着走的,哪怕他涨价。包括理发店的卡、按摩店的卡,基本都是用完就会充值,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一旦上车,终生复购……
而这些需要人类来服务的项目,几乎不可能被AI所替代的。举个例子,以所长平时最喜欢的娱乐项目推拿为例,虽然所长也因为一时冲动买过这样那样的按摩仪器,但他们最后的宿命就是在家里角落吃灰。
这些仪器虽然也有按摩的效果,但终归不如按摩师用手指一点点为你按揉拿捏的体验好,去线下让按摩师按,按着按着就会睡着,但在家里用设备按,只会越按越焦虑。
这些由人类带来的服务,是极难被AI所替代的。
AI再强大,在服务领域,无非就是一台更好用的“按摩机”、一个更好的“健身视频”……但终究无法替代真人。
随着AI越来越多替代人类从事一些无聊繁琐的事情,随着未来经济的不断进步,所长相信,人类社会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服务岗,其实现在就已经出现了很多让所长大感惊奇的服务职业,比如遗物整理师(为逝者整理遗物)、造型设计师(为人量身定制服饰、发型等,从而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试睡师(帮人试睡床垫)、时光装裱师(将客户的一些旧物按照故事进行排版、设计,最后粘贴装裱)、陪诊师(陪伴你去医院看病)、自律监督员(叫醒服务、监督学习、强制健身打卡、监督减肥、阅读打卡)……
除了极具人情味的服务岗AI无法胜任外,极具创新性的需要创造力的岗位其实AI也无法胜任。
这背后的道理也很简单,AI归根结底是靠一大堆数据喂出来的,数据驱动的bug就在于,对于没什么数据的新事物,AI无法理解。
这就好比一句老话:夏虫不可语冰,一辈子生活在夏天的虫,你是无法让他理解冬天的。这就是AI的局限性,他永远都活在过去,活在过去的数据中,他无法理解也无法创造未来。
那可能有同学要反驳了,当下的AI无法理解未来,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AI也不能,随着技术的进步,一切皆有可能。
AI的原理
因此,讲到这里,所长觉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AI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现在市面上所有的AI能做的事情,其实都只是模拟了人类大脑的一个功能,即模式识别。
举个例子,在一大群人中,我们能一眼认出来自己熟悉的人,但如果让你说我们是如何认出来他的,他比起其他人有啥鲜明的特征,或者进一步,为什么那个人即便没看到正脸穿了不同的衣服,在人群中我们还是可以准确辨认出他?
我们在一大群人中识别出自己熟悉的人,并非因为我们给自己熟悉的人下了定义,他长得高、长得帅、有胡子、眼睛有多大……而是我们看了他很多次,收集了很多关于他的数据,从而能一眼认出他就是他。
如果这还不是很能理解,那我们再换个场景。
我们去看那些有小孩的家长如何教小孩,基本就是指着一个东西告诉他,这是xxx,然后下次再指着另一个同类的东西告诉他,这是xxx,然后小孩就知道了,哦,xxx是xxx。
并非家长给小孩下一个定义,具备哪些特征的东西是xxx。
学明白了的小孩,以后不论看到黑猫白猫还是花猫,大猫小猫还是老猫,都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那玩意儿是猫。
这其实就是当下AI的原理,即拿一大堆数据告诉他,这是xxx,这不是xxx,因此,现在还有一个新兴职业叫AI训练师,就是专门人为帮AI标注数据从而训练他。
一开始,科学家们想让AI变得智能,方法就是给东西下定义,但很快他们就放弃了这个思路,因为很多东西他们无法用明确、清晰的语言来下定义。比如到底什么是猫,为啥黑猫白猫花猫都是猫?
后来,科学家们参考人类大脑识别东西的能力(神经网络计算)来训练AI,于是才有了现在的AI。
所以,懂了么,当下AI的本质,其实就是将人脑的一个功能发挥到极致,但人脑并非只有模式识别这一个功能。
模式识别,知道山是山水是水,但不知道为什么,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因果关系,比如你问AI一件事,AI可以基于大数据告诉你答案,但你继续追问AI为啥,AI说:不知道。
正是基于此,当下的AI在创造领域只能成为人类的辅助,人类可以借鉴AI给出的一些答案,但绝不可能完全让AI帮忙做决策。当下的AI辅助药物发现就是如此,AI可以帮助给出一些可能的结果,但最终还是需要人类工程师用人类那一套来验证,可以帮助缩短一些药物发现的时间,但始终无法取代药物发现工程师的作用。
而且AI还有一个Bug,AI的数据都是人为选择后喂给他的,但只要人为一选择,其实就下意识地带了很多人为的偏见,这个所长不详细解释了,不然又需要好几篇文章,需要大家自己悟。
因此,AI绝不可能替代最尖端的一些人类的工作,当下的AI再强大也只是给人类打辅助,把人类从一些繁琐的事情中解脱出来。
要想AI真正地超越人类,替代人类的一切,那首先我们要破译人类的大脑,只有了解人类自己,才有可能做出超越他的东西,但在可见的未来,人类的大脑都是宇宙中最神奇的东西,没有之一。
不然,小小一个阿尔兹海默症,也不至于无药可治了。
写在最后
其实,现在欧美的情况在所长看来,和AI大量普及也差不了多少了。欧美的工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前文所长提到的服务类工作,另一类便是靠脑力吃饭的创意类工作,那些重复的体力劳动比如制造等,早早就外包给了我们以及其他的东南亚国家。
因此,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形成了如下的格局:一少部分金字塔尖的人群靠脑力劳动,做创新突破,在高精尖领域做出好东西销往全世界赚钱,再通过国家税收转移支付给部分普通人,绝大多数普通人从事服务业工作,同时能享受到不错的国家转移支付红利(当然也会有少数懒汉啥也不做,躺着领福利金)。
由于AI难以取代服务业以及最尖端的脑力劳动人群,未来的格局无非就是,当下欧美情况的进一步两极化。
声明:文章仅记录作者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巨大风险,需谨慎谨慎再谨慎,希望大家像对待装修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投资,不要让挑公司的时间还不如你挑家具的时间来得多,你对待小钱能反复权衡,怎么对待大钱反而如此草率?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雪球征文 @新能源大爆炸 #财报云调研,投资大炼金#
$科大讯飞(SZ002230)$$云从科技-UW(SH688327)$
一键获取各种牛逼基金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当前快讯:完蛋了,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 当前焦点!深度|人口、经济与白酒消费、投资
- 天天热推荐:为什么腾讯从400跌回360
-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会见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天天快看点
- 以美元计价 中国3月出口同比增长14.8%|全球微动态
- A股午评:指数早盘震荡整理 电商、传媒股涨幅居前-天天最新
- 全球速看:特色中国美食_特色中国
- 海关总署:3月份出口集装箱重箱同比增加10.5%
- 陕煤运销集团一季度煤炭销售运输实现双增长
- 大业股份:公司半导体业务目前尚处在市场调研初期_热点
- 国家邮政局: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07.7 同比提升22.5%-环球最资讯
- 李家超:将投入超过7亿港元加快发展数码经济
- 中国3月出口同比增长14.8%:天天滚动
- 第二十八话 从身边的生意开始研究!小超市老板竟是隐藏大佬
- 天天热议:成达矿业陶忽图煤矿煤质分析
- 通缩来了,股市居然会涨
- (转)巴菲特最新日本行访谈
- 光大证券投资机会参考4月13日【注意风险降低仓位】
- 全球今日报丨上海电影快速跳水触及跌停
- 每日看点!热点吐槽:专家语出惊人“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 网友怒怼“建议专家多生少说”
- 马斯克:运营推特很痛苦 犯了不少错 若有合适人选将出售
- 波媒:消息人士称 法国正阻止欧盟出资20亿欧元为乌供应弹药决定|天天新资讯
- 【世界播资讯】重庆设立中小微商贸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 单户企业最高可贷300万元
- 《都市大亨物语》建造豪华都市 体验大亨生活!_每日速讯
- 教育股集体拉升 荣信文化大涨15% 科德教育涨超6%
- 中字头个股继续走强_全球资讯
- 世界关注:华锦股份于辽宁参设石油能源储备公司 注册资本5.86亿
- 海关总署: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天天观速讯
- 海关总署:外贸向好势头有望进一步延续
- 双杰电气等1亿元设新公司 经营范围含集中式快速充电站 每日热文
热文推荐
排行推荐

以美元计价 中国3月出口同比增长14.8%|全球微动态

A股午评:指数早盘震荡整理 电商、传媒股涨幅居前-天天最新

全球速看:特色中国美食_特色中国
